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子乖,听妈妈的话
妈妈:“别做了,跟妈妈去趟超市。”
孩子:“等我做完这些,马上就好了。”
妈妈:“来不及了,现在就得去买菜,回来赶紧做晚饭。”
孩子:“那妈妈自己去吧,我帮你看家。”
妈妈:“一个人去好无聊啊。快点啦,儿子。”
孩子:“我不想去。妈妈总是自作主张。”
妈妈:“儿子乖,听妈妈的话才是好宝贝。快穿上衣服出来。”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心思,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欲望。他们了解自己心中的想法,会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转化成实际行动,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有成熟的内心做后盾。这时,孩子需要通过各种历练不断积累经验,慢慢形成一套自我实现的方法论。
但有些父母却不想让孩子脱离自己的手掌心,他们希望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为此不惜打着“乖孩子”的旗号来操纵孩子,掩饰自己的想法。
他们在孩子心中植入“乖孩子=听妈妈话的孩子”的想法,暗地里强调要想做善良的乖孩子,就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但事实上,这种将父母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执意要将孩子变成乖孩子的想法,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内心成长,这一点父母必须牢记在心。
尤其是面对生性柔顺的孩子,更要杜绝单方面强调“听话=乖”。这样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很柔顺,遇到事情会按父母的指示去做,貌似很和谐,但这种孩子在关键时刻却没有勇气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需要通过斗争取得自己正当利益的瞬间,他们会倾向于逃避,或者放弃自己的权利。所以说,他们的社会能力会非常低。
如果总是这样压抑自己的内心,不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孩子会变得胆怯无能,无法独自解决内心的矛盾,患上忧郁症或是被不安折磨,最终走上厌世的不归路。
心灵健康的孩子应该能即刻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并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尤其是面对父母更应如此。他们应该懂得如何释放自己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协或协商,然后堂堂正正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要求孩子做个“乖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引诱孩子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因为这种话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让他变得不够光明磊落,甚至变成卑微小人。
2、你就忍让一下,让她玩一会儿吧
孩子:“妈妈,恩彩总是随便碰我的玩具。”
妈妈:“那有什么?朋友来家里做客,给她玩玩不是应该的吗?”
孩子:“可她拿着的是爸爸昨天刚给我买的玩具,而且还自己一个人玩!”
妈妈:“等她走了,你不就能玩了吗?这会儿你就先让着她吧。”
孩子:“不要!那是人家最喜欢的玩具嘛!”
妈妈:“忍一忍就行的事,至于这么闹脾气吗?”
大人劝孩子多多礼让,实际上是为了让他学会照顾别人。只有懂得关心别人的人,才能与大家和睦相处,从而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和爱戴。礼让是不变的美德。
但是,如果父母毫无原则地一味逼孩子让步,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孩子都不敢再提出自己的主张。严重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将孩子逼成什么都想占为己有的自私之人。
对孩子说“你就忍了吧”“你要无条件做出让步”这样的话, 其实是在强迫他做出能力之外的事。小孩子本来就很少有谦让和照顾别人的心思,总是会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凡事先满足自己,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如果这时被父母批评成“不懂得谦让的坏孩子”,他们心中会觉得愤愤不平,感受到莫大的挫败感,甚至产生自卑感。
尤其是对那些从小就习惯顺从别人或天生就善良的孩子来说,“无条件忍让”的话更容易带来不好的结果。他们原本就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主张,如果这时父母再要求他们做出单方面的让步,就可能让他失去尝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不经反抗就缴枪,直接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指示。过去,人们认为这种柔顺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但事实证明,太柔顺、太缺乏主见的孩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最理想的谦让,不是让孩子做出单方面的牺牲,而是在双方都不会受到伤害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让双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此,父母心中要有一把标尺。比如在自己家中,要先征得孩子的许可后再拿他们的玩具,去别人家做客,也要先征得朋友的许可后再玩,这样的规矩是必要的。兄弟之间也不要非强迫哥哥让步,而是要跟他解释,为什么弟弟需要帮助,让他自己领悟到做出让步的必要性才是最理想的。
3、你是故意惹我生气的吧
妈妈:“你怎么能把我接好的水倒掉呢?”
