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从事儿科医生这60余年,我亲眼目睹了母亲们的变化。现在母亲们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聪明。

    但本该使人生变得充实而丰富的智慧,反而导致了母亲们的不安,教育热的驱使,又使她们的生活失去了闲适与舒畅。

    过去的母亲们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劳动几乎是生活的唯一内容。昭和初期,我作为爱育会的医生深入农村进行诊疗,看到农村的母亲们营养不足,趁着劳作、家务的空闲时间生孩子和抚养孩子。20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大多数家庭还没有洗衣机、吸尘器和电饭煲,仅仅做家务,其辛苦程度便可想而知。

    我在昭和十年初当了父亲。那时的父母只求孩子不要生病,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如孩子患上了麻疹或腮腺炎,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只是希望孩子的病情不要恶化,早点儿痊愈。那时的父母们几乎从未考虑过孩子长大后读什么学校,将来让孩子去什么公司工作等问题。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大女儿三四个月大的时候每晚发热哭闹的情景。每当我带着在研究所工作了一天的疲惫踏入家门,立刻便向妻子询问女儿的情况,当妻子说“热还没退”时,我不禁又失望又担心。

    如今想来,女儿的症状是一种被称为“夏季热”的幼儿特有的高热病症。女儿很早就开始吃母乳和混合了牛奶、无糖炼乳以及米粉等的人工食品,这也是有些影响的吧。由于没有冷气,每晚的持续酷暑引起孩子身体脱水,但那时我们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委。

    当时,刚刚成为医生的我,对女儿的病束手无策,只是一个劲儿地祈祷她能平安无事,对怎样教育这个孩子完全没有考虑过。我们夫妇俩六七十岁时,妻子曾说:“如果孩子出生在这个时代,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吧。”我的妻子多年前已经去世,每当我想起那段日子,都会由衷地感谢我的妻子在条件不完善的环境下,仍然尽心尽力地教育着孩子。

    女儿出生的时期,日本的育儿状况是,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探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儿科医生们每天都忙于从被称为“婴儿三大死亡原因”的肺炎、早产、痢疾或肠炎的疾病中拯救孩子们的生命。

    即使身处于这样的时代,父母们,尤其是母亲们都尽力为孩子们营造出无忧无虑的环境,因此,那时的孩子们都很听话,母亲们也不必为了孩子们的吵架、淘气而劳心伤神。

    现在的母亲们虽然知识丰富,家务、育儿与过去相比也轻松许多,可却时刻感到疲倦。母亲从怀孕开始,便陷入了不知如何是好的迷茫当中,平安分娩后又开始计划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上哪所学校,将来希望他(她)怎样”等。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的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信息,母亲在没有自己的判断基准的状态下,被大量的信息迷惑而变得过于神经质。仿佛若不能抢先掌握新的知识,就会被社会淘汰,母亲们为此紧张不已,并将这种紧张感带给了孩子。

    有人指出:不成熟的父母教育孩子时,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若本身不具备身为母亲的自觉性,则容易将焦虑、不愉快的原因归咎于孩子,迁怒于无辜的孩子,或对孩子态度冷淡。

    德国医学博士M.Z。托马斯认为,若长时间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将来会变得心术不正、暴躁易怒,且权力至上”。

    另外,母亲对育儿过分热心,会引发育儿神经症,甚至可能会失去舒畅的心情。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着想,本想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但由于表达爱时多以自己为中心,或者由于自身不成熟,导致爱的传递以失败告终。

    并且,近年来,女性进入社会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生育后继续工作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其结果也不由得使人产生了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真的幸福吗?这些在社会上独立自主的女性真的尽到了母亲的责任吗?即使把孩子放在次要位置,真的有想要做的事业吗?我希望正在工作的女性能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的医学知识及经济条件的提高均有助于育儿环境的改善。虽然我们一直期待这样的时代来临,但是,当这样的时代真的成为现实时,我们又发觉自己遗失了育儿的“心”。在育儿日渐轻松的今天,能够下定决心致力于关注心灵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丈夫的精神支持很重要

