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破坏大王”观赏触摸世界的机会

2017年10月24日 06:30 中国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周末,路遇同学徐君。他是本地奇石协会的资深“发烧友”,徐君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欣赏新近寻得的宝贝。可找遍身上、包里也找不到奇石室的钥匙。他的孙子大约5岁,见徐君着急的样子,在一边偷着乐,我问他:“是不是你藏了爷爷的钥匙啊?”小朋友一下严肃起来:“那不是欠揍吗,我才不动他老人家的宝贝。”徐君很是尴尬地说:“别理那小子。他曾摔坏了我不少宝贝,为了防止孙子再搞破坏,只能给柜子上了锁。”

  徐君的心情我理解,可不知怎么我再也找不到对他的奇石一睹为快的兴趣,借故告辞了。走出他家的门,我突然想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父亲领着7岁的儿子去探望一位老人,儿子在房间里东瞅西瞄,突然发现一个古瓷碗很是别样,他对老人说,想拿回去用它来吃饭。老人有收藏癖,为这宝贝从古玩市场花了不少钱,才买来珍藏在家里。父亲听到儿子话一出口就惊讶得眼睛快掉下来了,赶紧呵斥儿子。岂料,老人几乎是想都没想,一边责怪父亲呵斥孩子,一边随手把那只古瓷碗从博古架上取了下来,递给孩子让他带回去。老人取碗、递碗的神情、姿态是那样的从容、淡定,他送出去的仿佛是一件不足挂齿的普通玩具。孩子的父亲坚辞不要。这样昂贵易碎的珍品,岂是可以交到孩子手里的?不说明它的价值,小孩子就不会珍惜;说明了,却怕这般奢侈,于孩子的成长不利。

  “恰恰相反”,老人说,“应该让他知道这东西价值连城,应该让他用来吃饭或者游戏,如果真的打碎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连这么贵重的东西都等闲视之的孩子,长大之后,便会有不一般的气度和境界,至少不会斤斤计较一分一厘的数目。”父亲被老人的一番睿智之语说服了,那只碗真的被孩子带走了。

  同是收藏者,在对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上却有着如此天壤之别,我真为那位老人教子的匠心感到敬佩。

  破坏是孩子的一大天性。孩子在亲近世界的最初日子里,对万物表现得似乎并不那么友好。他们拿到钟表,便想知道里面的秘密,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机关;拿到玩具就一心想把它拆开来。我就见过一个3岁的小女孩用小刀划破一个漂亮娃娃的肚子,她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医生,她在给病人做手术。还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上幼儿园的儿子那天非要把电视拆了,看看那些影象是不是藏在这个奇怪的盒子里面。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着一双灵巧的手,他说:“我的手之所以这么灵巧,是因我从小就亲手破坏了许多东西的缘故,我的玩具几乎都被我大卸八块,父母亲的书我也曾一页一页地撕开来,我对实验的兴趣,正是我童年破坏游戏的延续。”

  孩子的世界其实是那么美好,那么单纯,那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那么好奇,充满求知欲。父母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容忍和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给予孩子的是一个宽阔无比的空间,孩子的智慧就能得到尽情的舒展和扩张。因为孩子在破坏了一件物品的时候,也了解了这件物品,得以进入一个未知世界。

  许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怕麻烦,或自认为没时间,而忽略了孩子的种种感受。我们常常以成人的行为规律和自律性来束缚住孩子的手脚,我们常常在激动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对孩子加以责难,而不自觉地将孩子的创造精神的萌芽在最初扼杀,也就关闭了孩子孕育智慧的大门。

  我多么期望我的那位同学能把他奇石室的门打开,让他的孙子能尽情地沉浸在收藏的世界里,去观赏、去触摸甚至去把玩呀!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