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呼吁天下父母,教孩子必须讲求方法,不可强逼,更不要揠苗助长,应该适度地给予提示而顺其自然发展。像王乃庆4岁半开始学英语,可以说完全是顺乎自然、水到渠成的。
尽量让孩子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但同时我们也强调“不要把孩子的求知局限在书本上”。
除了书本的知识之外,家长要提供给他实质的体验。从王乃庆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注意这个原则。
譬如,在他3岁多的时候,为了让他了解火车,我们特地带他坐火车到基隆,让他从实际的生活领域中求得知识,体会事物的实质意义。
后来我们发现王乃庆很喜欢天文,我们就常常带他到天文台看看那些仪器,像天文望远镜、星球仪等,让他从机器、图片或实际的模型上了解宇宙。
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让他对这方面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去学习,而不用父母穷操心。
谈到学习,我想呼吁天下父母,教孩子必须讲求方法,不可强逼,更不要揠苗助长,应该适度地给予提示而顺其自然发展。像王乃庆4岁半开始学英语,可以说完全是顺乎自然、水到渠成的。很多父母要儿女学英语都是说:
“儿子!你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将来会考不取大学!”
“你要好好读书,英文很重要,你看某某大哥哥就是因为英文好,已经在某某大贸易公司当经理了!”
事实上孩子可能并不认为经理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认为将来一定要考取大学才有出息,他们惟一的想法大多是“我读英文是为了妈妈”“我读英文是因为爸爸希望我读”,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
因此,我建议他们换个方法,这个方法我用在王乃庆身上相当成功。譬如说王乃庆喜欢天文,希望将来做个天文学家,我就告诉他:
“王乃庆,如果你想当个天文学家,你必须要做一件事情。”
“爸爸,什么事情呢?”
“你必须要学英文。”
“为什么呢?”
“因为台湾目前很多科技方面的书都是从英文书翻译过来的,中文的科技书籍资料很不全,所以你必须学好英文才能看英文原版的天文学、物理学,这样你才能懂得更多。你要想当天文学家,想更进一步了解浩瀚的宇宙,你必须懂得英文。”
这是我给他要学英文的第一个观念,而后面的话我就不讲了,也不再理他。过了几天我才又问他,我说:
“王乃庆,你要不要学英文?”
“爸爸,我要学。”
“你为什么要学英文?”这样问的用意是测验孩子,了解他想学英文的心态。
“我英文学得好才能看得懂原文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呀!”
“对!假如你不把英文学好,你想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是不可能的!”
他所以想学英文,是因为自己觉得我要学!我要得到它!而不是因为爸爸、妈妈希望他学所以必须学,因此,他学起英文来不会感受到任何压力。
为了帮他选一套适合的英文教材,我们煞费了一番苦心。我和他妈妈走遍台北市,发现那些英文教材都有个缺点,它第一课可能很浅,但过不了几课就变得很深,连大人有时候都不能接受,孩子更不用说了。
后来总算被我找到了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英文教材,它是渐进式的,加速和加深都非常缓慢,整整有30本薄薄的课本。王乃庆读了两年半的时间才把这30本书都背会。
这当中还必须注意的是,父母亲的责任非常大——尤其是母亲。因为自从我们买了这套书之后,亲戚朋友因为我们的介绍——大约有20人左右——也买了这套书。
可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小朋友把这套书读完,大部分都是读了一本之后,就把这套书摆着当装饰品,然后父母可能会安慰他:“等你长大了再学吧!你现在还太小。”
可见,同样的一套书,不同的人使用,差别还是很大的,而我认为造成这个差别的最主要原因在“妈妈”。
我们都必须了解,小孩子的玩心是重的,在学习上要做到让他完全主动,可以说根本不可能。以王乃庆来说,他的活泼、好动使得他很难自己静下来去读英文,所以需要妈妈从旁引导、鼓励和帮助。像他妈妈会说:
“王乃庆,你昨天的英文读得怎么样了?会了多少?”
“喔?不行哦!那要看你今天读不读?”
也就是说运用各种不同的小技巧让他很愉快地读书,然后养成习惯。
开始的半年里,他妈妈几乎每天都会说:
“喂!王乃庆,你该读读这一篇了吧?”
“王乃庆,你该读一篇英文了吧?”
王乃庆有个极大的特点——算得上是优点吧——那就是他很固执。比如说,他妈妈告诉他:“王乃庆,你每天早上8点钟开始读一篇英文,读半小时也好,1小时也好,随便你。”这个建议只要他第一次接纳了,就不会改变,要是你让他下午再读,他会反问:“为什么?为什么要我下午再读?”他通常会坚持到底。所以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年初一到初五,以及礼拜天,他没有断过读英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