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青少年的大脑与行为背后的奥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少年的大脑为将来适应一些任务而做好准备,正在学习的一些技能也为成人的生活做好准备。通过实践和练习,大脑神经元修剪期会持续,大脑会渐渐废除那些不用的神经元和神经树突,使那些经常用的神经元变得更加强壮,并通过髓鞘轴突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孩子在10~12岁的时候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大脑非常具有可塑性,包括一些脑神经元的“用进废退”,这类似于“重新整合自己”。最后大脑重新整合的效果由两方面决定:第一是十几岁的孩子经常使用哪些神经元度过青春期,第二是在青春期的10年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一方面是青春期的大脑为学习各种体验做好准备,另外一方面是他们又无法独立为那些体验做出选择。就如同前面我们谈到的冒险情境一样,青少年在考虑冒险活动的时候,是额叶在进行信息加工。尽管如此,当他们思考的时候,与成人的思考相比较,他们对冒险水平的评估也只是处于一种假设的状态。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做出比成人更多的冒险行为呢?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科学家们会提出来“加热”与“冷却”的认知理论的原因。“加热认知”是指十几岁的孩子在激情四射的时候所进行的思考,额叶处于高度唤起状态。就像你不同意你青春期的孩子去参加通宵海滩派对时他的反应那样。你满脑子都是可能会有危险,而他满脑子都是野营给他带来的好处。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任何事情都能唤起他的情绪——害怕别人不和自己玩,扮出很酷的样子,觉得有些人很差劲,与父母意见不合——这些都会导致“热处理”型思考(也就是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从这点来看,这样也有助于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孩子看起来成熟、通情达理,而有的时候又喜怒无常,会有一些过分的要求,就像5岁孩子的表现那样。这也提醒我们,为什么在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时候,父母需要让青少年处于“冷却”思考状态。然而,来自父母的强烈情绪反应往往会引发青少年的情绪反应。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父母的不理智行为是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的“催化剂”。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存在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神经递质的作用促使他们出现这些行为,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行为。神经递质是遍布于神经细胞和突触周围的化学物质,它决定哪个神经元继续生长还是被废除。在青春期阶段,神经递质中的两种化学物质:多巴胺和血清素,都会减少。多巴胺减少导致孩子的情绪改变并出现情绪控制的问题。血清素的减少导致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降低。另外一种是,神经递质中的褪黑素在青春期也会增加,褪黑素是负责生物的周期节律和生物钟的,这种神经递质的增加导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青少年一到周末或放假就爱睡懒觉。另外,褪黑素的增加也会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出现熬夜或兴奋睡不着的情况,忙到很晚但还得早早起床去上学,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杰西那样。所以我们知道了青少年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加热”型思考方式,增加了情绪化,降低了情绪控制力,容易疲劳,需要更多的睡眠,所有这些都是青春期的特征。

  再者,青少年的大脑中有一个被称为“边缘系统”的脑区,这部分脑区也是人们早期视之为情绪形成的主要脑区。直到成年,人的情绪仍然由边缘系统决定,但是前额叶皮层帮助成人抑制情绪冲动反应。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额叶和前额叶皮质层正在发生改变,处于形成阶段,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也就意味着青少年在做出决定和出现情绪反应时,更多地依赖额叶和前额叶皮质层。结果会怎样呢?他们会经常喜怒无常,情绪多变,做出更多的冲动行为,从来不顾及后果,完全凭直觉行事。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寻求刺激。伏隔核被认为是大脑的一个“奖赏中枢”。青少年的这部分脑区是高度敏感的,并发送强烈的信号,让他们去追求自己渴望的行为或某种情境。神经递质多巴胺会产生愉悦感,但是因为青少年的多巴胺水平比较低,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刺激水平来产生同样的愉悦感,奖励、犒劳自己。于是,他们就会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寻求更强烈的体验及某些与冒险相联系的兴奋行为。

  青少年们控制情绪能力的强弱由以上四种因素决定,也受如下的因素影响:他们的额叶的发展水平(从行为学角度来说,指青少年的成熟度);他们的体验(青少年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有能力,如善于社交,学习好,动手能力强,爱好体育或艺术等)。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管他们的执行技能出现怎样的弱项,情绪控制方面出现怎样的不足,都要调整自己,度过青春期这个人生的必经阶段。

 

    本文由北京博爱天使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授权摘自《不输现在,不输未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技能培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