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新生儿 > 父母与家教

 红包能否让孩子自由支配
 2005年02月08日 11:20 江南时报

  昨天上午,记者在新街口汽车西站看到,好多人正围着几个卖小饰品的地摊挑选着东西。记者上前一看,原来他们是在购买各种红包袋。小老板一边忙着回应着顾客的话,一边在身后的大麻袋内翻腾着,忙得不可开交。

  记者向摊主了解到,这两天红包卖得特别好,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把个,购买者大都是些年轻人和 老人。之后,记者又走访了南京的部分超市、书店、小卖部等,发现那里红包销售的情况也十分火爆。

  我们从南京一家信息调查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南京大多数市民今年仍将选择送红包表心意;苏州人给晚辈的压岁钱高达40亿左右;无锡某街道则请来老师给孩子们开“怎样用好压岁钱”课……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今年的红包花样也开始“与时俱进”。

  A篇 七成南京人春节送红包

  红包仍是南京人贺岁首选

  包个红包,讨个吉利,这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新年习俗,至今盛行于世。今年到底有多少南京人会选择在春节送红包呢?记者对100位市民进行调查后发现,七成南京人选择此种方式表达心意。

  “新春佳节里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新年祝福的同时奉上一些红包聊表心意,这是我每年必做的功课。”黄小姐说,她自从工作后,每年都会给父母和晚辈送上红包,因为送红包是一种表达心意的传统习俗,而且又很实惠,送礼方和受礼方都很喜欢,所以她会将此方式延续下去。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给过别人红包,且其中有七成是每年都送,而且他们均表示今年仍然会送。送红包者以中青年为主,此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只有极少数年龄相对较小的人还没有加入“红包”大军。

  专家表示,25岁至40岁的中青年大多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尤其在一年的年终,双月的工资和以各种名义分发的奖金充实了他们的钱包,消除了囊中羞涩的尴尬。因此这一年龄段的中青年也非常愿意在新年里给个吉利。

  保险单开始走进红包

  除了图吉利外,对家长而言,用保险代替压岁钱的方法,既不会对家庭的经济支出造成压力,又能消除压岁钱的负面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而通过压岁钱缴保险费,孩子得到了保险保障,又有了教育金储备。

  “我已经和儿子打好招呼了,今年的压岁钱不能让他自由支配了。我看我们单位的同事就给他们家小孩买了保险,所以我决定也给我们家孩子买。”在合资单位的顾先生说出了自己今年的打算。

  人寿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有家长带自己的孩子来投保了。说是为自己的小孩购买保险,等过年就不再给孩子压岁钱了。”记者也从该保险公司了解到,保险公司方面也针对孩子的需要设计各种险种或产品组合,其中最走俏的要数少儿教育储蓄和少儿医疗保险。

  送存折可以一举数得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一定的金融知识也是必要的,我在报纸上看到,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市民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他儿子今年才13岁,但是他早就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了,为的就是帮助孩子树立金钱的时间观价值观。“社会竞争激烈啊!现在的形势逼得你不得不去这样做。现在又都是独生子女,压力就更大了。”李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有些家长准备把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等知识教给孩子。把教育储蓄做存单代替压岁钱送给孩子,既能帮助孩子了解银行储蓄方面的知识,又能树立孩子对待金钱的价值观。教育储蓄成了以往投资理念比较传统的家长的一些新潮做法。

  “教育储蓄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在建设银行工作的徐小姐告诉记者,六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三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一年期教育储蓄适合高二以上的学生。银行方面推出的这些项目比较及时,方便了家长的选择。

  从长远计的生肖储蓄卡

  在证券公司上班的李女士今年对给儿子的压岁钱进行“翻新”,她让孩子自己到银行办了张生肖卡储蓄卡。“我今年就不打算再给孩子现金的压岁钱了,给他办个卡直接把钱存进去,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可以让他学会刷卡消费,培养理财意识。”李女士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存折和卡并用的方式,把存折放在家长手上,孩子拿着卡,家长也能随时对孩子的消费进行监督。她说:“平时给我们家儿子的零花钱他也知道用一点,存一点。给他办了卡之后,他就不用把省下的钱藏在哪个角落里了,直接存进卡里就行了。”

  “从生肖储蓄卡发行至今已有7个年头了,这几年中不乏有一些收藏者,但近年来,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开始用生肖储蓄卡取代压岁钱过年时送给小孩。”在银行上班的夏经理告诉记者,“送孩子生肖储蓄卡,可以通过将钱存入卡中的做法培养孩子储蓄理财的习惯。同时,随着今后孩子逐渐地长大,升学、异地就读等,家长还可以为在外地读书的孩子通过系列生肖储蓄卡定期或不定期打入学杂费和生活费,方便其异地存、取、消费转账及查询、修改密码等,一张生肖储蓄卡可以从小用到大呢!”

