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小手会“说话”

  在宝宝真正学会说话之前,有一种沟通方式是生动而有效的,就是肢体语言。

  您会发现,当您面对新生婴儿微笑或是嚅动嘴唇的时候,新生儿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模仿的意愿。慢慢地,随着肌肉的发育,尤其是上肢、双手和手指灵活度的增强,婴儿学会了抓、握和指点。此外,婴儿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您会惊奇地发现,某天当您模仿某种动物的步态或叫声时,您的宝宝竟然也会学着您的样子去做。当您为宝宝边做手势边唱儿歌的时候,他会因为您手指的舞蹈而变得异常兴奋。

  最初的肢体语言

  8到9个月的时候,宝宝可以和着您唱的《小星星》转动他的手腕,如果您又做出其他动作,宝宝也会试着去模仿。

  当宝宝学会自己鼓掌、亲吻、挥动小手表示“再见”的时候,您一定会感到无比骄傲。接着,宝宝又学会了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说“嘘”,闭上双眼把头埋进臂弯说“睡觉”,摸着肚子说“吃饱了”……宝宝几乎是在没有人刻意去教他的情况下,就学会了点头说“是”,摇头说“不”,还会用手指出问题的答案。您也无须刻意学习什么,仅凭直觉和本能,就懂得如何用声音和肢体动作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和您一起分享交流的乐趣。

  增进沟通的肢体语言

  想要与宝宝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仅仅使用上面提到的手势还远远不够,所以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和育儿经验中,选取了100个简单又常用的手势。在它们的辅助下,即使没

  有语言,您也可以尽早进入宝宝的世界。

  请注意,和宝宝交流的手势,不需要把每句话的每个字都比画出来,只要选取话语中意义最清晰的关键词,通过双手的动作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例如在下面几句话中,蓝色的部分即为关键词:

  宝宝想吃/喝吗?

  吃苹果还是点心?

  还想吃对吗?

  不吃了?

  宝宝不舒服吗?

  快,该洗澡了!

  我们要换尿布了!

  噢,快看,有一只小狗!

  猫猫去哪儿了?

  宝宝需要帮助吗?

  宝宝害怕了吗?

  如何做手势?

  其实在和宝宝游戏、唱歌、对话的时候,您已经不自觉地使用了不少手势,宝宝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您与宝宝间的亲子交流极有帮助。

  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观察您的一举一动,然后一边无意识地重复您的话语,一边笨拙地模仿您的动作。接着,他就会随着您的话语做出相应的手势动作,直到能自如地使用这些手势来表达。

  宝宝会通过手势,告诉您他的需求,告诉您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宝宝的“语言”在肢体辅助下能够很快被大人理解,他就会备受鼓舞,随之建立起自信,越来越乐于与他人交流。

  手势让您和孩子更加心有灵犀

  使用手势的时候,我们的语速会不自觉地放慢,音调会不自觉地放低,眼神交流也会随之增多,彼此会更加关注对方的表达。所以,请多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多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注意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发现他喜欢看什么、听什么、摸什么、闻什么、做什么……您也能准确地找到令孩子激动或烦躁的触点。您会发现孩子的智力增长恰恰就体现在他与周围事物建立联系的过程之中。

  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的同时,家长也会倍感自信。沟通的障碍被消除以后,一切都将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请试着经常使用手势。肢体动作、耐心再加上您对孩子的爱,相信您和孩子会惊奇地发现彼此之间原来是如此心有灵犀。

  基本手势

  有些手势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比如接下来将要向您介绍的这8个动作。先拿它们来给手指做做热身吧。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国际通用”的手势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您在与宝宝的日常交流中却不必照本宣科,完全可以将“规范动作”加以适当简化。

  比如:在规范化的表达中,反义词一般会使用相反的动作。“爱”是手掌自胸前向上方滑动(见P22),而“不爱”则是手掌自胸前向下方滑动。但我们在和宝宝讲话时,用晃动食指或者摇头的方式表达“不”就可以了。其实很多手势动作都有演化和变形,所以当您在本书中发现某些意义相近的词语却有不同的手势表达时,大可不必惊讶或怀疑。

  祝您阅读愉快!

 

    本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授权摘自《蒙台梭利全面育儿教典》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独立能力培养 日常生活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