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跟我一样谨慎小心

  带儿子去公园,伙伴们都像小老虎一样爬到假山上去玩,唯独儿子不上去,问他原因,说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带儿子去公司加班,同事说带他出去买东西吃,儿子坚决不同意,不是不想吃,而是担心万一被拐走怎么办。被大人戏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他永远不回答,因为他担心说出来有一个人不高兴怎么办。爸爸买一个新鲜食品回来,不看着其他人吃过,儿子肯定不会先吃,因为他说万一味道不好或者有毒怎么办。在儿子的生活中,因为有太多这种“怎么办”,所以显得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几乎不用担心他会去冒险。刚开始发现儿子这样,我觉得挺好的,会主动规避危险,会比一般孩子想得更多,但慢慢地就感觉他这样很缺乏活力和冲劲,也缺乏体验,不像个孩子。

  有一次跟爱人讨论儿子的这个特点,爱人脱口而出:“他这是像你,你不也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吗?”

  真是旁观者清,我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多年的企业行政工作,给同事领导留下了工作细致、考虑周全的印象,任何一个决定,我总会想出比别人更多的可能性,组织活动,我总会预留多一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都跟我的谨慎小心有关。

  我是什么时候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的呢?经过仔细回忆,以及跟家人的讨论。我隐约明白,这是我小时候的生活经验造成的。我的爸爸和妈妈家都是大户人家,兄弟姐妹众多,而且两家离得很近,谁家的哪一个人出了点什么事或者说了句什么话都会成为大家的谈资。就像一个池塘,随便扔进一颗石子,都能波及到任何一个角度。而我的父母在各自的家庭都是失宠的、被排挤的,因此他们常会因为一点小事遭到集体的攻击。有一次因为我哥说了一句粗话,我们全家被两大家人说了整整一个暑假,什么没教养没规矩,长大如何了得之类的。导致整个暑假,父母都在吩咐我们说话、做事要多注意,要想好了再说、再做。记得有一次看红楼梦,看到黛玉说“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立刻对号入座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了十几年,直到高中毕业才离开,我早已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谨慎高手了。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做,我都会提前想清楚。当我有了孩子,我很自然地也这样去教育他,影响他,凡是遇到什么事,总会跟孩子说出种种可能,而且都是以可能存在的危险为导向,或者说我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荆棘丛生、处处陷阱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凭着他的弱小,他怎么能不谨慎小心。

  刘晓

  编后语:童年印迹是如此清晰的印在工作里,印在孩子的童年里。如果没有这份觉察,也许这位妈妈会在孩子成长遇到挫折的某个时候,要求孩子变得大胆、变得率性随意,但我们不难设想,孩子肯定无法变成妈妈所期望的那样,因为他没有那个样板可供参考,在孩子的世界里,看到的都是危险和陷阱,都是需要谨慎小心的事实。幸好,爸爸这位旁观者一语道破,让妈妈有机会开启自己的成长之旅,伴随着妈妈的成长和觉知,孩子的世界也会发生变化,那些坚硬如冰的现实会松动起来,他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本文由当代家庭教育报授权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