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是如何称赞你家孩子的?你知道什么称赞方式最应忌讳?如何才是正确的称赞孩子的方式?
有亲戚来拜访,谈话间,小叶妈妈抱着小叶,充满自豪感地聊起了孩子的丰功伟绩——刚结束的数学考试100分,是班里获取98%投票率的班长,上月的绘画比赛获全校一等奖,小小年纪懂得煮番茄炒蛋……坐在一旁的小叶神情愉悦,嘴角往上翘,脖子抬得高高的。见大人谈论了其他话题,小叶唱起了她最拿手的儿歌,还不时瞟一瞟客人是否有留意自己……
不合适的称赞孩子方式
这样的情形在不少家庭时有发生,孩子高兴、大人自豪、谈话愉快,想必这是与客人最合适的谈话主题了。你真的这么认为吗?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小学的时候算是好学生,我爸经常给他人介绍我的时候,除了说我是他闺女,他还会颇为自豪地跟对方炫耀我“学习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每学期总拿奖学金”等,当对方一阵赞许时,我爸的脸总会泛光。而我呢?无比得意,就像斗胜的公鸡。因为这样,我每次考试都颇为紧张,虽然我学习也很努力,但目的也只是为了想考取好成绩,“一定要100分,如果不能100分也一定要争取第一”是我当时的座右铭。因为我总是担忧如果考砸了,别人会是嘲弄的、而不是赞许的目光。
朋友南瓜说,她这辈子最看不起的人是她自己。小时候长得可爱,长长的眼睫毛就像个洋娃娃,她奶奶为此颇为自豪,认为这是大美人的特征,兴许将来还能嫁个“皇帝”(达官显贵)什么的。每次带她外出,总会假装跟人抱怨说“睫毛长得盖住眼,真恨不得一刀剪了”。每当别人啧啧称赞时,她奶奶总会咯咯地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次外出更喜欢扑闪扑闪地眨着眼睛,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别人忽视了她的长睫毛。即使到了现在,每天早上还会用小梳子把眼睫毛梳得整整齐齐。一次出差因为丢了睫毛梳子竟然嚎啕大哭,被同事称为奇葩。
小图是同事的小孩,有一次我到她家,她一开始很兴奋,没多久躲在房间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嘴里一个劲儿地嚷嚷“我不棒了”,别人怎么劝都没用。小图的妈妈说,最近她学了拉小提琴,喜欢拉给别人听,她昨天刚学了一首新的歌曲,本想拉给我听的,没想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所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当一个孩子被当作炫耀品拿出去的时候,TA会将目光放在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上。这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名言。父母的这种无意的行为会导致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不合适的称赞孩子方式
经常在他人面前称赞你家孩子有什么危害?
毫无疑问地,孩子学会了虚荣,他们或许未来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一点。这种目的是有弊端的,会让孩子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从而忽略了真正能让他们变得更优秀的事情。比如他们学习是为了分数而不是获取知识、学钢琴是为了炫耀聪明而不是为了音乐、学画画是为了让人称赞而不是为了兴趣……走偏的目的不会让孩子们走上正确的方向,只要有别人的称赞和关注,他们便可能停止了更深层的学习,因此也不可能让孩子找到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动力。长此以往,孩子所做的所有事情可能将是浅尝辄止的,即使长期有这种习惯的孩子已获得的成绩让人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但实际上是未发挥他应有的极限和潜能的,即本来可以打造一个天才级的人物的材料,事实上打造出来的只是一个熟练工。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吗?
当孩子有良好表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赞孩子,也不用特意拒绝他人的称赞,但不应该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啥是炫耀孩子呢?即会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向他人讲述孩子的优秀之处,过分强调孩子已经获取的一些好成绩,甚至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表现也不落下。大人的这种炫耀式的夸奖方式,会给孩子制造了一种错误——我已经够优秀了,除了容易让孩子飘飘然之外,还会让孩子恐惧自己的地位不保。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原来能让他们被人吹嘘的资本。结果呢?恐怕孩子一生的成就将变得有限了,因为他们的人生是沿着对数增长的,即一开始进步良好,但没多久便一直持续停滞不前,可能一辈子也大概如此。
不合适的称赞孩子方式
如何才是称赞孩子的正确方式?
当然,我们可以在他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孩子,但力求客观,尤其不要为了仅仅让家长脸上有光而只是夸奖孩子已经有的成绩或优势,把孩子当炫耀品。比如你家孩子英语成绩很好、朗诵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有做事不认真的毛病。你大可以说:我家儿子在英语学习和朗诵方面花了很多的精力,他的努力得到了不错的回报,当然还有努力的空间,我相信他未来会做得更好。但遗憾的是,孩子在做事情方面没有像学习英语和朗诵那样重视,我希望他的做事方式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
当然,这样的表述不能满足家长惹人羡慕的心理需求,但是将给孩子带来的是一个更客观的评价以及让孩子努力获取更大进步的动力,你的认可和你的期望,能让孩子不骄不躁地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智慧。本文来自幼儿说,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