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否认孩子独立的意愿

  亲子协作

  日常起居中,父母总是习惯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帮助孩子洗漱、穿衣甚至穿鞋穿袜。没错,这些事情由父母来做固然效率更高,但是却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这可能会让孩子一直怀揣着“我需要父母”的想法长大。然而父母所期望的,却是一个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把孩子的能力放在心上,照顾孩子的时候多想一想:“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让他自己做?”千万不要否认孩子独立的意愿,尽管他可能暂时仍离不开我们的帮助。

  事实上,孩子想做,但又没有足够能力去做的情况非常普遍,此时,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协作”。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协作,学会协作的方法,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为孩子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亲子协作

  重新布置房间

  在孩子刚开始尝试独立完成一些日常起居活动的时候,哪怕只是洗洗手、梳梳头这样简单的活动,我们都有必要开始考虑如何为孩子调整房间布局了。找一天的时间,先观察孩子在不需要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做些什么,然后根据他的需求来改造房间内的设施。

  大人经常会低估孩子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行动之前花一点时间去观察,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只是站在一旁观看,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孩子真实的本领。

  所谓“重新布置房间”,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对于成年人来说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改动,然而对于孩子却是极大的便利:“我想要自己洗手,而且我能自己洗手了!”孩子选择做某件事情,然后可以顺利地付诸行动,这样,孩子便是自己在做决定,自己对自己负责,并且体会到是父母给了自己莫大的信任和便利的环境,这将为他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新布置房间的第一步,是整体审视一遍房间布局和设施,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看看哪些活动只需一点物料辅助就能独立完成。比如:摆一只踏凳,安一个适合孩子身高的挂钩,放低衣柜的隔板,为孩子准备一块抹布或海绵……

  接下来,我们要把房间内需要改动的地方逐一记下来,一项一项地调整。孩子的行动需要重复,需要有规律。过多、过快的变化会令他们感到不安。所以对房间的改造一定要平稳、有序,待到孩子适应某一项改造之后再着手下一项改造。

  穿 衣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可以养成为他描述动作的习惯,告诉他自己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让孩子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心理准备。久而久之,我们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做事情的步骤。当有一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去做的时候,很快就能上手。

  举个例子,给孩子穿鞋时,可以把穿鞋的关键步骤讲解出来:“把鞋撑开,然后把宝宝的脚放进鞋子里,最后提一下鞋跟,鞋子就穿好了!”在下一次穿鞋的时候,他很可能不用提醒就会把脚塞进鞋里。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立即模仿,而是做好前期准备,以备孩子将来想要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驾轻就熟,并且这一天很有可能会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到来!

  一般来说,孩子们都是先学会脱衣服,再学会穿衣服。假如我们一直采用同样的步骤给孩子穿衣服的话,孩子肯定会记住这一系列动作,说不准哪天模仿的冲动一来,就会把这些动作复制出来。

  想要帮助孩子学习穿衣,同样也需要重新布置一下房间:为孩子准备一把结实的小板凳,方便穿内裤、裤子和鞋的时候用。另外,选择一个便于孩子拿取衣物的柜子也十分必要。再者,为孩子准备的衣服也要与孩子的穿衣能力相适应,比如有松紧的阔腿裤、不用系扣子的套头衫、带粘扣的鞋子,都很方便孩子穿脱。

  整理衣物

  让孩子自主管理衣物,也是帮助他学习独立生活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衣物放在他够得到的衣橱或者抽屉里,另外再准备几只和他身高相符的衣帽钩,以及一只用来盛围巾、手套、帽子等配饰的收纳箱。

  衣橱里的衣物最好按穿戴顺序摆放,内衣、袜子、T恤可以放在最上层,下层放长裤、短裤、裙子、卫衣等最后穿的衣服。

  我们还可以用盒子把抽屉分隔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分别用来盛放袜子、T恤、内裤等。这样,孩子就能够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衣服,并且学会分类整理。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轻松地开关抽屉,萌生出自己选择衣服的想法,那么我们应当注意不要提供给他过多的衣服。因为“选择”是锻炼儿童意志力的重要方式,而过多的选项会给孩子造成困扰。

  假如孩子还没有能力独自选择衣服,我们可以为他准备两个待选方案,让他挑选其中之一。解决孩子不爱穿衣的问题,这会是一个好办法。

  明天穿什么?

  晚上洗完澡之后,孩子们会非常乐意考虑一下明天要穿什么。

  为孩子准备一把椅子或者一个衣帽架,以便孩子把选好的衣服按上下顺序摆放在上面,看看整体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袜子应该摆在哪里呢?”“还有裙子呢?”这项活动不但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还能够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和协作中扩充词汇量,知道什么是坎肩、开衫、丝袜、护膝、衬衫……

  如果我们已经决定要和孩子一起开始这项活动,那么最好坚持连续做几天,让这一活动成为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样,待到孩子4岁左右,他就能独立地为自己准备明天的衣服了,而且一定会因为能够照顾自己而开心不已!