孩子:“对不起,我没注意。”
妈妈:“你是看妈妈打电话时间太久了,想让我挂掉电话,故意那么做的吧?”
孩子:“不是的,妈妈。我去卫生间太急了,不小心就把水桶踢倒了。”
本来事实不是那样的,却被父母一锤定音,敲定了“犯罪事实”。这时,孩子会心生凉意,埋怨父母不了解自己的真心,对自己缺乏最基本的信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疏远父母,并最终关上自己的心门。严重时,孩子甚至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心想反正会被误会,那就按父母笃定的那样去做吧。
当然,有些孩子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或是出于逆反心理,的确会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母还是要尽量避免说出“你是故意的吧”之类的话,因为这种直白的揭穿或是莫须有的罪名,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伤。
作为父母,指责孩子并不是最好的做法,最明智的做法是找出孩子叛逆的缘由,从根源上杜绝孩子的恶意行为。
通常,孩子们在生爸爸妈妈的气时,会故意做出一些坏事折磨父母。当然,想得到父母的安慰时偶尔也会这么做。所以,当你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先弄清孩子做出此举的原因, 然后再根据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去安抚他,说出妈妈对他做出这种行为的想法,这样的处理顺序无疑是最可取的。
尤其是当孩子感觉父母偏袒弟弟妹妹时,就更容易故意捣乱。这时,妈妈应该先体谅孩子的心,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然后再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矛盾。
但这也并不是说,大人就要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错误行为。事情做错了就是错了,行为本身是需要改善的。在这里,我们想说的是,你要体会孩子的感情,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行为动机,然后再明确地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怎么表达才是正确的。按照这种顺序让孩子真正知道他错在哪儿,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无疑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4、男孩子得学会忍让
孩子:“呜呜……姐姐把我的饼干都吃光了。”
妈妈:“没事,妈妈再给你买。”
孩子:“我现在就要吃,你现在就给我买!呜呜……”
妈妈:“别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
孩子:“你要批评姐姐!”
妈妈:“你是个男子汉,得大方点,让着姐姐。”
男孩子伤心时也会哭。要求男孩子不能哭,就是阻碍他的情感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产生男人不该自由表达自己情绪的错误认知。
同样,对女孩子说“哪有女孩子这么疯的”“女孩子就要文静贤淑”,也会误导女孩。这会让女孩子认为,女孩个性不能太张扬,要做好贤内助,生活上要依赖男人去生存。
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遍存在“性别角色”,即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不同性别,从态度、性格、行为、语气到取向等各个方面所规定的一套所谓正确的生存模式。换句话说,男人要像男人样,女人要有女人样,这样的性别分类就是性别角色。
在古代,男人样、女人样都是被标榜的美德,尤其是在我们这种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本该大刀阔斧取得社会成就,挑起养家糊口重担的男人,却像女人一样行事小心翼翼,凡事谨慎小心,缺乏“男子汉气概”。或者,本该勤俭持家、料理好家务、相夫教子的女人,却像男人一样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这是很难被容忍的。这种思想要放在现代,就是不折不扣的“男女不平等”思想,会受到世人抵制的。
如今,性别角色的区分已经淡化很多了,但是,我们周边仍然存在着类似的偏见。而且,人们还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思想移植到孩子身上。比方说,男孩子要学跆拳道强健体格,要有担当,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女孩子要买玩具娃娃,要上钢琴课或美术班,要留长发、穿裙子。男孩子要穿蓝色衣服,女孩子要穿粉红色衣服等。这些都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性别角色”思想的体现。
男人和女人存在生理上的本质区别,但也没有必要非得按照“男人都要像男子汉,女人都要有女人味”的规则去限定人性的成长。父母也要懂得开发孩子的个性和多样性,不要用男女性别作为判断标准,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养方式。
5、你再哭妈妈就离家出走
妈妈:“别哭了行吗?你怎么成天哭呢?”
