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超量作业“套牢”孩子的假期

2017年07月28日 06:3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学期开学了,与寒假作业相关的新闻多了起来。如浙江宁波,一位孩子因为寒假作业没完成挨了揍,带着5岁的弟弟离家出走;江苏靖江,一名上二年级的孩子因完不成寒假作业,谎称家中遭贼,寒假作业被偷走了;安徽池州,一名16岁的少年,因寒假作业未完成欲跳湖……

  近日,一则师生“对话”引爆网络,有位小学生向老师报告,说自己在返校的路上不小心掉沟里了,老师急忙问他有没有受伤,孩子回答人没事,就是寒假作业全掉沟里了。老师笑答:“你的套路比沟还深啊!”网友们纷纷跟帖,奉献各种奇葩借口,如“作业本被狗咬烂了”“回乡下过年,作业被山羊吃了”“寒假作业丢在机场了”等。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日前还发布了一则搞笑微博:“各位旅客,如果您不慎将寒假作业遗失在机场内或机舱内,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帮您找回,请勿无效投诉。这个锅,我们不背!”要是寒假作业没完成,什么借口都免不了老师一顿批。

  应该说,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寒暑假时间那么长,不利用起来学习,实在太可惜。要是放假就是玩,把心玩散了,开学后,学生还要好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给学生布置点假期作业,给“孙悟空”头上戴个“紧箍咒”,学点知识也收收心,一箭双雕。学生阶段,学习是主业,寒假学点东西也应该,合理的、适度的寒假作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过犹不及,用大量假期作业“套牢”学生,把寒暑假变成“第三个学期”,就不好玩了。

  传统假期作业之弊,一是偏多、偏重。很多学校,假期作业就是给学生发作业习题集,让他们预习、复习、做题,作业的内容无非演算、抄写、背诵,最多再加上些阅读课外书、写日记、练书法等,把学生整个假期都弄得枯燥无味。一些学校就算以网络作业代替纸质作业,实际上还是做题、答卷,所谓“与时俱进”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小学一年级学生,连汉字都还没认几个,也要完成一本厚厚的假期作业,委实难为他们。

  二是偏深、偏难。不久前,有人在网上晒一年级寒假作业的连线题,“正确答案”几乎无人能猜到,许多网友大呼“我可能读的是假书”。假期作业太难,家长不能“见死不救”,只好与孩子联手,一起完成假期作业。遇上难度太大、超乎孩子能力的题目,家长只能越俎代庖,亲自操刀。家长帮忙孩子完成假期作业,利在亲子互动,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增进彼此感情,弊在过度依赖家长,对孩子独立学习的帮助不大。

  在假期作业的操作方式上,亦有可商榷之处。一是“一刀切”,不管学生的水平与兴趣,同班同学都要完成同等的作业量。其实,有的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多做作业,有些学生可能兴趣不在此,假期作业也可以考虑“因材施教”,差异化对待。二是“树典型”,一些教师会把做得漂亮的假期作业作为范本,以表扬这些学生,鞭策其他同学。这种其实也是应试教育思维,对尊重孩子个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利。

  许多国家,学校都不会给孩子留纸质假期作业。法国走得更远,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界都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会学生,不能靠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法国学生、家长和教师来说,假期就是假期,神圣不可侵犯。就算当下我们还做不到,至少可以灵活对待学生的假期作业,譬如总量减少一些、题目有趣一些、对学习主体多尊重一些。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