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子痫是“胎儿杀手”

http://www.sina.com.cn    舜网-人口导报 

  近日,气温陡降,记者了解到,各大医院的妇产科接连救治了多例产前子痫孕妇。妇产科专家提醒广大准妈妈们,眼下正是孕妇子痫多发季节,有妊娠期高血压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防治,在气温骤降时更要注意保暖,以免诱发产前子痫。

  天冷 妊娠高血压准妈妈当心子痫

  林女士怀孕后营养充足,运动较少,在怀孕5个月时做孕检查出患有妊娠高血压。元旦期间,有办喜事的亲戚,她挺着大肚子走亲访友。晚饭后,她和丈夫在冷风中打的,因为等候的时间较长,她在冷风中站了近半个小时。回家后,她感到眩晕头痛,突然发生手足抽搐、意识模糊,其家人还以为她是要提前分娩了,赶紧将她送到附近医院的产科。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季相兰说,在林女士身上发生的是“子痫”,这是一种较重的产科疾病,常见于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群体,多发生在晚期妊娠和临产前。由于现在天气寒冷,空气流通性差,此类孕产妇血管易收缩、痉挛,造成血液含氧量降低,引发全身缺氧、抽搐,并伴随意识丧失,对孕妇本人和胎儿影响极大。严重时,会引起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脑溢血,慢性宫内缺氧可导致新生儿窒息。

  季相兰提醒说,每年冬春季节天气骤变时,医院就会出现此类危重的准妈妈。子痫和妊娠高血压关系密切。同时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孕妇虽然没有高血压病史,但也会因情绪紧张、寒冷刺激发生“子痫”。

  子痫危及胎儿、孕妇生命

  季相兰说,部分女性妊娠后可能患上高血压,其中有些人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蛋白尿、病理性水肿等表现。这就是子痫前期。如果病情进一步进展,最终有可能发展为子痫。严重的子痫前期或子痫,都可能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更糟糕的是,这种疾病还存在某种后续效应,如果产下的是一名女婴,其日后患上子痫前期的风险也很高。欧美学者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准妈妈治疗得当,躲过了子痫这一劫,日后得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的风险也会比常人高出数倍。

  “以前认为这类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没法预防。但近二十年来,欧美国家通过一系列监控、防范等措施,已使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季相兰强调,发现易患人群并提早监测非常重要。预防子痫前期就好比防范火灾,关键在于找出隐患。

  “孕前检查是预防子痫前期的第一关,目的在于尽早发现高风险的人群。”以下5类人是子痫前期的易患人群:初孕妇女,尤其是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双胎、多胎的孕妇;有高血压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肾病及糖脂代谢异常的女性;超重或营养不良的女性。此外,曾有重度子痫前期、不明原因胎死宫内或胎盘障碍、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史,以及有抗磷脂综合征的女性再次妊娠也属于高危人群。总之,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女性,孕前应尽早向产科医生咨询。

  高血压前期必须就诊

  大多数孕妇往往要等到症状出现后才去就诊。季相兰强调,最重要的是在亚临床阶段也就是发病前就进行干预。根据她的经验,如果孕妇处于高血压前期,即收缩压在131~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1~89毫米汞柱;或者体重增加异常,即中晚期妊娠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以上;出现不易消退的水肿,必须及时就诊。化验时若发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低蛋白血症,都要提高警惕性。

  一旦确诊子痫前期,医生通常会选择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若病情严重,则应立即终止妊娠。

  一旦发生子痫怎么办呢?首先要把病人置入安静的暗室里,避免声光刺激;为了防止病人牙齿咬动时伤及唇舌,可用压舌板或筷子隔在病人上下臼齿之间,并且把病人的脸部偏向一侧,以便白沫或鲜血流失;禁止饮食;为了防止病人在抽搐时从床上跌落,应有专人看护并在床上绑上护栏;同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等。

  富含Vc果蔬——— 预防先兆子痫

  有关专家对数百名先兆子痫及健康孕妇的饮食进行调查时发现,每天从食物中摄取Vc较少的孕妇,血液中的Vc水平也较低,她们发生先兆子痫的几率是健康孕妇的2~4倍。因此,专家建议孕期应注意摄取富含V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的摄取量最好不低于85毫克。

  芹菜中富含芫荽甙、胡萝卜素、Vc、烟酸及甘露醇等营养素,特别是叶子中的某些营养素要比芹菜茎更为丰富,具有清热凉血、醒脑利尿、镇静降压的作用。孕晚期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孕妇降低血压,对缺铁性贫血以及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先兆子痫等并发症,也有防治作用。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子痫  孕期  胎儿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