  系扣子

  假如孩子已经表现出自己穿衣服的愿望,我们当然没理由拒绝为他提供练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在游戏时间把衣服平铺在床上,让孩子试着去拉拉链、系纽扣、粘粘扣……相较于穿在身上的衣服,铺在床上的似乎更容易操作一些,孩子也会更加放松,慢慢就能掌握穿衣服的步骤,学会自己穿衣服了。

  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练习穿衣服的“教具”(此类教具在蒙台梭利早教班中有广泛的应用):钉一个木框,把旧衣服撑在木框上。有了这样的教具,孩子就可以随时边玩耍、边练习。因为没有外界的压力和限制,他们尽可以去犯错,然后重新再来,依靠自己取得成功。

  洗 手

  洗手这项技能非常重要,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手训练。

  练习洗手之前,首先要把所需的材料都准备好:一小块香皂、一条毛巾和一把踏凳,让孩子随时都能使用。

  第一次教孩子洗手需要先做一遍分解动作示范:“先清洗手指,再将手指合十清洗指缝,接着揉搓手背和手掌,最后用清水把手上的肥皂沫冲洗干净,拿毛巾把双手擦干。”别犹豫!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看这样的表演!

  演示完毕,孩子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去洗手了。不过,我们最好鼓励孩子养成定时洗手的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以及从外面回到家的时候。

  刷 牙

  把洗漱用具摆放在孩子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习自己洗漱了。在洗漱间储物架最矮的格层里放上一把梳子、一支牙刷、一只漱口杯以及一管牙膏。如果您家是小公主,并且已经留起了长发,那么就需要再准备一个小筐子,用来盛发饰和发绳。另外,储物架上方还应该挂一面孩子能够照到的镜子。

  刷牙过程中的协作十分重要:孩子自己拿好牙膏,您来帮他挤牙膏,先让孩子自己刷两下,然后您握住他的手指导他刷两下。如果孩子愿意再试一试,就让他自己接着刷。如果孩子抗拒着不配合,您可以拿出一只沙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或是唱一首刷牙时经常唱的儿歌鼓励孩子。

  刷 鞋

  当我们把打理衣物的权力交付给孩子,孩子会因父母的信任而倍感幸福。

  我们可以时不时地提议孩子擦一擦自己的鞋子,不过要提前帮他把工具准备好:一张垫在桌上用的旧报纸、一把鞋刷、一块干抹布和一盒无色鞋油。

  我们可以示范给孩子如何把一只手塞进鞋里,然后用另一只手拿刷子刷去鞋面的尘土,接着把鞋油挤在抹布上给鞋上油,在清理另一只鞋的时候将第一只鞋晾干,最后,再教给孩子如何用抹布把鞋面抛光。看着我们的示范,孩子很可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所有鞋子都擦一遍了!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可以学会照料和打理自己乃至他人的物品,独立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

  如厕练习

  如厕训练不但需要父母的特别关注,而且需要为孩子营造合适的环境。这项训练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以教育为目的的第一次重大合作。

  孩子学会站立之后,我们就可以让他站着换尿布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孩子也一同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脱尿裤、扔尿裤、打开新尿裤。

  父母必须时刻关注孩子发出的学习尿便的信号,因为这项学习格外需要父母的坚持和支持。幼儿学习如厕的敏感期是12到18个月,一旦错过这段敏感期,再想让孩子自主如厕会变得难上加难。

  训练开始后,我们可以在浴室或盥洗室里为孩子准备一只小马桶、一个盛书的筐子、一卷卫生纸和一条干净的内裤。

  培养孩子有规律地如厕,比如在吃饭前、午睡前、晚上睡觉前、出门前去趟厕所,这样很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对孩子的观察越多,我们对孩子如厕规律的掌握就越准确,也越能及时地建议孩子如厕。长期坚持,孩子就把自己的尿便意识和马桶建立起联系,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要求摘掉尿裤或是在想要尿便的时候主动要求如厕。

  在孩子学习如厕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始终要陪伴在孩子身边。如果能抓住这段敏感期,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控制尿便、摆脱尿裤了。

  强化记忆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孩子可能已经学会了不少本领,但是因为专注力有限或者拒绝重复练习,所以很快就又会把其中的一些技能忘掉。

  为孩子提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所学本领的机会,使其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这样便可以缓解孩子的抵触情绪,让我们省去不少苦口婆心的劝说。

  另外,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复习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挂图帮助孩子强化记忆,比如在浴室挂几幅“睡前行为守则”的示意图:第一步,刷牙;第二步,上厕所;第三步,洗手洗脸……示意图的功用一来是为学习增添乐趣,二来可以省去跟在孩子身后指导他每一步动作的麻烦。

