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前教育只管一两年,就大错特错

  晚报记者 孙立梅 报道 制图 任萍

  两周前,家住徐汇区的6岁女孩小小(化名)拿到号称上海“四大”之一的某民办小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也松了一口气。之后的几天内,小小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回答各路家长的询问:托关系了吗?小小认多少个汉字?数学和英语学到什么程度了?参加过哪些兴趣班?面试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

  面对竞争激烈程度堪比重点大学、据传不到3%的超低录取率,外人对兴趣班、对强化训练的态度,基本都是“这个肯定有”,但小小妈妈陈女士(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真没有。 “比如认字,就是小小的软肋。我们知道有同龄的小朋友认识两千多个汉字,但小小能认的字最多两百个。幸运的是学校今年进行教学改革,在面试的时候,并没有把我们过去认为很重要的知识考核加进来。学校有个面试家长的环节,请家长说说孩子的优缺点。我谈到,小小的个性很善良,很开朗,很有好奇心,喜欢做一些七七八八的手工。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说她是个开心果。我觉得这种个性,是她能够通过面试的主要原因。 ”

  每年五月份,是上海幼升小的报名和面试时间,更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模式的激烈碰撞期。经过了前面几年的“牛娃当道”,就像录取小小的这所民办小学进行教学改革一样,一些家长开始抛开盲目跟风,有适度的妥协,也有各自的坚持。而教育工作者也直言不讳:如果把学前教育局限于“进一所好小学”,那就大错特错了。

  “学校也开始发掘‘潜力股’”

  小小第一次面试只有二十分钟。陈女士告诉记者:“她考完试出来告诉我们,首先是用Ipad做题,题目不涉及识字或计算,而是按照大小、快慢等不同顺序排列,具体她也没说清楚。然后是跟哥哥姐姐们做操,估计是考身体的协调和应变能力。最后是跟老师念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这个语言有人说是日语,还有人说是广东话。我估计是看孩子的模仿能力,大家都没有学过,但如果口齿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强,还是可以模仿出来的。小小一面出来后,说Ipad题可能没做好,但后面的表现自我感觉还不错。 ”

  到了二面,依然有跳操环节,动作比一面的时候更多。另外加了一个开放性的讲故事环节:老师交给小朋友一些卡片,让小朋友随意排列,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讲一个故事。 “小小出来之后就告诉我们,她被老师表扬了,尤其是讲故事很好。 ”

  陈女士坦言,这所小学盛名在外,家人早已预料到入学会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但面试的内容却出人意料。 “我们从网上看过这所小学往年的面试内容,也知道很多家长早早地就按照这些内容来培训孩子,我们的想法是顺其自然吧,如果真的那么考,我们是没什么优势的。比如认字,小小没有表现出来很强的敏感性,到现在看书还是以看图为主。有一段时间,看到跟小小同龄的小朋友能认几千个字,我自己有点小焦虑,就教了她几天,但她比较抗拒,我就只能随她去了。庆幸的是,面试并没有考到这方面的内容。 ”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陈女士参加了该小学的一场家长会,得知该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 “校长在会上提到,他们学校往年的面试内容都被贴到了网上,很多家长和社会培训机构都按照这些内容去教孩子,这些孩子在面试中的表现可能确实比较出色,但这其实无法反映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今年学校的面试方式和内容,据说在国外经过非常严格的科学测试,它考的不是孩子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学习习惯、社交能力等综合性内容。据说能从这种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孩子,N年后的爆发力可能会更强。 ”

  不过,陈女士说,据她个人观察,能被这所民办小学或者其他 “名校”录取的孩子,也都是平时表现比较出挑、能力很强的孩子,这种“能力”是很宽泛的。 “比如说平时特别喜欢沟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知识面非常广;或者英语特别好;还有的孩子已经能认三千多个字,自己都能直接读简单的小说了。反正总有一点特别出挑,我相信这很能打动面试的老师。 ”

  “曾经试过教一年级课程,后来放弃”

