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是因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6-24个月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产生缺铁的原因有很多,如胎儿期先天贮铁不足;生后喂养不当,铁摄入量不足;由于小孩生长发育过快,需铁量增加;各种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所致铁吸收障碍及铁的丢失过多等等。 所以,要预防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母亲孕期抓起。从妊娠第3月开始,应开始补充铁剂,可按60毫克/天补充,必要时延续致产后;同时补充叶酸(400微克/天)及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
宝宝出生后注意合理的喂养,以及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是最易吸收利用的。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纯母乳喂养者应及早从2-4周龄开始补元素铁,剂量为1-2毫克/千克/天,至1周岁。
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足月儿在第4个月后,低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样儿)在第2个月后应加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及含铁较多的菜汤、绿色蔬菜(蔬菜食品)及水果(水果食品)汁。4个月内小儿尽量不加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以免影响人乳中铁吸收。4个月后根据小儿具体情况,酌情选用铁强化食品。
5-6个月后可在粥内、米糊内加蛋黄、鱼泥、肝泥、肉末等含铁较多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予,每日1-2次。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绿色蔬菜泥、菜末、水果泥等。
对于人工喂养的小孩,注意选用适于各年龄段的配方奶粉。人工喂养者最好采用铁强化配方乳。
湖南省儿童医院主治医师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