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奖金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吗?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人们对金钱能带来的好处了解得相当清楚。毫无疑问,不论孩子还是大人,任何年龄的人都会为钱而努力工作。不过,这一点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有多大,却要打个问号了。

  孩子考试得了好成绩,带他去肯德基吃了一顿,再奖励了100元。于是,孩子会保证以后认真学习,考得更好。之后,每次期末考试拿到好成绩,一定会伸手要奖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这时家长就会犯难了:答应吧,成本太高;不答应吧,又怕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家长很困惑,对于孩子的好成绩,要不要发“奖金”呢?

  其实,从几十年前开始,心理学家就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了。他们研究认为,虽然钓鱼奖励可以让孩子更努力地念书,但是也有不良副作用。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研究者发给孩子们彩色的软头笔来画画,那是一项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孩子们被分为A、B两组。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金,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孩子得到了奖金,B组孩子只得到了几句赞语。

  三星期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而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而且,一旦停止给钱,A组孩子立马失去画画的热情,而对照组的未付钱的孩子,则继续乐此不疲到处涂鸦。

  这个实验,曾在不同国家、不同兴趣组里进行过,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复验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金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也存在巨大风险:外部奖励侵蚀孩子对学习的内在兴趣,使孩子只对奖金感兴趣,而对行为本身失去兴趣。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动机拥挤效应”(motivationcrowing),也就是说获得外部奖励的动机与内在动机发生了冲突,前者削弱了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奖励系统停止,小孩的学习兴趣就减退,成绩就下降。毕竟,如果有机会挣钱,孩子为什么要免费做呢?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某孩子要参加一科的考试,于是父亲给了孩子100块钱,希望用这个方法激励孩子。他告诉孩子说:“分数是有价值的, 1分就等于1块钱,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考试结束,孩子从学校带回了试卷交给父亲,里面有找还给父亲的64块钱。

  这是个笑话,不过美国的一些公立学校确实在试验“现金换成绩”。在纽约市的“星火计划”里,一个成绩好的四年级的学生可挣250美元,七年级学生挣的还能翻一番。芝加哥的“纸项目计划”,允许念书好的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赚取最高达2000美元(平均800美元)。

  这些项目是由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兰德-弗莱尔设计的。结果仍未公布。尽管如此,我们对研究的结果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首先,如果念书的兴趣非常低,金钱可以改善学习动机。

  第二,对于数学这样学生最恨的科目,学习成绩应该能改善。

  第三,对于学生喜爱的科目,金钱激励自然会收效甚微。

  第四,一旦物质刺激结束,各科成绩将会一落千丈。

  最后,参与物质刺激计划的学生,将长久地失去为自己学习的兴趣。

  虽然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但我们还是不要这么早把知识和金钱挂钩吧?否则,它不仅会变成一项负担,更可能毁掉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物质奖励相比,赞美孩子看上去不会那么立竿见影,但是长期来看却是一个惠而不费的方法。

  如果非要进行物质奖励的话,也尽量不要用现金的方式。钱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刀背上,你可以给孩子主导权,让他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一起看场电影、旅游等,或者在不经意处给他一个surprise吧!

 

    本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授权摘自《就把孩子当孩子》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奖励孩子 物质奖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