孩子:“呜呜……妈妈背我。”
妈妈:“刚才不是一直在背吗?我都快要累死了!”
孩子:“呜呜……妈妈背,妈妈背!”
妈妈:“你再哭我就离家出走!”
孩子一哭闹,妈妈的心烦指数和愤怒指数就会迅速上升。实在忍不住时就会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言辞。
“别哭了。再哭我就离家出走!”
“你哭得我头晕脑胀,想哭到屋里哭去!”
还有些怒火中烧,忘记说话分寸的父母甚至会说出过激的话。
“你哭丧啊?干脆妈妈去死给你看!”
当心头被怒火占据,那些不理性的激动言辞就会涌上心头, 射向孩子。但是,即便发火是不可避免的,上面那些话也未免太过分了。父母气头上的短短几句话,很可能就会使你长久以来为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做的努力功亏一篑。
前面我们也强调过,亲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的情感表达。但是你上面说的那些话却是对孩子坦诚表达情绪所做出的最严厉的惩罚。你不只是用言行告诉孩子,真实表达内心情绪是件非常愚蠢的事,你的这些话还等于是在威胁孩子,要夺走他最想要的东西。
哭闹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不安最直接的方式,也意味着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不安,将会发生什么。换句话说,他是在为那种对未知的恐惧而哭闹,这是孩子在情感上无法承担重担时的自然流露。虽然不甚可取,但是这种大哭大闹的做法的确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最容易选择的表达方式。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用言语威胁孩子,以达到自己躲避混乱局面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更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镇定下来,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然后通过交谈改变这种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带有威胁和处罚性质的语言也很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因为这些话常常伴随着体罚和精神压迫,会遏制孩子诚实表达情绪的欲望,减少孩子与父母及外人的互动。而情商的培养必须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这种缺乏交流的互动方式无疑不利于情商的培养。
6、就这么点小事,值得生气吗
孩子:“呜呜……妹妹把我的笔袋和钱包翻得一团乱。”
父母:“妹妹还小,你就让着她点吧。”
孩子:“但是我的铅笔芯都被折断了,钱包上的贴画也被涂得乱七八糟,真是烦死了!”
父母:“就这么点事,值得生气吗?铅笔断了可以再削, 贴画重新换一个不就行了吗?”
真要说起来的话,铅笔断了或贴画涂黑了都不是什么大事。股市暴跌,新买进的股票打了水漂;一时走神,没注意造成追尾,赔偿高额赔款;业绩落后被公司开除;新买的空调摔坏了,燥热及烦躁让自己受尽折磨……比起这些事来,铅笔芯断了, 贴画被涂黑了,这些小事简直小得不值一提。
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这么点小事”就是天大的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明星照片被妈妈当成垃圾扔掉后的绝望心情,你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了。
如果你实在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也就算了,但如果你还用蔑视的口吻说他重视的事情是“那么点小事”,这就是在彻底无视孩子的需求。孩子感觉自己的需求被蔑视,就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而关闭心门,不再跟父母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这种话来安慰孩子。孩子因为冰淇淋掉地上了而伤心时,你会说“就这么点小事,我再给你买一支”。但是,不管你的意图是什么,在孩子眼里,你的这种态度都是想要将眼前发生的事情最小化,而根本无视孩子当时的心情,这种表态是无法给孩子以信赖和安全感的。冰淇淋掉在地上没法吃,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啊!在这种情况下, 父母应该对这个事实表示遗憾,陪孩子一起伤心,然后再想办法补救,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安慰。
7、你怎么偏偏就喜欢这样的呢
孩子:“妈妈,我喜欢这个书包,你给我买一个吧!”
妈妈:“那颜色多难看啊?这么多颜色混合在一起太晃眼了,看得我脑袋都晕了。”
孩子:“我觉得很酷,我就要这个了。”
妈妈:“你真喜欢这个?”
孩子:“嗯!非常喜欢!”
