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一定要听话,将来才能有出息。可专家却表示,孩子过于听话并非好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乖孩子更多是“庸才”
如今,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培养,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小个性,而非人云亦云,做父母的小尾巴,而且研究表明,“听话”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很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欺骗,造成办事能力的不足。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千万别让孩子太听话
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女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的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孩子太过听话这些危害须知
一、产生依赖心理
孩子调皮不听话,是很多爸爸妈妈都非常伤脑筋的。但其实,你们知道,如果孩子太过的听话,也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呢。那么都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对于太过听话的孩子来说,他们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顺从别人,依赖别人为自己安排。因此这样就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少主见,这样的孩子就算是长大之后也可能是会显得唯唯诺诺的,不会又很大的成就。
二、“顺从病”
对于过于听话的孩子会认为只有顺从父母的意愿的话,那么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就算自己的意愿是怎么样的,都会盲目的抑制住,不敢表达出来。时间久了,就会使得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受到抑制。
三、不利于智力开发
孩子太过听话,也是会影响智力的开发的。这是因为太过听话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自己去想问题,或者是自己去解决问题的,凡是都是按照父母的指令办事。因此,这样时间一长,就导致孩子养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从而对智力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影响交际能力的养成
太过听话的孩子所受到的束缚会很多,会害怕去尝试新鲜的事物,也不会敢于的主动结交朋友,做起事情来,也会变的畏畏缩缩的,不过与勇敢。因此,这就对于他们的交际能力的养成造成很大的阻碍。
五、缺乏积极性
太过听话的孩子,往往都是比较不求上进的,他们很少会自己决定要做某件事,并且没有父母的指令的话他们几乎也不会行动。而且就算是事情做砸了,那么他们也会认为责任是在于父母,因为这是按照父母的指令做的。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一、尊重孩子,不要老想着控制他/她。父母要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同一地位去对待,不要总摆出一副长辈架势,用长辈的威严去震慑他,而是把孩子当成朋友,放低姿态去了解他们,不随意替孩子决定事情,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他们想做的事。
二、允许孩子自主选择。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父母与孩子也是一样,双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到“亲密有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留适当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父母还是不放心,可以在旁引导,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兴趣爱好。
三、允许孩子有不同于父母的见解。父母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可以在某些事情上给予孩子一些建议,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能和他们愉快地沟通,然后交换想法,从而通过这种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父母是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一世的,所以在给他们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和生活能力。虽然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养尊处优的,但是父母绝对不能溺爱他们,要让孩子去艰苦的地方体验生活,从而让孩子学会独立,不仅能在生活上独立,也能在精神上独立,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甚至欲望。
五、鼓励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常言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家长不能因为一些未知的事情就去否定孩子的现在,要鼓励他们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因为新事物的吸引力是父母无法给予的,它们的魅力也是孩子无法阻挡的,当孩子走进大千世界,他们肯定会拥有一生难忘的体验。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