  连号新纸币让孩子爱不释手

  过大年,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以表达对孩子们成长的祝福,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到春节来临前,都是银行兑换新币的高峰期。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在各家银行,兑换新币的市民络绎不绝。

  “我外公、外婆每次过年给的压岁钱都是一叠崭新的十元钱,看着这么多这么新的钱,我心里真的好矛盾,想把钱用了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又不舍得花这些新的钱。从小到大,我的小金库里有好多这样的新钱摆着没用呢。”正在读初中的王同学告诉记者。

  B篇 红包能否让孩子自由支配

  无锡请老师给孩子们上压岁钱课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一个春节过下来,孩子们往往赚得盆满钵满,个个成了“小小暴发户”。

  然而,面对孩子们轻而易举得来成千上万的“巨款”,家长们的担心也开始与日俱增———“小小暴发户”们能抵御得了眼花缭乱的诱惑吗?

  于是,“你当你的账上富翁,我做我的国库总管”成了一些家长的当然选择。但家长独断专行的背后,却有可能在剥夺孩子压岁钱所有权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们内心的快乐。

  一个更为令人关注的问题是,目前,全国仅有少数中小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理财课。专家认为,孩子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并指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合理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

  基于此,2月1日,无锡锡惠里社居委请来原无锡市关工委副主任朱允广老先生,为100多名中小学生讲述的“怎样过好寒假生活,用好压岁钱”的课程也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孩子:“看得到用不到的心情是很难过的,您知道吗?”

  日前,家住无锡市盛岸一村的周女士交给记者一封女儿写给她的家书。

  亲爱的妈妈,为什么在过年期间收到的压岁钱是我的,等到过完年压岁钱就不是我的了呢?而且在这当中,您也不许我动用红包里的任何一块钱,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明明这些压岁钱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姑父、舅舅舅妈给我的呀,为什么我不能够成为压岁钱的主人,要把它拿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更过分的是,辛辛苦苦得到的压岁钱,到了后来都变成您的压岁钱了!

  我真的是很生气。

  可是生气又有什么用?小孩永远都是气不过大人的。

  我希望您能够向我解释清楚:过年的压岁钱,到底是应该给谁“压岁”?如果是给我的,以后就给我自己全权处理;如果不是,以后就不要麻烦我保管了。看得到用不到的心情是很难过的,您知道吗?

  周女士夫妇双方都在无锡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女儿就读无锡中学读初中。她告诉记者,女儿每年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压岁钱。“为了讨个平安吉利,长辈给她的压岁钱,我都让她自己放在枕头下。”

  周女士说,她平时就很少给女儿零花钱,“吃饭穿衣,又用不着她花钱。她喜欢吃的零食,用的辅导书,我也隔三岔五地给她买。”

  “可快过年了,她居然写出这样一封信。看来,我得好好考虑一下她的感受了。”

  采访中,记者无意间得知去年无锡蠡园中学曾举办过一次关于“我的压岁钱怎么用”的方案征集活动。一位叫梦姣的初一女生在她的作文里这样写道:“时间如流水,真快,想不到有(又)一年过去了,我又长了一岁,是个大女孩了,做什么事都越来越含蓄了。可我发现,惟独拿压岁钱时我从不拒绝,最爽气了。我想:何必拒绝,既然爷爷奶奶要给,再怎么也拒绝不了。那些说‘不要了,我已经长大了’,‘不行的,我已经这么大了,怎么还拿’的人,难道他们心里真不想要吗?有钱不拿白不拿,再说有了钱可以做许多事,为什么不要?”

  紧接着,梦姣遗憾地写道:“今年我拿了400元的压岁钱,好像比去年少了点,也许今年没什么喜酒、寿酒喝吧!但400元也不少了!可太遗憾了,压岁钱还得上交。”

  家长:放与不放都很难

  家住无锡中桥二村的王女士向记者介绍了她对压岁钱放权又收权的经历。她说她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以前过年儿子得到的压岁钱她都是“照单全收”。去年过年,王女士和爱人商量,决定“放权”,让儿子自由支配和管理2000元左右的压岁钱。

  “可是没想到寒假刚过,他的压岁钱就所剩无几。我问他干什么用了,他开始不说,后来在我的严辞逼问下,才‘交代’钱都花在了附近的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里了。我痛心不已,既恨孩子不懂事,又悔自己太过大意。前些天,我出去买菜,发现一些网吧和营业性娱乐场所有不少青少年儿童出没的身影,他们成群结队,出手大方,动辄就是50或100元的大钞。这些钱还不都是大人们给的?”

