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似乎都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但如果事实的确如此,恐怕父母们需要担心得更多。每年的暑期,医院小儿内分泌科的诊室都会迎来就诊高峰,“过早发育”的孩子让父母们忧心忡忡,焦躁不安。当辨析“真假”性早熟、明确诊断对症用药后,更多的家长希望了解通过改变和调整环境、饮食等外因来远离性早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保健品要慎用
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最营养的才是最好的,甚至长期给孩子喝蜂王浆等补品。其实,很多保健品都含有雌激素或类似雌激素的物质,对于孩子来说,应尽量避免服用,比如牛初乳、乳珍、蜂蜜、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或胎盘等,以及含有这些物质的保健品。
均衡、适当的饮食
避免食用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营养过剩有助于性发育。只有均衡、健康的饮食,才能避免孩子出现营养过剩、肥胖的问题。
分散购买食品渠道降低风险
部分厂家在鸡、鸭、鸽子、猪或水产品等的养殖过程中,为了缩短养殖周期,会在这些动物的喂养饲料中加入促进增长的添加剂,孩子一旦长期食用(2-3个月以上),就容易引起性早熟。尽管从外观上,我们很难辨别哪些食物是被“催熟”的,但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分散获得渠道,不要长期、大量在同一市场、同一摊位采集和购买,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可能风险。
避免家庭中的“陷阱”
避孕药的成分就是性激素,如果被孩子误服,也容易导致性早熟。有的妈妈有使用丰乳霜(液)的习惯,如果被孩子模仿使用,也可引起乳房发育,长期给孩子涂抹成人用的护肤品,如果其中含有激素成分的话,也会有类似后果。因此,对于此类药物,父母一定要保管好。
控制外界的信息传播
一些影视作品、书籍中,有不少情爱内容的镜头和文字,如果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就容易造成大脑中调节青春发育的神经中枢提前启动,受到刺激后影响心理发育。在这一方面,父母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避免接触此类信息,并创造符合孩子年龄的,积极向上的活动和环境。
韩连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内分泌遗传代谢研究室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