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管教导致情绪爆发,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外化为失调的行为。

  “我坐在这里,回想着每一个受到父母打击的时刻。”一个客户对我说,“我无法相信,41岁的我,虽然努力了很多年,想要驱除那种愤怒、悲伤、失望的感觉,但它们仍然会跳出来折磨我,让我流下眼泪。不管我变得有多老,成为多么明智的人,我还是忘不了,一个成年男人曾经把一个小女孩关进地下室里一个阴暗潮湿的水泥衣柜里,告诉她,这是对她顽皮的惩罚。他关了我很长时间,任由我尖叫、踢门、猛拽门把手;他对我的恐惧的唯一反应就是走上台阶,离开地下室。”

  这位父亲显然以为自己在让女儿学到一个宝贵的教训。毫无疑问,他以为通过给女儿灌输恐惧,就能让她听话。他相信父母需要使用最严厉的控制策略,这样才有效果。

  为了解释自己推行各种奇怪的纪律的原因,父母们经常告诉我:“我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没有孩子会觉得被骂、被禁足或被打屁股是“为了他/她好”。这样做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怨恨逐渐变为痛苦的自我厌恶,他们会将生活搞得一团糟,毫无自尊,陷入自暴自弃的悲惨境地。

  父母们变得如此盲目,他们被理想蒙蔽,结果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果我们相信,某些东西是为了孩子好,就有可能以极端的方式迫使他们接受。这样做究竟有多么大的破坏力,我可以举例。

  一位母亲因为打死了七岁的儿子,然后点火焚烧他的尸体,被判刑至少17年。法官说,那是因为她的儿子“没有读懂”她指定他读的一本重要的书。这位母亲不让孩子去学校,把他关在家里学习,她殴打孩子的原因是,她认为孩子背诵的速度不够快。想想看,有多少孩子因为在家或在校的学习失败而挨打?

  七岁男孩的母亲下意识地认为,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就得打他。我说的这种下意识,就是潜伏在我们言行表面以下的东西。她迷恋于所谓“好母亲”的形象,结果忘记了以儿子的实际年龄,既无法达到那样的背书速度,也不会对书里的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

  恐吓孩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除非你想教会他们恐吓别人。我们向自己保证,绝不会做这样的事。然而,我们会不自觉地运用看似良性的方法,寻求对孩子的控制,结果同样会适得其反。

  有一种所谓“温柔”的新纪律形式,又称为“自觉”纪律。这样的定义简直是自相矛盾。当然,其出发点是不要造成任何身体上的伤害。然而,它们往往用不那么具有攻击性的方式掩盖了与传统纪律一致的本质。这种纪律只会削弱孩子自我调节的内在愿望。

  无论我们的意愿多么好,任何形式的纪律都会让孩子感到受攻击。不是因为他们讨厌做正确的事,而是由于威胁和惩罚贬低了他们的自尊。他们意识到我们试图控制他们,所以出于自由灵魂的自然反应,他们感到无助,就像无辜的人被关进监狱一样。每当我们关他们禁闭,或者以其他方式管教他们,孩子就会想要违抗我们,从而维护一定的自尊。我们越是攻击他们,“我讨厌禁足”就会更快地变成“我恨你,我恨我的生活,我恨我自己。”

  纪律对于许多父母而言其实是痛苦的。尤其是母亲们,出于某种直觉,她们认为,严厉的纪律,如体罚孩子,反而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很多情况下,母亲把体罚孩子的任务留给了父亲。问题在于,父母们不知道除了惩罚还能做些什么。他们往往一筹莫展,结果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难怪来到研讨班的父母,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往往是:“请给我一些方法,让孩子听我的。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我的办法不管用。请帮帮我。”

  父母问问题固然很好,但这些问题问得并不切中要害。关键不在于如何管教,而是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行为是他们需求的反应,需求分为两类:联结和学习。纠正行为本质上与联结无关,主要与惩罚有关,比如我们会将监狱称为“惩教机构”。

