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教缺失成为孩子终生之痛

2017年06月23日 06:17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就有“影子爸爸”。近六成受访者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和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薄弱,是造成“影子爸爸”盛行的最主要原因。

  “爸爸是个超赖皮的爸爸,从来不讲信用,姐我以后自力更生,自己玩儿!可是又特别希望自己生病,而且是大病,这样的话,爸爸就能陪我了……”这是曾流传于网络的一位小女孩日记。为了得到爸爸的陪伴,小女孩子居然盼自己生一场大病,这是一个多么痛的领悟!闻之令人心酸。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等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教的意义也一天天消减。研究表明,孩子6岁之前这段时间,是他们行为习惯、行为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如果父亲在这个关键期很少参与,成为“影子爸爸”,孩子长大之后,性格中会充满焦虑感和不安全感。集中表现为自卑、敏感、内向、多疑,不善与人交流,很多时候都把心事憋在心里。畏首畏尾,上不了台面,害怕被否定。性格缺陷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甚至是悲催的人生。

  虽然,随着社会变迁,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家庭教育上,父亲缺位还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经常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一个班50名家长,十有八九是母亲,曾有一位班主任还在家长会上吐槽,抱怨大多数孩子的爸爸缺席。大城市尚且如此,农村恐怕就更严重了,许多年轻父亲都出门打工赚钱去了。

  有头发谁也不愿意当瘌痢,有功夫、有闲心的话,谁不愿意在家多陪陪孩子、教教孩子?有人说,男人要出外打拼,要养家糊口,“卡奴”“车奴”“房奴”“孩奴”,压得喘不过气来,何来多余时间与精力给孩子?应该说,这是部分事实。但是,抹去“借口泡沫”,我们也不难发现,水底下还藏着部分男性的狡猾与懒散。否则很难解释,同样的劳动强度,不同男人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有天壤之别。

  与其说缺乏时间与精力,我更同情那些缺乏家教技巧的父亲,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有心就够。大多数从传统家庭中长大的男人,仅有一点点粗陋的家庭教育技巧,也是从父辈的身教中习得,没有多少科学性、合理性可言。以家庭教育技巧论,他们也需要受教育,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这方面,社会所能提供的帮助还是相当有限,所谓的“家长学校”,住往徒有虚名。日前,全国妇联联合数部委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可谓“有感而发”,颇富针对性。好政策还要有好执行,才不枉顶层设计一片苦心。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