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药谨记:是药三分毒

用药谨记:是药三分毒
用药谨记:是药三分毒

  爱健康,爱食疗,

  爱上网,也爱无价的凤姐一笑。

  是候鸟,也是菜鸟被科普控,为神医狂,我不是普通人,我是家人眼中的救星却不是医生眼中的聪明人。我和你一样,好为人师,爱给自己看病却常常误入“雷区”。

  是候鸟,也是菜鸟

  被科普控,为神医狂,

  我不是普通人,我是家人眼中的救星

  却不是医生眼中的聪明人。

  我和你一样,好为人师,爱给自己看病

  却常常误入“雷区”。

  最近,有关某些儿童退烧药引起肝脏损伤的报道引起了社会上不小的“反响”,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恐慌。其实,查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良药”,几乎我们正在使用的药物都会有其副反应,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本刊特别提醒公众———谨慎对待药品,“是药三分毒”,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

  ● 患者用药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不要动不动就用大炮打蚊子,能口服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要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到最低。

  ● 首先应当弄清楚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某一个症状和以往的用药经验就随便用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用药,很可能掩盖疾病的“元凶”,贻误病情。

  ● 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药物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致使药物原来的作用发生改变,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原则上,用一种药能取得治疗效果的,就不用两种药,更要避免数种成分相仿的药物同时并用。

  抗生素

  据了解,作为抗生素使用大国,在我国所有药品消费的前十位中,抗生素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种医疗中突出的问题。为何抗生素会用得如此之多?不难想象,一方面的原因是,抗生素对一些疾病“立竿见影”的效果迎合了一些病人和家属想要尽快把病治好的急迫心态。当然,也有抗生素行业的某些高利润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

  对于儿童来说,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更大。

  典型案例: 

  抗生素当万能药

  皓皓是一名4岁半的小朋友,妈妈37岁高龄才生了他。可能先天体质不好,皓皓经常生病,每次一咳嗽、发烧、扁桃体炎就把父母急得团团转。到医院,妈妈就让医生赶紧给孩子退烧。所以,皓皓几乎每次上医院都打吊针,抗生素对他来说就是“万能药”。不过,妈妈发现,皓皓现在的胃口不太好,个子也比其他小朋友瘦弱。

  专家解读: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李文兵说,感冒本身是一种平常的病,但它的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甚至致命,这多半是合并了细菌性感染,这时孩子病情较重,可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浓痰等,这时医生往往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不过,专家要提醒家长,如果一感冒就用抗生素就不对了

  用药原则:

  (1)不宜将抗菌药物当作消炎退热药,一有发热便开始用抗生素,或者把抗生素用于普通感冒,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轻率地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很容易导致菌群紊乱、耐药菌或深部真菌感染。那些动不动就用抗生素的孩子,肠胃功能不佳。所以,孩子往往食欲差,长得瘦小。

  (2)不宜迷信名、新、贵的抗生素。抗菌素的疗效取决于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与品种新老、价格贵廉并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家长带孩子就诊,要求医生开最新的、最贵的药,迷信新药比老药好。实际上,选择抗生素,应选用对致病菌作用强、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比如头孢菌类抗生素,对皮肤软组织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三代头孢菌素不及一代和二代头孢菌素。

  (3)抗感染的药物疗程一般应用到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疗效不好,急性感染用药后2-3天应考虑调整用药。

  感冒药

  我们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报告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

  因此,专家指出,即便是服用感冒药也不能马虎对待。实际上,普通感冒只需要休息和对症治疗就可以,不宜过分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消炎药以及激素等药物,以免影响病情,导致耐药性的发生。

  典型案例:

  混吃感冒药,多管齐下求速愈

  人人都会患感冒,上药店买感冒药自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李文兵说,不过,临床上常见的误区是,对付感冒多管齐下,中西合璧,既吃解热镇痛片,还喝止咳水,最后还不忘来瓶抗病毒口服液。专家指出,抗感冒药虽然大多数是OTC(非处方药)产品,但也存在不良反应,比如过敏、腹痛、呕吐、引起血压升高等。这样搞大包围对付感冒,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专家解读:

  李文兵说,目前,用于治疗感冒和流感的药物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黏膜充血的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抗病毒药早期应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但不能消除病毒;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减轻鼻黏膜充血药能够选择性的收缩鼻黏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

  感冒患者可以用药减轻症状,但对于病毒性感冒,最好是精神放松,多休息(睡眠充足),多饮水,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清除病毒,以达到“不药而愈”。

  用药原则:

  (1) 切勿重复用药

  在临床上,遇到最常见的就是重复服用感冒药,总觉得服用越多,症状就会改善得越快,但实际上,服用了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几种药都服用的话,不仅退热、镇痛的效果不明显,反而增加了其副作用。

  (2) 对症治疗选准药

  如果患者只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当发热症状诊断明确时,可选用解热药。小儿发热在39℃以上,应用解热药。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可应用解热镇痛药。

  (3) 合并其他疾病要慎重

  如果你本身有其他疾病,感冒后也应该注意用药。李主任说,比如哮喘的患者感冒了,应慎用含有阿司匹林的制剂,以免诱发哮喘;痰多的患者则要慎用含可待因、右美沙芬等止咳药的制剂,比如泰诺感冒片、白加黑、日夜百服宁等,这只能暂时抑制了咳嗽,炎症不能消除,让咳嗽迁延不愈。