  因为我们只知道观察孩子的行为,而不去分析行为背后的东西,所以我们往往会肤浅地理解他们。例如,一个孩子说:“我恨你!”父母会认为孩子是在针对自己,从而对其加以谴责。如果父母深究孩子愤怒的真实原因,可能会发现,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或是担心即将到来的考试,或是由于受到了不公正的处罚而感到心烦。孩子也有可能是觉得累了或者饿了。

  与情绪化的反应相反,家长需要冷静地破译孩子发怒行为背后的含义。关键是要保持不偏不倚,防止片面理解,从而触到问题的核心。

  家长的作用之一是帮助孩子自主学习。但是,谁在忙于自我辩护的时候能有心思学习呢?怨恨甚至仇恨占据了孩子的思想。这种状态下,孩子最不愿做的就是学习,他们只想报复或者远离父母。换句话说,管教导致情绪爆发。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外化为失调的行为。所以,纪律是导致孩子叛逆的根源。

  纪律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不在于家长是否推行纪律或者孩子如何遵守纪律,而在于家长是否能和孩子真正互动。可悲的是,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很少有家长知道这一点。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被孩子孤立了,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之后。家长认为,孩子展现出了“自由散漫”的迹象。

  当我们威胁、贿赂或惩罚孩子时,他们会觉得我们并不关心他们,对他们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当他们天生的自尊和健全的人格不断地遭到我们的攻击,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我真的非常糟糕,所以我应该受到惩罚。”这会导致他们自我憎恨、自我怀疑、羞耻、内疚,结果更加没有办法学习。

  如果我们向孩子传达的信息是,他们的行为比他们的感觉更重要,那么就是在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并不重要,所以你这个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你的看法。”对行为的重视和对感觉的忽视导致了隔膜的产生。

  因为纪律关注的是行为,而不是驱动行为的感觉,它恰恰阻碍了我们实现目标的努力。

  我想强调的关键是,我们与孩子的联结总是发生在感觉层面。我们认为它关乎孩子的行为,然而其真正意义却在于孩子在我们面前的感觉。如果我们无法与他们的感觉产生联结,也就无法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当孩子正投入地玩游戏、做手工、画画或做其他喜欢做的事,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难道他们看上去不是非常地自律吗?因为纪律关注的是行为,而不是驱动行为的感觉,所以它恰恰阻碍了我们实现目标的努力。

  既然纪律适得其反,那么孩子怎么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呢?只有他们和我们真正沟通和联结的时候,才会平静地接受我们的建议,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如果他们受到伤害,感到害怕、生气或怨恨,这些感情就会阻止他们的自然学习倾向,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老调重弹,怒吼一声:“拿走你的玩具!打扫房间!做你的功课!”

  难道有人真的喜欢受罚吗?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中,难道大家愿意遭到权威人士的质疑吗?想想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感受?比如,你收到一封信,信上说国税局会来查你的税。为什么即使我们在税务方面问心无愧,还是会害怕审计师的到来?因为我们知道,审计师是来挑错的,是进行非难和指责的。即使你并没有错,他们也会试图鸡蛋里挑骨头。

  上班族们一定讨厌老板打电话来,说要召开什么“纪律”会议吧?我们清楚这是什么样的会议,并且打心眼里害怕它。在那一刻,我们想的是“一定要好好做人,学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公司里取得进步”吗?不是,我们只会找借口来保护自己。被“管教”一番之后,我们会尴尬甚至羞愧地离开办公室。我们不会赞扬自己对公司的奉献,而是觉得自己被误解,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并且需要保持冷静。老板并不知道我们对工作的热爱已经消褪了,所谓的纪律只会带来苦涩的感觉,让我们最终希望“另谋高就,找一家珍惜个人价值的公司”。

  同样,当父母怀着“想要孩子学习,就要管教他们”的理念育儿的时候,孩子不仅会觉得受到了控制,在很多情况下还会表现得笨拙无能。这是因为纪律不可避免地突出,进而强化了任何孩子都可能有的弱点。这样,我们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我们想要惩罚的行为,变成纪律手段的帮凶。

    本文由青豆书坊授权摘自《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