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不负责任?

  如果让孩子自然地体验到焦虑,并且达到足够的“剂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成长。

  为什么我们会把惩罚强加给孩子,而不是允许自然后果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很怕无法控制孩子,担心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会变糟糕。这种无助感触发了我们的焦虑,使我们诉诸错误的方式:剥夺孩子的自主性。我们错误地认为,如果直接控制孩子的生活,就会得到更确定的结果。换言之,对孩子实行层层控制是试图对抗生活的本质,删除那些固有的风险。

  我们控制欲的原动力不仅是自身的焦虑,孩子的焦虑也参与其中。事实上,他们对自己行为后果的焦虑和我们的焦虑会形成一种化合物。它在我的许多客户身上发挥了无数次的作用。

  11岁的妮可起床后总是磨磨蹭蹭,经常错过校车。她的母亲不希望她在学校挨批评,就开车送她上学。但越是这样,妮可就越磨蹭,她的母亲几乎每天早晨都要送她上学。母亲厌烦了妮可的拖拉,然而却一直开车送她,希望她上课不要迟到,同时祈祷妮可第二天能够奇迹般地准时出门。

  后来,这位母亲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妮可的坏习惯的帮凶。而她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女儿不受到她所面对的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她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其实是在伤害女儿,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于是,她改变了做法。她承认,准时赶上校车是女儿需要学习的一种技能,否则就会逐渐发展成不尊重别人日程安排的习惯。

  这位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思考:女儿是否缺乏安排时间的技能,抑或是她有能力管理时间,但没有看到管理时间的必要?因为母亲总会开车送她上学,保护她不被后果伤害。关键在于,父母要判断孩子是缺乏技能,还是由于没有察觉到后果的可怕而并未采取适当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里,母亲看出,妮可拥有管理时间的能力,但并不觉得需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很好,因为妈妈会充当她的司机。显然,母亲的做法对女儿没有益处。这不是妮可的错,而是母亲在人为干预妮可学习守时的过程。母亲在反感开车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如果女儿上学迟到了,后果应由她自己来承担,而不是由父母来承担。

  我们无法完全回避焦虑,因为它是生活和呼吸的自然组成部分。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觉得肚子饿了,就会焦急地哭闹。如果我们感到孤单,焦虑就会促使我们呼唤父母来安慰我们。如果让孩子自然地体验到焦虑,并且达到足够的“剂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成长。

  家长的任务不是消除焦虑,而是监视它,使它既不太少,又不铺天盖地。有些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加敏感和脆弱,我们应当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恐惧灌注到他们身上。通过适当的指导,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能够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父母需要认识到,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自然忧虑不仅没有关系,而且还很有益处。当然,前提是可能需要父母的适当干预,以确保不会发生意外。

  父母无论是把自己的焦虑卸到孩子身上,还是保护孩子不受自身行为引发的自然后果的影响,都是在剥夺孩子发现自身韧性的能力。相反地,如果让儿童感到适当的焦虑,比如面对一个似乎特别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解决办法。

  如果母亲希望取代焦虑自然发生的过程,妮可就没有机会学会时间管理。给女儿适度的警告,她就不会再让母亲做司机,并且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自律优势。为了让妮可作好改变的准备,母亲帮助妮可演练了多次早晨的活动,解决了各种问题,这才是让孩子参与生活的正确方式。

  父母需要认识到,当我们无法确定孩子是否掌握了缓冲紧急事件的技能时,应该让他们面对失败的情况。与其处处为孩子安排好,不如给他们一定的考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价值的技巧,我在客户的孩子和我自己的女儿身上都使用过,以便帮助他们发展应付不同情况的能力。我经常在办公室里反复研究孩子们在开学第一天、社交场合、家庭作业管理和睡觉之前需要处理的各种事项。通过实践,孩子会变得善于处理他们遇到的各种情况。

  那一天,妮可起床之后,母亲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帮助她赶上校车,而是站到旁边,把一切都交给妮可。毫不奇怪,妮可错过了校车。当时,母亲没有拿着外套和车钥匙冲进来,而是穿着睡衣,慢悠悠地喝着咖啡。一分钟后,妮可才意识到,妈妈今天早晨不会开车送她。她吓得哭了起来:“妈妈,我该怎么办,你要帮助我。”虽然看着女儿担惊受怕并不舒服,但母亲知道,让妮可知道迟到的自然后果更加重要。于是母亲让女儿坐在那里焦虑了整整五分钟——这不是一种指责,而是让女儿冷静下来思考各种因果联系。然后,母亲建议:“让我们想想解决方案。”几分钟后,妮可实事求是地说:“学校已经开始上课了,我只能去老师的办公室开一张迟到证明。”当天,妮可得到了迟到证,从此以后,她再也没错过校车。