  (4) 吃药别喝酒

  服用感冒药之后,出现口干、多汗、皮痒、头晕、心跳加快等,要立即停药。同时,服用感冒药时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需要多饮白开水,加速药物的排泄。

  消化类药

  (胃药)

  肠胃不适、腹痛、腹胀、嗳气、反酸……很多人就会去药店买点胃药来救急。李文兵说,胃病看起来并不麻烦,但是其用药上却十分讲究。胃病基本上分为四大类:抑酸剂、胃酸中和剂、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进胃动力药,这几大类药物各自的作用机理不同,在服药时间上大不相同,用错了药,疗效大打折扣。

  典型案例:

  搭配不当,疗效全无

  马女士,53岁,晚上外出就餐,回家之后就出现了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凭着自己多年用药的经验,她感觉自己可能是“急性胃肠炎”,于是让儿子到药店买了思密达和左氧氟沙星,结果服药之后,症状并未改善,折磨了一天后才到医院就诊,这才发现自己用错了药。

  专家解读:

  思密达对消化道的病毒、病毒及其产生的病毒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及抑制作用,同时这个药还能保护损伤的肠黏膜。不过,思密达在肠道内还可以形成保护膜,这就影响了抗生素的疗效。李文兵说,思密达与抗生素如果一定要一起用的话,一般两者服药时间应相隔大于2小时,否则抗生素就不起作用。

  用药原则:

  (1) 合理进行配伍用药

  避免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茛菪碱等)合用,因为前者是促进胃肠蠕动,而后者则恰恰相反,抑制胃蠕动。

  (2) 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促胃动力药,目的是用促胃动力药推动胃排空。餐后半小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此时胃已基本排空,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可较持久,而奥美拉唑等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需要在睡前服用,因睡眠的时候胃酸分泌较少。

  (3) 老胃病坚持治疗

  消化道溃疡是个慢性病,容易复发,要使其完全康复,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就骤然停药。

  降压药

  “哪一种降压药好呢?”这是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李文兵说,目前,降压药有六大类,每一类的作用机理不尽相同。一种药物对他有效,也许对你却不适合。此外,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时,还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有无心、脑、肾并发症)、血压的高低、年龄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诸多因素来考虑最佳的药物。不过,总的来说,最主要取决于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

  典型案例: 

  频繁换药,治疗无耐心

  刘女士65岁,患有高血压,一直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吲达帕胺中2.5毫克,血压控制平稳。不过她听说老友现在不吃药了,改喝某某降压茶了,于是就感觉自己是不是也不用药。于是去看医生的时候就问:“我能不能不吃药,改喝降压茶啊?”

  专家解读:

  李文兵说,无论刚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还是老病友都会问这个问题。新病友往往是因为口服药物没有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每天都在打听什么药治高血压最好,三天两头换药吃,结果血压还是不稳定。盲目换药,只会扰乱正常的治疗方案,不可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老病友往往觉得一种药吃了很长时间,如果有不用吃药就能降压的,最好不吃药了。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李主任说,在药房里,有一种药叫罗布麻片,有降压的作用。而市面上有一种茶叫罗布麻茶,喝茶可能也有降压的作用,问题是喝多少才能让自己的血压达标呢?这就没个谱了。建议患者还是谨慎对待,定期到医院复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用药原则:

  (1) 用药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换药 

  当确诊为高血压后,要因人而异选药,而且一般取单种降压药,从最低剂量用起,逐步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剂量和用药种类,最好是“个体化给药方式”。一旦确定治疗方案后,应相对稳定,不宜频繁换药。

  (2) 用药要到位,不要轻易判无效 

  有的高血压患者虽然在服药,但血压控制不好,究其原因,虽然选药是对的,但服用却很不规范,比如把每天需要服用3次的短效药当作长效制剂,一天只服1-2次。还有就是剂量问题,有的降压药只要小剂量就能控制血压,有的却需要加大剂量才奏效。因此,出现疗效不佳的时候,找医生寻对策,不要匆忙下无效的结论。

  (3)要联合用药,不要重复用药

  临床上常见的是心痛定和尼莫地平二者重复用药。专家指出,同一类药的重复用药,一是疗效不佳,而是不良反应增加。

  (4) 定期测血压,坚持长期服用

  有些患者在血压降下来之后,就开始大意起来,既不定期测血压,还经常漏服,缺乏恒心,这显然不对。要知道工作压力、情绪激动、居住环境、饮食等都可以影响到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勤测血压,必要时调整药物。

  (5) 临睡前重“稀释”,不要过度降压

  临床上,大量的心血管事件常发生在血压的第一个高峰阶段(早上8-9点),所以选择降压药的时候,最好药效能覆盖这个时段的降压药。如果服用短效的降压药,要注意服用的时间间隔不要过长,而临睡前应注意降低血液黏稠度以抗血小板聚集,可以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中药活血化淤的药物。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制图/杜卉 本版图片/东方IC  新华社

  受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 李文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时间  吃药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