  因此,王女士痛下决心,今年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由儿子自己支配压岁钱了。“怎么用好压岁钱,对孩子们来说,不是讲道理就可以说得通的,还是严格控制更有效果。”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贺医生认为给孩子压岁钱要有度,不能太多,“不然就会出乱子”。他向记者列举了许多有关压岁钱方面的“负面报道”:抚顺市一些中小学生用压岁钱雇同学替自己完成寒假作业,成都有一个学生竟然拿着压岁钱请同学朋友洗桑拿,深圳福田区一群七八岁的小男孩花2000多元压岁钱点酒菜。“这都是压岁钱给闹的。”

  贺医生说,过年给孩子点压岁钱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孩子手头的压岁钱太多,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大多数的孩子没有理财观念,自控能力差,看到别的孩子大手大脚花钱买东西,很容易盲从。

  无锡水秀中学的李老师认为,高额的压岁钱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他说,每年寒假结束到开学这段时间,同学之间常会拿压岁钱来攀比,大部分压岁钱都是用于娱乐消费,如约同学吃火锅、唱卡拉OK、上网等,钱被吃喝玩乐浪费掉。

  “合资”、“入股”掏你腰包

  据《法制晚报》去年年初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因怕孩子请客搞“腐败”和集体沉迷网络游戏等原因,有41%的父母表示会把孩子的压岁钱要回来。显然,此种现象并非北京所独有。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解到,为防止孩子将手中的“巨额”压岁钱胡乱花掉,家长们早已成竹在胸,欲掏出孩子“腰包”而后快。

  江南中学一位冯姓男生告诉记者,去年他收了亲戚朋友给的3000多元压岁钱,今年肯定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可他压根就没享受到有钱的快乐,他说他爸爸肯定又会和去年一样,让他以相同数量的钞票作为“股份”,入股“上学基金”,今后的学杂费、书本费等一律从这里开支。

  无锡市某机关工作的贺女士告诉记者,她准备今年过年后给小孩添置一台手提电脑。至于资金,依然会照“老办法”,自己和孩子每人各出一部分。而像贺女士这样为防止孩子胡乱花钱,用“合资”的方式给孩子购买各种学习用具、电脑、乐器等的家长很多。

  扣除成本后即你所得

  私营业主罗先生说,给压岁钱有一定的“规则”,就是人家给你孩子多少钱,你就得给人家孩子多少钱。既不能少给别人孩子,少了等于我去“赚”别人的钱;也不能多给别人孩子,多了人家会认为他在贪你的便宜,只有你来初一,我给十五,才能皆大欢喜。

  “每年春节的时候,我儿子都会收到一笔不小的压岁钱,可是儿子却不一定知道,这些钱实际上是在这样的‘规则’下父母间接给他的。因此,我的政策是扣除了‘成本’后全部归他自己支配。所谓‘成本’,即是我给别人孩子的压岁钱。每年节后儿子基本上都有700元的压岁钱可以自己使用,这些钱除了我和妻子给的外,就是爷爷奶奶及一些新婚夫妇给他的,因为新婚夫妇没有孩子,他们的压岁钱成了‘利润’,也就是儿子的‘净收入’。”

  我拿“大头”你得“小头”

  在无锡新区外企工作的刘女士建议采取折中的办法。她说,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压岁钱的“大头”由家长收回,即超过300元以上的部分收上来,给孩子开个账户,办个教育储蓄什么的,既控制了乱花钱,还能保证增值,如果再买点债券什么的,就更好了。剩下300元呢,就给孩子零花好了,毕竟大过年的,给他留个“小金库”,也好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比如文具、书籍等。就是孩子之间的交往,用这么些钱也应该够了。假如全数收回的话,孩子过了一个年,“战利”颇丰,结果落得个“颗粒无收”,心里肯定也不高兴,总得让孩子享受一下“有钱”的滋味嘛。

  C篇 关于红包的不同声音

  送红包究竟有无必要

  年年送红包,那么,送红包到底是否必要呢?记者在对百位市民调查后发现,有7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同时23%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仅有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南京正大科技集团员工申蕴菁小姐认为,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送红包则是这一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了红包的春节,似乎总是缺了点什么。红包的多少可以视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但不管多少都代表了自己对子女的关爱和对长辈的孝心。

  “红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多大必要”。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生许先生说,不管过年时给长辈或孩子多少钱,在平时生活中如果对他们不是很关心,给再多的钱也毫无意义。而且,如果给小孩太多的压岁钱会导致他们形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为了进一步探询市民对于送红包的看法,记者特地对这百位市民就“春节自己最希望别人送怎样的礼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8%的人希望收到红包,17%的人选择礼品,另有35%的认为两者都可以。