  做家务

  一旦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关心起家里的卫生状况。

  本节将要向您推荐几项有关家务的活动。当然,家务远不止书中涉及的这些,您尽可以视情况而增减。带领孩子一起做家务的重点仍然是与孩子的协作,通过多次协作,孩子会逐渐学会独立完成某一项家务劳动。

  擦玻璃

  擦玻璃是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喜欢的一项工作。想要带着孩子一起擦玻璃,首先得为孩子选择一块高矮合适的窗户,然后准备一瓶孩子的小手能够握住的喷雾器和若干块抹布。我们要为孩子讲解如何使用喷雾器、如何擦掉水珠。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喷洒大量的水在玻璃上,但又不愿意用抹布把水擦干。此时,家长千万不能焦躁,不要忘记: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

  我们尽可能反复为孩子做示范,或者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做动作。假如孩子就是不愿意擦水,那也没关系,让他站在旁边看我们擦就好。慢慢地,事情就会变得不那么混乱了,孩子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准确、规范。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孩子对细节的观察力也会得到提升,比如他会注意到玻璃上仍有水珠在淌。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增大孩子上肢的活动幅度,相当于锻炼身体了。

  使用海绵

  孩子学会玩水之后,难免会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此时,我们可以交给他一块海绵,让他尝试自己用海绵把洒出来的水吸走。我敢保证,这个提议会让孩子兴奋不已。

  学会了使用海绵,我们就可以把整套吸水工具一并交付给孩子保管了:一只脸盆、一块海绵和一块抹布。不管孩子是拿来用也好,玩也罢,只要他想,就可以自由支配。当然,我们仍需要为孩子演示规范的动作:用海绵吸水,把海绵里的水拧进脸盆,最后再用抹布把桌面、地面擦干。

  注意,这项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强制孩子一定要把弄湿的地方擦干,我们要做的只是观察孩子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帮助,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以及家里的卫生。

  要知道,在没有来自成人的压力时,孩子会更乐意做家务。

  擦桌子

  擦桌子可以活动到孩子全身的肌肉,因为它既需要大幅度的动作,又需要小范围的精细动作。

  擦桌子之前同样需要把工具准备齐全:盛好清水的盆、海绵、抹布。假如孩子已经学会用小水壶灌水了,索性把打水的工作交给他吧。

  海绵浸入水中,取出,拧干,擦拭桌面。注意,不能落下任何边角细节……父母专注、仔细的样子会被在一旁观察的孩子牢牢记住。桌子擦完之后再用干抹布吸一遍水渍,演示完毕。如果孩子愿意,当然可以练习。

  擦完桌子,不要忘了帮助孩子把工具收拾好。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就能自己擦桌子了,因为他早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工作步骤。

  扫 尘

  当我们在擦桌子、整理衣物或者用吸尘器清扫地面的时候,孩子会非常乐意拿一把小掸子跟在我们身后帮忙的。教给孩子如何使用掸子,告诉他用手一摸就能发现家具上是否有灰尘,扫尘的时候要小心把物品挪开,以便把物品下面也清扫干净。我们的示范动作做得越规范、越仔细,就越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模仿的欲望。

  做家务并不是一项无趣、繁琐的苦差事,如果我们学会和孩子一起分享,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乐趣。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家里变得整洁干净并一直保持下去,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

  袜子配对

  了解每件物品的作用和存放位置,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把相关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比如在收衣服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整理袜子。

  “挑选”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因为它能够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将物品进行归类的需求。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袜子都是成双的,请他为每只袜子配对。假如孩子没有主动请求帮助,那么我们就不要插手。

  孩子在3岁之前,做任何事可能都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您会发现,只要我们站在一旁,应孩子要求来搭把手,而不是完全代劳,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就会一点一点地增强。

  为袜子配好对之后,孩子可以继续把它们归置到相应的收纳盒里。小家伙们特别喜欢帮大人把物品归位。树立“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的概念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

  整理餐具

  挑选和整理是孩子在整个“秩序敏感期”内都非常热爱的活动。同时,对于规律和条理的渴求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为孩子布置一些简单的整理任务,比如从洗碗机里往外取餐具时,请孩子帮忙整理刀叉。2周岁左右的孩子对观察物品、寻找物品存放位置、把物品按一定顺序摆放整齐极为感兴趣。

  刚开始做的时候,孩子难免会出错。请不要贸然打断他,因为孩子可能很快就能自己发现错误并加以修正,而且会在之后的挑选和整理过程中更加仔细。假如被父母粗暴地打断,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丧失劳动的热情。孩子做事情完全是为自己,我们的评论和指点会让孩子把注意力从事情本身转移到大人身上。

 

    本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授权摘自《蒙台梭利全面育儿教典》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独立能力培养 日常生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