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

  很多时候,家长辛苦复辛苦,辛苦何其多?孩子逍遥又逍遥,逍遥又如何?家长不断退让,孩子步步紧逼。久而久之,最让家长心痛的是,孩子变得身体肥胖,好逸恶劳,攀比虚荣,自私自利。其实,孩子的手很小,需求很简单,家长给的东西要少一点,最重要的是从孩子真正的需要出发。

  有一个小兔子钓鱼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小兔子去钓鱼,第一天没有钓到;第二天又空手而归;第三天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小兔子很失望,决定回去了,突然一条鱼从水里跳出来对兔子喊着:“小兔崽子,再拿胡萝卜当诱饵,小心我拍死你!”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对家长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假如把这里的小兔子看成是大人,把鱼看成是孩子,我们可以把这个寓言故事理解为——大人对孩子学习或做某事的引导。

  小兔子以自己的喜好代替了鱼的喜好。胡萝卜只是兔子最好的美味,对鱼来说,蚯蚓才是上帝的礼物。能诱惑父母的不一定能诱惑孩子啊。

  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犯此类错误,故意挖空心思制造一些问题,殊不知这些都是孩子知道的,或者是孩子不感兴趣的,那只是我们家长的“胡萝卜”,孩子真正所需要的“蚯蚓”,我们却又忽略不计,如此下去,孩子怎么会对我们的教育感兴趣呢?

  有段时间,儿子疯狂地喜欢奥特曼,我也就沉下心来,先是弄清奥特曼家族:老大叫佐菲。老二叫奥特曼,又叫宇宙英雄奥特曼。老三叫赛文。老四叫杰克。老五叫艾斯。老六叫泰罗。老七叫雷欧。老八叫梦比优斯。老九叫赛罗,赛罗是赛文的儿子。接着研究奥特曼家族每个人的特点、战斗力、致命缺点。儿子甚至对奥特曼的每个人的战袍都是一目了然。我自然也不甘落后。

  奥特曼就是儿子的“蚯蚓”,我借助奥特曼给孩子讲解了很多道理。比如男子汉的担当,社会责任感,个体生存不能离开集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儿子的词典里有了热血和能量,这些,无疑是一个未来男子汉最重要的词汇。

  老舍说,考而不死是为神。儿子在以后的那么多次的考试中,无论经历多少挫折和痛苦,从来没有被不幸打倒,我觉得奥特曼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孩子阅读和看的某一个东西多了,慢慢就会打下那一种烙印,就会具有那一种气质。

  父母喜欢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投孩子所好,认真把握孩子的需求,就能和孩子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一旦拥有了共同语言,教育就轻而易举了。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有哪些需求,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需求呢?

  青春期孩子一般有四大心理需求。

  1。 合理的物质需求。对于追求攀比和盲目从众的孩子来说,一定的物质需求,是可以理解的。孩子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融入同学中去,和他们结成朋友,获得定位和安全感。但家长一定要坚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不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我倾向于穷养,也就是给孩子的物质的“度”大致处于全班孩子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稍下。这样既不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也不会让孩子因物质需求膨胀产生分心。

  2。 获得帮助的需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复杂。比如成绩的不尽如人意,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解,青春期的困扰,甚至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面对这一切困难?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里?……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

  那么,我们家长怎么做呢?

  家长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以为关心照顾孩子就是帮助,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是帮助。恰恰相反,这些过度的帮助,使得孩子失去了动手能力,好逸恶劳,反而是伤害了孩子。

  其次是家长要建立一个氛围。不是任何人的帮助孩子都会接受,包括来自家长的帮助。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是孩子信任的人,孩子只接受自己信赖的人帮助。这不仅需要家长有让孩子请求你帮助的愿望,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最好像哆啦A梦一样,确实有帮助孩子的本领。

  最后,这个帮助不是赐予,也不是给予,而是共同面对。孩子需要的是平等的、有效的、具体的帮助,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指导。家长努力把“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这样”换成“我们可以这样,我们还可以这样”,意思虽然差不多,但效果会截然不同。

  3。 朋友的交往需求。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开始交朋友。朋友占用了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孩子为了朋友有时候甚至不顾一切。家长这时候一定要理解孩子,这是他们特定阶段的心理需求。孩子的世界广阔了,遇到的问题多了,困惑多了,而有些问题显然不能和家长交流,朋友是他们交流和倾诉的第一渠道,也是孩子最直接的帮助者。

  家长最好的办法,就是支持孩子交朋友,并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交流他的困难和困惑。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孩子心理负担。听后,家长要和孩子一同协商,给孩子提出建议,供孩子选择。家长成为孩子最信赖的朋友,是最好的方法。

  但同时家长也要明确孩子交友的底线。比如,坏人不能做朋友,自私的人不能做朋友,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做朋友……特别重要的是,还要早早告诉孩子,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朋友不一定是永恒的,朋友也会变,甚至也会绝交。

  4。 对异性关注的需求。家长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喜欢异性是正常的,美好的。一点也不喜欢异性,才是不正常的,可怕的。一个孩子完全没有过初恋,甚至暗恋,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只不过希望孩子们再懵懂一些,情窦初开的时间再晚一些而已。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很容易在家里获得亲情的抚慰,美好的正能量,孩子就不会孤独,就算有了一些青春的懵懂,孩子也愿意和家长交流。

  其次,当孩子举止异常时,家长既要不动声色,又要细心观察,但切记不能大惊小怪。像对待特务一样对待孩子,暗中窥探孩子的隐私,含沙射影的讽刺,忧心忡忡的唠叨,捕风捉影的批评,都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促使孩子在异性面前寻求安慰,对孩子的“爱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有意识地给孩子收集一些好文章,让孩子理解爱情确实是美好的、甜蜜的、温馨的,但爱情也需要责任和担当。青涩的苹果是酸的,瓜熟蒂落的红苹果才会成熟香甜,爱情也是如此。学生时代努力学习,认真锻炼,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向上的心态,美好的前程,那么,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一定会姗姗而来。

  本文摘自《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作者王开东 由漓江出版社北京中心授权选载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