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中国小孩王豆豆,刚上幼儿园之后就额外学习了数学、中文和英文等课程。对于她的抱怨,母亲王婷却回答:“别人都在学,你不去怎么能跟得上?” 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解数学望子成龙,是自古以来父母们的期盼。美国侨报16日刊文则称,家长的“殷殷期盼”成了中国孩子沉重的“枷锁”。坊间称,“填鸭式”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虎妈”的虎爪已经伸向了幼儿园的孩子们。
文章摘编如下:
当下,中国父母普遍认为读大学是最好的出路之一。因此,让孩子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对父母们来说相当重要,而幼儿园就是这条道路最先开始的地方。 “虎式”、“填鸭式”——不断向孩子施压、生硬灌输的教育方式,或许只能让孩子“止步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就真的能成功幸福吗?古今中外,不乏儿时成绩落后长大却成为栋梁之才的人,同样也有幼年课业优秀最后却“泯然众人矣”者。一时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优秀的创造力、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品质才是照亮人生大方向的指明灯。
一个始终生活在压力之中、没有梦想和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长大后虽可轻松谋取学位和职业,却不大可能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所谓“高分低能”、“钱学森之问”的症结端或许就在于此。
对此,官方也在不断改进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国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切实避免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可进行“填鸭式”、“虎式”教育。
相比中国,西方小学生却轻松不少,而大学生却比中国累得多。且不一刀切说哪一种教育模式更好,单是“倒金字塔”式学习模式,持续输出各领域精英,或许也有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
可以看到,想要解决好“填鸭式”、“虎式”这一教育问题,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还需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摒弃“唯分数论 英雄”这一主因,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提高对孩子成长成才现象的正确认识,进行科学的培养教育。唯有如此,才能消除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和焦虑,才能促进孩子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