妈妈:“你怎么偏偏就喜欢这样的呢?妈妈觉得这个最不好看了。”
看着现在孩子的打扮,有时真是难以理解。孩子们自己觉得很酷、很有范儿的流行时尚,在我们成人眼里,却是打死也接受不了的妆扮。
男孩子穿着紧身衣裤,包裹得体形毕露;女孩子穿的裙子越来越短,看得大人心惊胆战,生怕内衣露出来。有时,我们还会看见有的孩子背着比自己还要大的背包,让人疑心他是不是要离家出走。
这是因时代不同而导致的审美差异。你不能因为不喜欢孩子的选择,就跟孩子说“怎么能穿成那样”“你的眼光太差了” 之类的话。
人们的想法都是主观的,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 人们喜欢的东西、想做的事、思考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而即便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感受也大相径庭。
情感也是一样的。妈妈看完某本书后感动得无以复加,可孩子却没有任何反应。这时,你绝不能指责孩子“看到这么感人的故事你怎么毫无感觉”。又或者,妈妈作为成年人,对电梯里拥挤碰撞的事习以为常,但孩子却为此感到难受而发脾气。这时,妈妈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生气是很奇怪的”,这也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的选择、倾向和情感,父母若以自己的评判标准来做结论,则往往会带有极大的片面性。这种对孩子感情色彩太强的不认可,不仅会抹杀孩子的个性,还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所以说,父母要充分感受孩子的内心情绪,鼓励他如实地表达出来,这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
8、别净说些没用的
孩子:“妈妈,参加叔叔的婚礼时你要穿什么去?”
妈妈:“就穿韩服吧。你问这个做什么?”
孩子:“就是好奇问问呗。那我穿什么呢?”
妈妈:“家里的衣服随便选一件就行啊。还早着呢,你怎么现在就开始折腾上了。”
孩子:“多有意思啊,能提前准备好的话就更好了。”
妈妈:“别净说些没用的,快进屋去学习!”
当你觉得孩子说的话没有意义,就鲁莽地让孩子闭嘴、打断他发言时,就等于是在无视孩子的意见,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当然,孩子无缘无故地说一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的确会让父母感到厌倦。但是,你直接否定他的谈话,无视他说话的内容,则只会让孩子更加混乱,不知道哪些才是没用的。也许,孩子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全是没用的。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丧失活力。如此一来,你的话语就成了浪费唇舌的行为,更是一种毒舌的表现。
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并不是“没用的”,也许其中存在判断错误或是意见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的意见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来的。父母不能因为自己不理解就强行堵住孩子的嘴,这只会导致沟通中断,你应该学会放宽心聆听孩子的谈话,然后适时补充自己的看法,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孩子说出的话里,我们还能发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从中把握他的性格特征。这也是父母不能随便应付孩子“无用”之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在出游前一天,孩子一直在自言自语,担心下雨,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在增强。孩子自言自语的唠叨,是他内心不可名状的不安全感的表现。但是,大部分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都没有好好体会孩子的内心,而是忙不迭地就把孩子的担心打回了肚里。
另外,当孩子反复念叨着一些“无用”之语时,父母不要一心责怪他,而是要针对他提出的“没用”的话题,给出实实在在的、准确有用的信息,这样更有效果。例如,在出游前一天叫孩子一起看天气预报,这样就能够消除孩子的担忧。
通常,孩子反复说一些没用的话,是因为他想让大人关注自己,想让父母理解自己的内心。说不定,这也是孩子对不理解自己的父母一种言语上的反抗。所以,父母的最佳策略就是留出足够的时间,倾听一下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心的声音。
9、你再这样我饶不了你
妈妈:“不是说过在外人面前不要那么任性吗?真是丢死人了!”
孩子:“如果你买了我想要的东西,不就没事了吗?”
妈妈:“说了多少次了!你想要的东西不是全部都能得到的。妈妈说不行就是不行,你要试着听话!”
孩子:“为什么每天都是我要听妈妈的话,妈妈却不听听我的话呢?”
