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个3岁半的女孩。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亲子游戏,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追求完美,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抵触批评。
二是平时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亲子游戏,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给家长批评孩子制造了障碍。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要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狡辩、抵赖;
三是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过分,一是一,二是二。关注微信公众号教育联盟之精英学习圈 教你科学育儿知识!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
“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亲子游戏,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孩子在接受批评方面有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即或是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只要虚心接受批评,态度好,就要从轻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