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或是没有吼叫)

  理解吼叫

  这一部分各章节的目的是帮助你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以及吼叫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在你能够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之前,你需要满怀爱意地审视自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穷查理年鉴》中写到:“有三件事最难:炼钢,采钻,自知。”

  或许很难,但你做得到!

  你也许会按捺不住想跳过这些内容,直接去读第二部分中我提供的解决方案。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花些时间读完第一部分的所有章节。你对自己和孩子的真正理解,将帮助你有能力面对以后出现的各类新问题。

  因为没有受到警告,我的儿子把他的玩具汽车朝妹妹扔过去。结果是,女儿大哭,儿子大笑。想都没想,我就开始大声嚷嚷起来。我告诉儿子他的行为多么令我讨厌,我说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多么顽劣的孩子。两个孩子都哭着躲到了桌子下面。我恨自己,怎么会变成一个情绪失控的家长。

  ——詹妮弗,一个5岁男孩和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

  想要改变,就已经是你送给自己和家人的礼物了。

  很多父母告诉过我,他们渴望改变是因为最终意识到自己不够有耐心,缺乏同情,大吼大叫的行为也为孩子树了个坏榜样。他们还发现,长远来看,吼叫对于减少孩子的失当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

  你意识到应该减少吼叫,意识到可以做点什么来扭转自己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这已经是在改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或是没有吼叫)

  当父母嚷嚷的时候——不管声量大小——他们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当你审视自己时,很容易就能看到区别。比如说,当我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我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恼怒,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他们胆敢不听话,“那么……”

  相反,若你审慎地以坚定的语气跟孩子沟通,这是一种与吼叫完全不同的管教方法。坚定而平静往往是让孩子倾听你的要求的有效方法。当你能告诉孩子你的期望,以及如果他不照做会有什么后果时,你就不是在吼叫。

  一个“不吼不叫”的例子

  下面是一个“不吼不叫”的例子:奥利维亚正开心地在地板上玩耍。诺拉蹲下来,用坚定的语气对女儿说:“该穿好衣服去上学了。我知道你很喜欢玩,但现在时间不允许你继续玩。”奥利维亚没有理会她,继续玩。诺拉继续用坚定的语气说:“如果你今天上学迟到了,那么下午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你能自己把衣服穿上吗?你需要帮忙吗?”

  这个例子里,诺拉的语气和态度是关键。同样的话可以用尖利的嗓音,以威胁的语气喊出来,也可以用坚定平静的语气说出来。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指责孩子不穿衣服,害你迟到,那么你很可能迅速转变为吼叫。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有条理地安排早晨的事情,那么保持平静非常重要。如果诺拉一看见女儿没有把衣服穿好就开始嚷嚷,很可能奥利维亚的注意力会放在害怕或者愤怒的感受上,而不是去穿衣服。她的感受可能触发对压力的反应,导致她开始哭泣,畏缩,或者干脆听不进妈妈的任何话。于是,早晨穿衣服变成了日日上演的母女战争。

  当父母嚷嚷的时候——不管声量大小——他们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当你审视自己时,很容易就能看到区别。比如说,当我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

  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者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你吼叫的声量或许每次不同,但效果都是一样的,总会导致过度的紧张。

  有时候你需要坚定

  我曾经帮忙照顾一个朋友的孩子,他总是不听大人的话。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可爱的3岁小男孩。一天,我们一起走在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他跑到了我的前面。我叫他回来。我知道他肯定听见了我的话,但他却仍然自顾自往前走。我追上他,在他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大声但有控制地对他说:“不要再跑到我的前面。”

  我很坚定,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我希望他能感受到我语气中的力量,这样他会明白他做的事情是我不赞同的,并且是危险的。对这个经常忽略大人的话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当他止不住哭起来的时候,我拥抱他,告诉他我很关心他,让他知道为什么和我走在一起很重要。安抚好他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后来,我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妈妈,以便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出后续回应。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没有一定之规,总在变化当中。只要你对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你能够时常关照你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呼吸,那么,再加稍许运气,你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什么时候吼叫一声是必要的,什么时候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管教方法,这完全都是你自己的决定。我要提醒的只是,你与孩子的关系是一辈子的事。

    本文由青豆书坊授权摘自《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语气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