妈妈:“还跟我犟嘴!不管怎么样,以后你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就饶不了你。”
父母说出这种话,无非是不认同孩子的决定,还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做事,这个孩子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们看得出父母的用心,却因为无法承受警告性、威胁性的言语所带来的恐惧,只得压抑自己的想法,顺从父母的“旨意”。但是这样做的同时,孩子的主导性动机就被生生地抑制住了。
态度强硬并不代表对话的效果就好。如果你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妥协,而是单纯地想将孩子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引导,那么即使嗓音很低,表情很温柔,也一样能成功。
言谈用语也要有所选择。理性分析的话比感性冲动的斥责更有效果。你可以感受一下下面的鲜明对比: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看我不打你!”
“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好。但你最好先把你的想法整理一下,然后再跟妈妈说。等你准备好了就告诉妈妈,妈妈等着你。到时候,你也听听妈妈的意见,好不好?”
“别任性!你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什么吗?”
“你那样做能带来什么变化呢?你能告诉我,你那样做能带来什么好处吗?”
“别天天跟那些坏孩子混,好好学习。以后你再干这种事,看我不把你赶出去!”
“你和那些朋友在一起时,没有感觉到内心不安吗?我不是让你评论你的朋友,只是妈妈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接受他们的提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不习惯这种对话的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反抗,但当他发现, 妈妈是诚心诚意想跟自己交流时,就会敞开心扉袒露心迹。
10、你怎么能说讨厌妈妈呢
孩子:“妈妈,你给我换下被罩。”
妈妈:“不是说了吗?等我洗完碗再换!”
孩子:“你先给我换上吧!一会儿就好,先换上让我上床休息会儿吧!”
妈妈:“等我刷完碗!你知道换被罩得多麻烦吗?”
孩子:“妈妈真讨厌!”
妈妈:“什么?你这孩子,怎么能说讨厌妈妈呢!”
孩子当然有讨厌爸爸妈妈的时候。即便是你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也难免有时会责怪他,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点都不会讨厌你呢?
但是,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尊敬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毕竟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孩子怎么能像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那样,反咬自己一口呢?因此,当听到孩子说讨厌之类的话,父母就像听到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一样,绝不允许孩子这样。他们生气发火,但多半与自己的失意和失望有关。
但是,跟父母的想法不同,孩子想的并不是知恩图报之类的美德。而是父母的某个行为的确惹自己不高兴了。他们因为内心的不满而说讨厌,这本身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他们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在日记本上写下讨厌爸爸妈妈的话,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对父母的不满而离家出走。而这所有的行为,都是一种愤怒情绪的发泄,是对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情感最直白的表达,也是对最亲密的父母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
如果父母因为生气而打断孩子,孩子就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内心交流不畅,孩子的表现和行为自然也就坦诚不了。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先按捺下内心的不快,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这种言行的源头。父母要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困难和承担的压力,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会跟他站在同一条战线。
另外,阻碍了孩子的内心表达还会产生一种副作用,那就是孩子会学着说反话。面对父母的批评,孩子明明内心很不满, 却违心地说“喜欢妈妈”。
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批评或体罚,孩子就说了违心的话。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是让人多么痛心的一件事。
11、不许顶嘴
妈妈:“妈妈说过多少遍了,不要把这些都折腾出来!”
孩子:“我就是拿出来玩一会儿,我会整理好的!”
妈妈:“你每次都这么说,可我从来没见你整理过。你就拿出来玩10分钟,妈妈却要花1个小时去收拾。”
孩子:“你都不让我玩,那还买它干什么?”
妈妈:“不许顶嘴!就按我说的做!”