  与陈女士相比,在媒体任职的石先生(化名)因为有学区房,女儿直接进了比较好的公办小学,省了择校这一关,但石家对女儿的学习教育,比一般家庭都开始得早。

  石先生告诉记者,从女儿中班下学期开始,他就买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数外课本,自己先过了一遍,然后准备系统地教给女儿。“每天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做一些知识上的传授,包括认字、做数学题,还给女儿报名上过暑托班。这样持续了大概半年时间,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孩子明显感觉压力很大,“她太把这个当回事了。我并不希望她早早把学习这个事情当成负担,到了小学阶段反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赶快改变了方法。每天的学习时间必须保证——我希望她能够养成习惯,每天固定有一段时间是用来学习和思考的——但学习的形式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比较灵活的,比如认识钟表,做一些跟数学有关但感觉不是数学题目的游戏,像买菜找钱这类的。我发现效果要比之前好得多,她自己也很有兴趣。 ”

  石先生称,女儿所在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开始钢琴考级,有的已经学到围棋业余初段,还有的已经认识了两三千个汉字。“他们幼儿园一个小女孩,每天下午四点下课,赶紧去参加一个课外班,5点钟去游泳一个小时,大概到晚上七点才能吃晚饭,天天如此。我们都觉得这孩子确实很出色,在班级里也是被其他小朋友所仰慕的。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家长都有焦虑情绪,就是因为跟其他孩子比较,总觉得自己家孩子学的还不够多,不够好。我们处于一个社会群体当中,无可避免会获得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时候这些信息甚至会左右我们的判断,所以家长其实是需要一点定力的。就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说,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扑到孩子身上。我的想法是,以后我们也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辅导孩子学习,最多在她刚上小学这段时间多带带路,以后还是会慢慢放手。 ”

  不过,石先生一直在细心关注女儿的特长和兴趣发展。“我应该算是爸爸当中管孩子比较多的吧,可以说很全面地参与到女儿的成长过程当中。我发现她对于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不擅长,比如认字,我们家墙壁上贴了很多识字卡片,她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她,但效果一般,学过就忘。但她感情很丰富,擅长编故事;做数学题目,学会方法之后,她就很容易上手。有段时间她喜欢跳舞,学了两年说不喜欢了,我们也不去逼她,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我们给她自由选择的空间。 ”

  “把学前教育当知识储备,是一大误区”

  除了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课程之外,在家中,陈女士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小小为升入小学做准备。 “小小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拖拉。幼儿园以前没有作业,现在开始会布置一些书面作业,但是数量很少。以前我比较注重户外运动,放学之后先在小区玩,吃完晚饭再写作业。现在我们要求她回家先做完作业再玩,要慢慢习惯以后每天都有作业的生活,还有加快速度,注意坐姿和握笔的姿势。另外,我们也会拿小区里的哥哥姐姐作为榜样,告诉她小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进小学读书是非常好玩的事情,等等。 ”

  石先生的功课做得比一般家长更多。 “我问过几位小学老师,他们的普遍说法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比较简单,本身也是留给学生们一个适应过程,到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知识性的内容才开始增多。更多的小学生是到三年级才开始出现分层,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可能会下去,原来成绩不怎么样的可能会上来。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学前教育做得再多,也就只能到三年级课程为止,之后的内容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新的。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学生们真实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之前的知识储备了。如果家长们不只看到一二年级,而能看得更长远一些,就不难明白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比简单的知识储备重要得多。 ”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主任陈彩玉介绍说,基地针对本市一、二年纪小学生及家长所做的一项名为 《学龄儿童入学准备:家庭的心理调适》的调查,也印证了石先生的这种说法。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当中,近37.7%有对小学适应不良的反应,其中排名前三的方面依次是“学习独立性”、“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与方法”;家长调查认为孩子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也以“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独立性不够”为主,按照陈彩玉的说法,“都跟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陈彩玉曾接触过这样一个个案:为了培养孩子对唐诗的兴趣,家长早早教孩子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三岁的小朋友每每都说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香菇”。家长疑惑不解: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陈彩玉说:孩子没有问题,是我们家长的教育有问题。现在的家长往往在生活上把孩子当“低能”,一切包办代替,在学习上把孩子当“天才”,任意拔高”。故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3岁的孩子理解当然有困难,而香菇是他每天都可能吃到的,当然对香菇更有亲切感了。按照幼儿的发展规律,0-3岁是孩子秩序感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这些秩序或规则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比如吃饭、睡觉、穿衣服、洗澡、大小便等,都是培养孩子有规则的主要教育内容;4-6岁是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通过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这个艺术是画画、唱歌、跳舞,而不是识字、算术,英语。 “我们说幼小衔接,学前教育,要教给孩子的是学习习惯,而不是比其他孩子储备更多的知识。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能储备多少知识?教到二三年级也就最多了,而一个孩子只要具备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两三年内就可以追赶上其他孩子。 ”

