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地漠视一下孩子,更有利于成长

  当前,中国家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儿童在成长中被过于精心地看护,导致他们的人际互动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大面积的注意力水平落后、脾气急躁、自我中心等问题,很令家长们头痛。

  有一位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老师,我的小孩今年4岁半,平时在家是个小霸王,什么事情都要听他的,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可是,一出家门去就好像换了一个人,胆子小得很,害怕和陌生人说话,有时连看都不敢看别人。我该怎么办啊?”

  造成孩子类似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中的过度关注。

  通常4-2-1家庭中,四个老人和两位父母共六个成人,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个人都希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孩子要应对6个大人的轮番轰炸,就仿佛几个大的探照灯,一起聚焦于一点,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从而造成在家庭中的脾气急躁、表现欲发展障碍等问题。

  同时,过度关注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经常被成人的好心关怀而打断,从而导致注意力集中度和持久性不足,在进入小学后,造成学习困难和成绩落后。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家长们就要学习关注和漠视的平衡,学会如何对孩子采取适度的漠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儿子乐山的小故事。

  乐山从小是由姥姥精心看护的。在他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有几天小家伙的情绪变得很是反常,无论大人怎么抱、怎么哄,他都是哭哭闹闹。在检查了小家伙的身体正常之后,我分析他开始有些关注焦虑了。

  于是,决定对他采取一点漠视调整。我先请心软的姥姥外出回避一下,然后将他放在小摇椅里,陪他呆了一小会儿后,就“急急忙忙”跑开了。乐山很快就不干了,他换着法儿地出声抗议,发现我不理他之后,就索性放声大哭起来。这时,我快速从他面前跑过,到离他不远的地方叮叮当当地干起活来,他停下哭闹、大瞪着眼睛,很是好奇地看着我的方向。过了一会儿,我又从他的面前跑到更远的地方,继续敲敲打打,让他知道我很忙!此后,他继续哭闹了几次,每次稍微严重的时候,我就会从他面前跑过,有时快速递给他一个玩具,有时和他说几句话,然后继续我的敲敲打打。逐渐地,乐山平静下来,他开始不再叫我,而是玩起了我递给他的小玩具,一直这样呆了将近两个小时。

  等到回家的姥姥再次把他抱起来的时候,他乖极了,一个下午都开开心心地笑着。

  当然,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适度漠视的手段也会发生改变,但是,目的和任务不变——你要用适度漠视教会孩子等待,教会他们安静,教会他们换位思考。这种适度的漠视会让孩子更好地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换时间、物质和情感。

  反之,一味地无条件满足和迁就则会让孩子以为一切都是自己主宰,一旦将来走出家门会遇到很多人际互动的困扰和烦恼。

  总而言之,在一个只有关注没有漠视的家庭中,儿童的成长实际处于一种营养严重不均衡的状态,这种现象目前在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如果你的孩子正面临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自我中心等问题;那么,朋友,你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该对孩子适度漠视了?当然,这种漠视要以安全和温暖为基础,让孩子在被漠视的同时,感受到你对他深深的爱!本文来自桌上的唐老鸭博客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