“顶嘴”一词包含多层涵义,但却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假设对话的一方处于更优越、更高的位置。由此可见,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比较有距离。
如果你把孩子对自己说的话定义成顶嘴,就相当于向孩子下了宣战书,明确表明自己不愿意继续与孩子进行沟通。而接到这种宣战书的孩子也绝不想跟父母说话。
试想一下,如果你一味地以父母的立场为出发点来做判断,那么孩子还会跟你进行真挚的对话吗?换句话说,“顶嘴”这个词就像硬生生地在亲子之间垒起了一道墙。
如果孩子对父母说明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父母这时也应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我是妈妈,你必须听我的话”,这种想法是违背平等的沟通原则的。
另外,孩子要先能做到真实地表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找到更好的情绪表达方式。所以,作为父母,就必须教子女学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论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这样,至少孩子在父母面前能够将真实的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一味地呵斥孩子,说“马上给我闭嘴”“不准顶嘴”“这是妈妈的家,当然要按妈妈说的做”“不想听爸爸的话,就从家里出去”之类的话,那就不仅是在堵孩子的嘴,更是在妨碍孩子诚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了,而这也无疑会成为亲子之间很难逾越的鸿沟。
12、你这点都随你爸
妈妈:“怎么还没出门?校车应该早就到了。”
孩子:“还有2分钟呢。”
妈妈:“我们家在8层,你没算下楼和上车的时间吗?”
孩子:“我这个还差一点就完了!”
妈妈:“要是错过校车,你要走路去上课吗?”
孩子:“妈妈送我去不就行了吗。”
妈妈:“看漫画看得错过校车,是什么自豪的事,还让我去送!你还不快点出门!”
孩子:“哎呀,真是的!”
妈妈:“你这懒样就跟你爸一模一样。”
男人求婚的时候说尽好话,“一辈子不让你手上沾水”,“重活儿都由我来干”,可是从结婚的那一刻起,却什么都没干过,各种家庭重担也都由妻子来承担。所以,丈夫就成了妻子既爱又恨的对象。如果平日里再从孩子身上看到丈夫的缺点,从孩子的行动中看到丈夫的影子,这时女性就会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你做的每件事都跟你爸一模一样。”
“孩子,老公,有一个算一个,前世肯定是我的冤家,从头到脚都不让人满意。”
“看来脑子不灵光是你们家族的遗传。”
“就是当爸的没做好表率,孩子才每天这个样子啊!”
这种转嫁行为实在是不可理喻。如果发现孩子有做错的地方,直接指出来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把爸爸也作为声讨的对象一起拉进来呢?这种说教是完全起不到效果的,不仅会把孩子批评得心情低落,还会将父亲的威严一扫而光。
在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颜面扫地,会让孩子丧失提前模仿学习的机会,并在心中留下负面印象,对其发展不利。
上面的问题还是其次,这句话最坏的影响是左右孩子的判断,让他以为自己身上负面的东西都是先天的。如果自己的缺点都像父亲,说明是遗传的问题,那就不再是能够改变的事情了,而是生下来就注定了的,这就是命,自己无法抗拒。继而,孩子也不会再用心去矫正那些错误的东西。以后,无论妈妈再怎么唠叨,他也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换句话说,你朝孩子、朝孩子父亲射出的箭,最后其实都反过来瞄准了自己。
13、妈妈真是受够你了
妈妈:“今天你的班主任又打来电话了。你又欺负同学了?”
孩子:“就是开个玩笑。朋友之间开玩笑都不行吗?”
妈妈:“你觉得是在开玩笑,但别人可能并不觉得好笑。我说过多少次了你都不听,妈妈说的话都是耳旁风吗?”