  专家认为,别人送的礼品可能有时候并不合自己的心意,虽然礼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送礼者的心意,但是站在经济实惠的角度来看,收到红包当然比一大堆的礼品要实惠得多,拿到红包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购物,因此很多人更乐意收到红包。不过也有部分群体觉得可能礼品更体面,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送红包还不如直接送上对方需要的东西方便。针对春节送红包现象,南大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春节送红包的同时,人们能够在平时真正拿出多一点的时间来关心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红包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关怀,尤其对于长辈们来说,能够常常看到自己的子女才是他们最开心的事。因此,市民在大把大把送出红包的同时,更不要吝啬自己的关怀和问候。

  教育专家:可让孩子学会理财

  2月1日,在无锡锡惠里社居委的会议室里,居住在该社区的100多名中小学生共同聆听了一堂特殊的假期教育课,课程的主题是:怎样过好寒假生活,用好压岁钱。

  给孩子们讲课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江阴要塞教书的“地下党员”,后任无锡青山中学校长、无锡市关工委副主任的朱允广老先生。

  社居委杨月芬书记告诉记者,家长们都很支持社居委开展如何用好压岁钱的教育。

  一位特意送自己的儿子来上课的李姓家长说:“我们小的时候,每到除夕,父母总要郑重地在我们的枕头下塞上压岁钱。仪式很隆重,数目却不多,一般只有三角、五角。现在孩子们手上的压岁钱可是不得了,动辄几百元甚至上万元,不要说是个孩子,就算是大人,猛不丁手中多了这么一大笔钱,能不能妥善把握,恐怕也难说。”

  一辈子奉献在教育战线的朱老说:“要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压岁钱’归属的难题,只有让孩子学会花钱。”

  朱老认为,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家长不能什么事都替他做。花钱也是一样,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合理地使用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孩子所有花钱的安排都包下来,不让孩子学会独立支配,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成熟也是不利的。比如孩子日常的学习用品,他们自己能够购买的,就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此外孩子在兴趣爱好、伙伴交往、社会捐赠等活动中都需要一些钱,如自己能支配并且使用的合理,不仅培养了独立性,学会了理财,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同情心及交往能力的发展。

  作为新浪网专家联盟成员、早期教育专家王甘认为,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王甘说,美国有不少财商教育方法。例如:3岁到4岁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学会找钱,7岁能看价格标签,8岁时就开始打零工赚钱并储蓄等等,到了高中毕业,一般都会让孩子参与一定的股票、债券投资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主要是靠模仿父母的消费行为来完成理财学习,缺乏理财的主动性,而父母似乎也不愿意让孩子过多接触钱。王甘说,“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伯乐,更强调三顾茅庐的有道名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在对待压岁钱的问题上,家长应该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的这种能动性。”

  红包送孩子也要送老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中青年把红包送给还未上班的小辈,另外也有四分之一的人选择把红包送给了父辈等老年人。

  家住东宝路金陵世纪花园的杨先生说,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小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更是祖父、祖母的掌上明珠,简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年给小孩子红包,除了金钱上的意义外,更多的是代表了过年的一种喜气氛围,希望孩子过年高高兴兴,其中倾注了长辈们对孩子无限的爱。

  “红包送孩子是习俗,但是送给老人则是一种报答”。南京栖霞建设员工李培先生认为送红包给长辈比给晚辈更有意义。

  专家认为,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现今这一代中青年来说,他们的父母年轻时大多都很辛苦,好不容易抚养孩子成人。现在年纪大了,作为儿女,当然希望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而自己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事业,平时照顾长辈的时间相对较少,过年送红包不失为表达自己这一心愿的上好方法。

  “红包”能成为孩子的动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都是那么无私的。哪怕没有送上任何实质性的礼物,而仅仅只是一句激励的话语。

  “我父母都是工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在行动上表示,可那时候我们都太小了,不懂得父母的心思啊!直到自己做了父母后才明白自己父母当时的感受。”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他想趁今年过年时对自己的子女教育一番,让孩子明白,做父母的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平时不耐烦,听不得父母唠叨的孩子们,耐下性子,听听父母想要什么、有过什么甘苦、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期望。孩子有了听取父母人生教诲的机会,引导孩子怎样走未来的路,才是孩子最终的收获。

  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王老师觉得,压岁言的出现能够缩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指导,从而让孩子获取成长的新动力,这才是父母的初衷。少一点关于“压岁钱”多与少的攀比,多一些“压岁言”的交流与对话,那会是一道非常喜人的春节大餐。

  律师:压岁钱的所有权归孩子

  无锡市景明律师事物所的汪律师指出,关于压岁钱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问题,有关法律早已有明确的界定。“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被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关于监护范围(职责),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监护范围(职责)问题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表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记者 梅钊 高学军 史婷婷 张易 实习生 谢琳莹)



    关键字: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