  “先解决‘本’的问题,不能忽视长期效应”

  但是,进入“知识储备误区”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作为上海市 “名园”——市立幼儿园的园长,赖丽芳坦率地告诉记者,大班有一位小朋友的家长决定让孩子参加全天的校外班,只在有重大活动和毕业典礼时再回园。“家长让孩子在外面学什么,我们很难去制止,只能在校园内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每次家长会都开得特别长,我每次都要把我们的教学理念告诉家长,希望家长能理解和配合。家长们的选择和困惑都是有现实原因的,但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说社会上有这种现象,就改变自己的教育宗旨去迎合。我们的职责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现阶段的特点,来实施适合他们的教育,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幼教工作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之分,短期效应,是孩子们要上小学;长期效应,则是终身学习、甚至终身幸福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既要追求短期效应,但也不能忽略长期效应,不能因为孩子要入小学,就把孩子的天性全部抹杀,让他们在知识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 ”

  市立幼儿园的“四立”教育(立言、立行、立志、立思),已经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 “这四点基本概括了一个人成长的根本性需求。我们把核心的内容确立了,把‘本’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性的内容到哪个环境都可以学习,而且会学习得更快一些。 ”

  赖丽芳举例说,市立幼儿园的特色教学内容之一是国学经典。 “我们从来不做背诵方面的要求,只是利用小部分时间教给孩子。小班是《弟子规》,中班是唐诗,大班我们开始尝试《论语》。通过对经典的朗诵,孩子们一方面有了对语言文字和韵律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潜移默化的对他们德行的引导。小班的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带小孩到卫生间洗手,以前孩子都是冲在最前面,学了《弟子规》之后,有一天走到门口忽然停住了,对妈妈说‘长者先,幼者后’,这位妈妈开心得不得了。所以孩子永远能给我们惊喜,你播下去一粒好的种子,再给它合适的土壤,不需要拔苗助长,它可能就在你不经意间发出芽来,长成参天大树。 ”

  在开学时,赖丽芳给大班小朋友的家长提供幼小衔接方面的建议,“但我们不会在知识储备方面做更多工作”。这些建议包括:心理准备,让孩子意识到上小学是一个成长的必然轨迹,;习惯养成,在作息时间上向小学靠近,让孩子自己归置书桌、书包、铅笔盒等;自我管理,如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处理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尤其是冲突;在知识储备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数学、英语的初步接触是必须的,孩子还要提前进行握笔练习,多写写画画,“上小学开始有作业,有些孩子写一会儿作业就喊累,不明白的家长以为是孩子偷懒,其实是孩子的小肌肉没有获得充分锻炼。 ”

  “坚持理念,并且也得愿意承受代价”

  选择实行快乐教育的幼儿园,却又在大班时选择读课外补习班,家长们心态的摇摆可见一斑。虽然女儿明年才上小学,但沈女士(化名)从今年开始也关注起了幼升小的形势。在听了小区内几位小学生家长对附近一所知名小学的形容之后,她告诉记者,自己彻底断了让女儿去面试该小学的念头。 “其中有位妈妈是本市一所普通小学的老师,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看她还是很轻松的。去年据说用了很大力气进了小学,发现这所小学的一年级英语直接从对话开始,小朋友因为认字不够,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最夸张的是,老师检查语文作业是否优秀,精细到每个字的笔划到田字格的哪一个点。这位妈妈把女儿被判为‘及格’的作业本拿给自己学校的老师看,说在他们学校可以打‘优秀’了。现在小朋友读书非常吃力,每个周末都在课外班度过。如果连小学老师都没法辅导好自己的孩子以达到好小学的标准,我更不准备拿女儿去做试验。 ”

  前段时间,网上几个关于家庭教育的帖子红火一时,帖子的内容大致相同:家长按照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没给孩子上过什么课外班,到了幼升小阶段,发现那些“名校”录取的都是识字多、会算术的“牛娃”,于是质疑自己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失败了,“我按照快乐教育教出来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被淘汰的不快乐”。此类帖子往往能激起很多家长的“义愤”,认为学校的录取环节不够公平。

