悄悄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年的孩子,看似简单天真,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了解的。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作《哲学与幼童》(【美】 加雷斯·皮·马修斯),就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说明在儿童看似幼稚的想法中,其实包含着成人思维所没有的奇特的哲学智慧。可见,不能小看孩子的想法,他们可不简单呢。孩子的精神世界虽然丰富,但他们还不会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就需要父母更加细心地关注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了解他们。

  于是,我发现,书往往可以成为一扇窗户,帮助我们悄悄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读书就是我走进丁丁心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比如有的书,我猜丁丁未必喜欢看,但为了扩展阅读视野,也就试着给他看看,反而能引起他的兴趣。还有的书则恰恰相反,我自认为他会喜欢,但却可能没有引起他很大兴趣。每当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对孩子其实还有许多不太了解的地方呢。

  印象比较深的是读《亲爱的小鱼》的情形。

  带回这本绘本的晚上,丁妈先自己陶醉地看了一遍。正在旁边玩耍的丁丁,虽然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玩具,没有正式跟着丁妈细细看,眼光却始终在书上面,并且听着丁妈朗读上面的文字。我吃完饭后,正式给丁丁读这本书。这本绘本的页数和文字都很少,一会儿就看完一遍,我就给丁丁读了两遍。书中以小猫独语的方式讲到,小猫养了条鱼,非常喜欢它,每天照顾它。后来小鱼越养越大,鱼缸不再装得下,小猫就把它放归海中,从此日夜等候,最终等来了长大的鱼带着它到小岛上,一起快乐地生活玩耍。最后一幅图,是岸上体形依旧的

  小猫和水中的大鱼亲吻的样子,非常可爱。我想,也只有法国人这么喜欢描绘接吻吧。

  丁丁听我读这绘本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和举动,似乎没有受到什么触动。但是第二天晚上我回到家,看到当时刚过 5 岁,还不喜欢认字的丁丁竟然很开心地和丁妈一起认字呢,而“教材”就是《亲爱的小鱼》。可见丁丁对这本绘本印象之好。吃饭的时候,我问丁丁在这一次拿回的四本绘本中,最喜欢哪一本。丁丁先说的是《石头汤》。这倒是和我起先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又改口说,最喜欢的还是《亲爱的小鱼》。当晚睡觉前,我问丁丁今天晚上读什么书,丁丁还要听《亲爱的小鱼》。我说这本书很短,要不要再读点其他的。丁丁说:“那就读两遍。”

  又过一天,晚上睡前丁丁要看的还是《亲爱的小鱼》。于是我把《亲爱的小鱼》放在他的面前,丁丁就自己翻看。我说:“你不是已经会读了吗?给爸爸读一读听。”同时我还拿来了录音笔。丁丁对这个电子设备感兴趣,就念了一页,然后就吵着要听听。我也没有要求他接着读,而是给他回放。丁丁一听自己的声音,感觉很新鲜,就表示要全本读一遍录下来。于是,他真的就完整地读了一遍,只有个别地方我进行了提醒。读完再回放,丁丁听得饶有兴致。丁丁读完,一再嘱咐我不要把这个录音删去,想听就能听。后来,我还把丁丁读《亲爱的小鱼》的录音配了音乐放给他听,小家伙的眼中亮亮的。

  如果没有《亲爱的小鱼》,我这个自以为了解孩子的爸爸不会如此真切地体会到丁丁的内心其实还有如此安静、如此细腻的一面。他自己读《亲爱的小鱼》时候的那轻柔、动听、纯真的声音,着实把我打动了。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在为丁丁读书的过程中,丁丁经常会让我感到这样的意外:哦,原来这小家伙还会喜欢这样的书呢。慢慢的,我终于认识到,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好书,都有吸引他们的可能。反倒是大人,可能会存有认识上的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暗示,觉得自己只能是某种类型的人,而不具备其他的可能性。

  通过为丁丁读书,我本来不好的脾气也渐渐转变过来。我这个人的性格表面上看起来不温不火,其实也有比较急躁的一面。丁丁小的时候,我曾经对丁丁有过很缺乏耐心的举动,甚至也打过他。是每天的读书时间提醒了我:要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要冲动。当孩子让你不解甚至令你发火时,很可能蕴含着你并不了解的另一面呢。发火、甚至举巴掌,只能让孩子关上本来向你打开着的心灵之门。

 

    本文由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授权摘自《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亲子阅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