    我29岁时,有一天晚上,妻子不知为何总是占着洗手间。当时租住的房子洗手间在楼下,妻子浑身无力、呼吸困难,且下楼越发频繁。妻子说自己肚子疼,我虽是医生,但由于大意竟没发现那是阵痛。妻子分娩时我也在场。虽然那时丈夫不允许进产房,但我的恩师还是满足了我的请求,让我亲自参与妻子的手术。一踏入产房,气氛仿佛也变得凝重起来。我紧张地坐在产房的角落,不久便听到女儿洪亮的啼哭声。

    当我感叹“孩子终于安全生下来了”时,立刻又担心:“妻子和孩子都还健康吗?”我完全忘记自己也是一名医生了,那时的我只是一个不知如何是好的男人。

    当护士小姐把孩子抱给我看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只顾着端详女儿,却并没有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已为人父。不久,母女平安出院,踏入家门的那一刻,也许是因为初次感受到自己已为人父,责任感涌向我的心头。父亲无法感受分娩时的腹痛,因此第一个孩子降生后很难立刻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即使被人告知“这是你的孩子”,也不会在第一时间产生真实感。随着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才慢慢地感受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与爱。这与令人感动的母性本能截然不同。

    但是,父亲在育儿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父亲始终给予母亲精神支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影响。

    可以说,父亲在“心灵”方面的支持与否与母亲怀孕、分娩到育儿都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其他章节详细讲述。由于怀孕中的女性情绪非常不稳定,因此丈夫的处事方式对之后的分娩及育儿有着重要影响。

    分娩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使导致女性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仍将持续。她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疲劳,还必须要承担育儿的重任。即使孩子还小,教育也是个体力活儿。

    给孩子换尿布、洗澡、读育儿指南、做菜,这些实际行动的支持固然对母亲的帮助很大,但更重要的是,父亲的这些举动给予了母亲勇气。孩子出生后,由于母亲往往专注于照顾孩子,父亲甚至会产生被排斥感。当丈夫下班回到家,发现房间乱成一团,该做的事也没做,难免会忍不住向妻子发牢骚。这时请不要抱怨,帮助妻子照顾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儿科医生平井信义先生发表了一项有趣的学术调查:由恋爱而结婚的夫妻,丈夫换尿片的频率远高于相亲结婚的夫妻。这也许是因为恋爱结婚的夫妻,丈夫更容易从内心产生支持妻子的感情吧。

    另外,妻子也不应随意抱怨丈夫不为孩子洗澡、不帮忙做家务、比邻居家的丈夫回家晚。并且,如果忙于照顾孩子而疏于关心丈夫或不做家务,夫妻关系也会渐渐恶化。夫妻相处贵在相互体谅。

    随着时代的变化,父亲的心理也有了转变。以前,“孩子”这个话题不便在职场谈论,然而最近,人们在职场也会热心地谈论起子女和家庭的话题。这个变化本身很值得高兴。

    孩子对父母关系的敏感程度远超过大人的想象。婴儿会因为父母不和而难以入眠或夜晚哭泣。父母不应在年纪尚幼的孩子面前相互指责,孩子会为此深受伤害。理想的父亲虽然很少,但至少也应让孩子认为父母之间是互相尊重的,父亲也应为此而付出相应的努力。

    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必要保持威严,当然并非坚持封建那一套,而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及礼仪教给孩子。这难道不是现代家庭中所欠缺的吗?“再亲也要讲礼仪”,这是长时间的交往必须遵守的规则。

   父亲最好避免参与教育的细节。一个家庭里不需要两位母亲。父亲应该从宏观、长远的角度关怀子女,在子女教育上给予母亲信心与关心,担任一个“稳重”的角色。

文章关键词: 育儿 孩子 心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