  在沈女士看来,这类家长的牢骚本身可能也有失公平。 “我觉得作为家长,教育理念很难说谁对谁错,但基本的要求是始终如一,不要有大幅度的临时调整,尤其是跟主流形势不同的情况下。比如你明明知道目前的教育形势是什么样的,但你还是决定要给孩子进行快乐教育,那最好坚持这个信念到底,并且选择跟你信念相近的圈子、学校,以保证你的理念可以持续,而你的孩子不会因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的分歧而受到折磨。你不能说在孩子上小学前实行快乐教育,然后把孩子送进一所你明知道不实行快乐教育的小学。小学不录取这样的孩子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它需要的是那些经过苦读的孩子。人家已经按照这所小学的标准苦读了好几年了,如果不被录取,岂不是更加不公平?再说,即使孩子进了这样的学校,他要接受与之前的家庭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完成这个心理转型,以及应对课业压力,其实也比其他孩子辛苦。 ”

  “让孩子产生差异的不是学校,而是家长”

  小小所进的这所民办小学按照“零起点”原则进行招生,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突破,只可惜这种突破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铺开。怎么才能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小学,正是幼升小阶段家长们焦虑的根源所在,也使得学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为 “怎么进入一所好小学的教育”。陈女士和石先生的孩子所进的小学都属于外人眼中的 “一流小学”,但他们采取的学前教育方法比较缓和,兼顾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的个性发展。

  面对愈演愈烈的幼升小择校,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主任陈彩玉认为,家长们还没有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就上海的小学来说,老师和老师的差异是不大的,学校和学校的差异也是不大的。老师们都从师范院校毕业,都持有上岗资格,在教学的时候使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只不过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不同,但整体上都不会出离大纲的范畴。在老师和学校之外,恰恰是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今天没有一门课程或者大纲教会我们怎么做家长,怎么做好家长,这就会导致家长的教育产生极大的行为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才是造成所谓‘好小孩’或者‘问题小孩’的根源。如果家长认为只要想办法把孩子送进一个好学校就可以放心了,而忽视自身(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作用,那么,别说是好小学了,就是考上好大学,也不能保证孩子未来的幸福,媒体报道的名校学生出事的情况还少么。 ”

  如小小妈妈陈女士所说,能够打动面试老师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孩子的突出之处,但这种个性化的素质,到了小学往往被成绩高低这个单一的标准所取代。陈彩玉坦言,目前我们的学校还是以流水线作业为主,很难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这块空缺只能靠家庭教育来弥补。 “家庭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其他孩子的复制品,而是最大限度地让孩子成为他本来的样子。学习确实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不一定体现在学校的成绩单上。有的孩子是读书的料,学习成绩好;但有的孩子除了读书不好,其他的样样都好。按照我们以前的观念,读书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但事实上现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家长们有没有更长远的眼光,能不能把心态调整好,家庭教育往哪个方向走,这些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 ”

  记者观察

  孙立梅

  在采访陈小亚老师之前,我们都看过彼此的微博。所以采访一开始,他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自己也是家长,其他的不说,你会怎么对待你孩子将来上小学的问题?

  我坦白地说,我的孩子现在正在上一所中等的幼儿园,我希望她将来上一所中等的小学,然后能够慢慢往上走,进入中等偏上的初中。至于再以后,那就不是现在可以设想的了。

  但我也坦白交代,这样的计划,并非说明我没有丝毫“望女成凤”的想法,而是从我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辅导孩子功课、承担来自学校和社会压力等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等——做出的综合选择。如果我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处于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那也不会鼓励孩子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全力以赴地奔跑。更何况,我又不能保证她能跑多远,甚至是不是跑对了方向。

  真的,我不敢保证说我能指引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远的不说,在我的同事当中,有像北大、复旦、华师大这样名校的毕业生,也有像上师大、体院这样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几年之后,我只记得他们写过什么稿件,脸上的表情是否生动从容,却很少想到他们到底从哪个学校毕业。可以预见的是:十年之后,从哪个学校毕业,比现在更加的不重要。

  龙应台在她那篇著名的《目送》中这样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清楚:这种目送,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能够与孩子同行的这一段路,并且努力帮助他们,为将来无法与之同行的更长的路做好准备。而这种帮助,需要不断学习、也需要时时反思。

 

文章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