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家长焦虑,提前给孩子辅导“加压”是否必要?专家建议——
幼小衔接 抢跑不如“蹲苗”
一年级小学生正在跟老师学做眼保健操。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每周话题
“我家孩子在幼儿园没学习识字,也从来没有作业,上小学是一张白纸,好担心呐……”最近,乐乐妈妈因为担心即将上小学的孩子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变得焦躁不已。而另一个由超80个东莞幼升小家长组成的交流群里,每天都有家长咨询,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步入小学,氛围紧张……
孩子告别幼儿园,走进一年级,能否适应规律的课堂作息,跟得上越来越繁重的课业压力,需不需要提前做“幼小衔接”准备,上幼升小培训班……离新学期开始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越来越多东莞新小一家长开始不淡定了,如何陪伴孩子平稳过渡?
专家指出,小学与幼儿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如果能够在开学前科学引导孩子做相应的入学准备,将有助于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不必过度的焦虑。
不少家长患“孩子入学焦虑症”
不少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面对孩子升学变得战战兢兢。来自厚街的糖糖妈妈说,“孩子不认识几个字,根本看不懂课本,跟不上老师,就怕上一年级,有的小朋友懂,自己孩子跟不上,就没有学习动力了。”来自万江的豆豆爸爸则谈道:“一开始我也很倡导快乐学习,让孩子愉快地玩耍。但是,后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厉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不淡定了,感觉自己好焦虑。”
来自厚街的瑶瑶妈妈也表示,不是想在起跑线上“抢跑”,而是很怕到了小学,班里同学都会,自己的孩子差太远。“我家孩子做事情特别慢,该怎么办?我很担心她跟不上。”瑶瑶妈妈说,暑假想训练下孩子,但一让孩子写作业她就撒娇,或者哭,完全没有办法,自己只有干着急,有时候急起来,难免会对孩子发脾气,搞得家里气氛紧张。
有上述情况的家长不在少数。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广东省金牌家庭教育讲师王怀玉拥有多年家庭教育经验。她透露,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一年级新生家长或多或少存在“孩子入学焦虑症”,生怕孩子无法适应小学校园生活,因此有家长“逼着孩子写字”,或让孩子在暑期上幼升小辅导班。同时,王怀玉也指出,家长们的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并不可取。
阮老师在东城街道从事多年小学教育,她也表示,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孩子即将面临的小学生活,家长可以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帮助孩子提高适应性是很有必要的,但其重点应该是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而非单纯知识层面的抢先积累。对家长而言,与其“抢跑”,倒不如“蹲苗”。
幼小衔接重在“能力链接”
王怀玉表示,家长往往关注的是知识链接,实际上,幼小衔接重要的是“能力链接”,而非知识链接。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何把孩子的心态调节到与小学生活节奏相合拍的状态?家长更多的应该是给予引导,让孩子在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王怀玉说,家长可在家重点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重点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书包;用完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开学前按照学校要求为孩子购买好校服,养成当晚把第二天所穿衣物准备好再睡觉等习惯。
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趁着暑期,强化培养。家长还要趁着暑期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部分孩子暑期生活作息不规律,距离开学还有20多天,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制定基本的作息时间表,比如晚上9时睡觉,早上7时起床,以适应开学作息时间。
此外,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更是适应一年级生活的关键。规则意识可以多方面协同培养,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让他做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家长重在调适孩子的心理
王怀玉说,开学前或开学初,家长做好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心理调适,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的关键。
针对家长,王怀玉建议,首先要引导孩子做好心理调适准备,善于激发孩子对新校园、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如通过介绍新学校、陪孩子购买新书包、新学具,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切忌以小学学业如何重、老师如何严为“恐吓”。
对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孩子进入“小学状态”的做法,如写字、学拼音、背单词等,专家指出,让孩子养成某些习惯往往会适得其反,这可能让孩子心生恐惧,增加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畏惧心理。
但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量让孩子提前熟悉校园,减少其对校园的陌生感。比如,家长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教学楼、食堂、操场、洗手间等场地,趁机引导孩子发现校园的美。家长还可在开学前了解了解周围邻居,有哪些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引导孩子主动和这些邻居伙伴认识、交朋友,或者是主动联系即将和孩子上同一所学校的小朋友,让孩子减少孤独无依感。●南方日报记者 李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