孩子:“是真的。当时朋友们都在笑,都很开心的。”
妈妈:“总说同样的话,你烦不烦。妈妈真是受够了!”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感到身心俱疲。每当这时,他们就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付出太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他们的忍耐也会达到极限。
但这并不能成为家长说话伤人的理由。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父母在说出这种气话时,并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只是本能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和无能为力的想法。
可是,无论你怎样推脱,能够改变孩子的人也只有父母而已。老师虽然也有一定的责任,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父母。所以,父母绝对不能轻易扔掉这个责任。
如果父母只是想向孩子表达自己在这件事上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那么像下面这样说可能会更有效。
“妈妈已经很努力了,可这些好像都对你帮助不大。现在,妈妈也想歇歇了。妈妈不是要放弃你,而是承认自己的极限。现在,你也认真想一想,有需要妈妈帮忙的地方就提出来。”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会比较受用。比起“不准做”“那种行为很差劲”之类的批评,父母的这种推拉式谈话更容易让孩子面对自己的行为。而且,孩子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并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让父母操了多少心。
以柔克刚,水滴石穿。从古语中我们可以学到,温柔能够赢过强硬。这个道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层面,尤其是在育儿方面更是如此。强制性的威胁只会使孩子堕落得更快。父母应该学习以柔克刚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大吼大叫或烦心不已。
14、你把我累死算了
孩子:“妈妈,我想去外面玩会儿。”
妈妈:“现在外面多冷啊,等天气好了再去吧。”
孩子:“可是真的好无聊啊,我想现在就去外面荡秋千。”
妈妈:“你能不能别闹了?吵得我好头痛。”
孩子:“可是我现在就想出去玩啊,快点快点。”
妈妈:“你把我累死算了,真是受不了你了。”
孩子无缘无故地闹脾气,又不听家长的话时,父母经常会顺口说出这种话。
“你快把妈妈累死了。”
“你怎么让妈妈这么操心呢?真是烦死了。”
“看到你我就头痛。”
“本来就够累的了,你怎么还这样?”
父母说这些话时只是单纯地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并没有其他用意,可这话引起的波动却非常大。因为孩子会从这句话中读到一个信息,“我=让妈妈辛苦的孩子”。而这个结论也会让孩子深感愧疚。
这种愧疚心理和自责会让那些天性纯良的孩子开始对妈妈有所隐瞒,甚至躲避与父母的交谈。而那些具有攻击性、外向型的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反而会更加烦躁。无论孩子是怎样的性格,父母这样的抱怨都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明智的父母会在孩子犯错时明确指出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他们绝对不会说出攻击孩子人格的话,因为这只会将事态恶化。
如果孩子把房子弄得一团乱刺激到你的神经,那么就明确地指出是乱糟糟的房子让你心烦,要求孩子尽快收拾好,并保证将来不会再犯,这样的解决方案就足够了。
如果孩子不听你的劝告,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可能你会控制不住自己说出攻击性的话。但是,这对孩子仍然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你真是无药可救了”“真是烦死我了”“我活不下去了”之类的言语并不能让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只会进一步刺激他的自尊心,让事态更加恶化。
15、考得好就送你礼物
妈妈:“上次95分,这次一定要考100分啊!”
孩子:“那你送我什么呢?”
妈妈:“考到100分,我就给你买台游戏机。”
孩子:“那个爸爸已经说要给我买了。”
妈妈:“那妈妈给你买什么?”
孩子:“买辆新的自行车吧!”
妈妈:“好,只要你能得到100分!”
父母向孩子提议,只要他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给他奖赏,而这无异于是在用钱收买孩子。如果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那的确是皆大欢喜的事,可学习实质上是为了孩子自己,而不是用来交换礼物和金钱的。
用礼物和金钱诱导孩子提高分数,影响的是孩子的外在动机,而非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获得价值、喜悦、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等美好的事物,自发地去做事。而外在动机则是人们为了得到表扬、赞赏和物质补偿,或为了逃避惩罚而强制自己做某事。二者孰轻孰重,相信父母一看便知。
有时候,外在动机会遏制内部动机,使事情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父母用礼物作为筹码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这是刺激他的外在动机。然而,虽然孩子在礼物的诱惑之下可能会加倍努力,但他本人却很难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但因为有物质奖励作为目标,孩子也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从外表上看,外在动机好像是刺激了孩子的成功欲望,但归根结底孩子想要的也不过是一份礼物和少许金钱而已。
为了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或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父母还会制作“称赞贴纸”,这同样也是利用了外在动机。在孩子眼中,称赞贴纸是一份甜蜜的奖赏,为了得到它,孩子埋头投入到手中的事情中去,但这份投入也不过是为了得到奖赏而做的样子而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各种经历带给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可如果孩子过分追逐外部的利益诱惑,就很难再去体会这种真正重要的感情了。
父母绝对不能忘记,孩子们持续、主动、积极的做事态度,均来自于他自发的内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