  妮可在一天之内就学会了母亲此前很久都没能让她接受的教训,这是因为母亲让她直接面对迟到的自然后果——而后果是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致力于营造“好父母”的光辉形象,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但这样做反而称不上是真正的好父母。他们试图延缓孩子面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忧虑,这其实是扼杀了让孩子真正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如果父母还要对孩子大呼小叫、严厉谴责,那么父母和子女的焦虑水平都会飙升。

  我告诉那些习惯在孩子快要迟到时送他们上学的父母,如果他们不愿意让迟到的后果生效,至少也应该平静地把孩子送到学校,不要抱怨。一面在口头上痛斥孩子的行为,一面在行动上加以默许,这样做会加倍地伤害孩子。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致性。关于纪律的书强调一致性,我也想强调一致性,但我的意思和大部分这类书所强调的不同。一致性意味着父母要始终坚持和维护自己的意志,但它并不等同于经常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办。一致性是指,我们的言辞要和我们最深切的感受以及现实的情况保持一致。一致性需要我们明确意图,针对现实情况。当我们尊重现实的时候,我们的话语自然就带有权威性。

  之前对于妮可的磨蹭,她母亲既没有申明自己的意图,也没有与现实保持一致。这就是她表现得软弱无力、在批评和保护孩子之间犹豫不决的原因。焦虑导致母亲无法看到女儿行为的后果,尽管它们已经呈现在她的眼前。她一直在向女儿传达双重信息,这对孩子来说具有毁灭性。我们怎么能在自相矛盾之中教导孩子呢?只有与孩子的互动保持明确的一致性,才能有效地教导孩子。

  一面在口头上痛斥孩子的行为,一面在行动上加以默许,这样做会加倍地伤害孩子。

  一旦父母意识到人为干预和自然后果的效应是截然不同的,就需要确定各种情况导致的自然后果,然后在让自然后果生效方面保持一致性。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在墙上画画,有效的纠正方法并非拿走孩子的颜料或者不让他玩电脑。我们应该让孩子面对这件事的自然后果,让他们知道清理墙面有多么麻烦,所以要在正确的地方画画。如果孩子不吃饭,就让他们挨饿,直到他们和父母一起制定出有效的饮食计划为止。如果孩子不写作业,不要催促,让他们第二天直接和老师解释,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补作业。如果孩子不按时睡觉,第二天不要叫他,让他睡到自然醒,自己承担后果。

  如你所见,在每种情况下,结果都会自然出现,并通过环境的直接反馈给孩子教训。直接和即时的反馈是最好的老师,人为的“纪律”永远无法与其有效性媲美。其实,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只是执行起来很难,它需要我们允许后果自然呈现,而不是运用传统的纪律来约束孩子。

  以我的客户朱迪的故事为例。朱迪向我抱怨她十几岁的儿子,他已经开始做出一些危险性的行为。“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朱迪问。我解释道,这是父母多年保护他不受自然后果影响的结果。他目前的危险行为只是许多错过的机会的累积,这些机会能使他真正地接受教训,学会应对各种情况。

  后来出现了一个让朱迪教给儿子明白事物因果关系的好机会。一次,朱迪花了几个小时为儿子及其朋友准备海滩周末派对,她非常期待这个派对。但是,她儿子虽然知道自己开车是违法的,但在派对的头天晚上,他还是溜出家门,未经母亲允许就开走了她的汽车,结果出了一个小事故。

  朱迪觉得左右为难:车子虽然还能用,但是外观有损伤,不适合开着去海边,她是否应该把它送到修车行,再租一辆车过周末?一方面,她竭力打造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为儿子举办愉快的派对;另一方面,她儿子显然需要面对自己行动招致的后果。

  朱迪请求我帮助的时候,很明显可以发现,她忽视了允许因果关系以最自然的方式起作用的方法,长期以来对后果的干预习惯加剧了眼前的危机。

  考虑到这一点,我引导她注意这个重要的问题:“举行海滩派对是你的需要,还是你儿子的需要?你用心良苦地为孩子准备,希望他玩得开心。但情况已经改变了,他的行为需要你作出不同的反应,不是惩罚性的,而是通过自然后果让他得到教训。如果你租一辆车去海边,他就体验不到把家里的车弄坏的后果。”

  朱迪知道她的儿子需要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是促进他的情感发展的条件,无论这样做对她而言有多么难。对父母来说,让孩子承担后果是很痛苦的,然而这非常有必要。朱迪知道,她必须取消行程,把车送去维修。否则,她的儿子就无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当孩子的行为失常,父母通常会觉得他们需要“做”一些事,比如帮孩子解围,惩罚、贿赂他们,或者以其他方式介入。相比之下,将孩子暴露在自然后果之中,则要求我们退后一步,让生活成为孩子的老师,然后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对其提供鼓励和指导。

    本文由青豆书坊授权摘自《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保护 负责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