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全市434个流感疫苗接种网点,10月10日起,有本市居民身份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接种政策,一直持续至11月30日。
一年一度的流感疫苗接种服务也再次掀起了大家对于疫苗接种的关注:什么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婴幼儿为什么一出生就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二类疫苗需要打吗?
□流感疫苗
接种现场少人问津
流感疫苗开打了,不过记者走访几家流感疫苗接种网点发现,前往接种流感疫苗的市民目前还不多。
老人行动不便可上门接种
10月11日,记者在东坝地区的一家接种点发现,该医院保健科里虽然挤满了老人和小孩,不过仔细一了解才发现,其实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打预防针的。一位带着孙子打乙肝疫苗的汪大爷告诉记者,他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不打算再接种了。
该保健科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首先询问接种者居住的小区,然后提醒记者,如果打流感疫苗最好下午再来,“每天上午都有两三百个小孩接种疫苗,没办法单独辟出一块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如果老人不想排很长时间的队,最好的办法就是下午来打或者去家附近的社区站打。”他表示,20日将安排在各社区站集中接种。
12日,记者在朝阳北路的一家社区医院保健科同样发现,来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寥寥无几,保健科里都是带着孩子来接种其他疫苗的家长。
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全市434个流感疫苗接种门诊从10月10日起一直开放至今年11月30日,而且周六、周日不休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不过,咨询中,两家医院保健科的工作人员都强调,最好是就近接种,而且时间上也最好是周一至周五来接种。
两类人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有本市居民身份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将享受免费接种政策。对此,很多妈妈都在网上发帖询问:自己的孩子还没到入学年龄,可是孩子抵抗力不如成人,是否需要自费去接种流感疫苗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表示,卫生部门之所以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免费接种政策,一个是因为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容易在集体生活的中小学生中传播,另一个是因为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张思莱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1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张思莱强调,虽然目前上幼儿园的孩子不在免费接种的范围内,但幼儿园也是集体生活,同样存在群体传播的危险,因此建议家长自费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需每年都接种
针对类似于汪大爷这种认为去年接种过今年无需再接种的观点,张思莱指出,其实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有区别,因为每年流感病毒流行的类型都不同,而且还时常发生变异。每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各地监测点的数据发布当年可能流行的病毒种类,再针对病毒的种类生产相对应的疫苗。所以疫苗一般只能应对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如果流感病毒的类型变了,预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建议市民坚持每年接种。
另外,张思莱还强调,流感疫苗也并非100%预防,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在流感季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最重要的还是得做好预防。而预防流感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儿童免疫
孩子健康疫苗护航
每个宝宝从一出生就面临着疫苗接种的问题,出生第一天就得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时还得接种第2、3针。新手妈妈们发现,从此每个月都得去社区医院保健科报到,因为一岁内孩子每月都得接受计划免疫。
疫苗接种须按流程进行
“我总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担心宝宝打了疫苗反而出现什么问题。老实说,每次去打预防针我都提心吊胆的,”12日,正在朝阳北路一家社区医院排队带孩子打预防针的齐女士反问记者,“你说,这预防针是必须要打的吗?看着孩子每次哭得撕心裂肺的,我都心疼死了,可是听说不打的话,到时候连幼儿园都上不了。”
针对齐女士的疑问,张思莱指出,接种疫苗是为了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因为婴幼儿本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物质又很少,对各种传染病具有易感性,因此对于各种传染病都不具有免疫力。“而给孩子按时接种各种疫苗,是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是保护易感孩子的一种有力措施。”
还有家长疑惑:为什么必须要按免疫接种的程序来打疫苗?对此张思莱指出,这样做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免疫反应,不同种类的疫苗都有最合适的接种时间和接种间隔,而各种疫苗都是根据该种疾病的好发年龄及高发季节来安排的。
张思莱还提醒家长,菌苗或疫苗在接种后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孩子接种菌苗或疫苗后,只有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100%的接种者都可以产生抗体,也有极少数人(大约1%~5%)即使接种了适当的预防接种后仍不产生抗体。因此,她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在孩子接种疫苗后进行抗体测定。“如果经过检查机体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抗体,就说明人工自动免疫是成功的。虽然已产生了足够的抗体,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要定期进行抗体测定,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加强接种。若没有产生抗体,就需要再次按程序进行接种;如果产生的抗体较少时,就需要加强接种。”
二类疫苗可以接种
目前疫苗接种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及各省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卫生部门强调,第二类疫苗属自费自愿接种。很多人困惑的是:二类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接种?
市民林女士平时上班较忙,带孩子打预防针的活都交给家里的老人。不过,她最近发现,同事家的孩子打预防针基本没花过钱,而林女士已经为预防针支出好几千元了。仔细检查孩子的免疫预防接种证她才发现,原来孩子接种了很多需要收费的二类疫苗。“家里老人也不懂这个,每次打完预防针工作人员就给预约下次的,上面标注的疫苗简称龙飞凤舞的,我们是外行也不懂,只看清后面标的价钱,工作人员也没介绍一下,老人就以为是必须接种的,于是糊里糊涂地交钱。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可以自愿选择的。”
林女士同时表示,反正钱已经花了,她现在最关心的是:二类疫苗需要接种吗?
张思莱对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外的那些疫苗也是要打的。“其实这些计划外的疫苗,在发达国家已经纳入到计划内了,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国家一时还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所以列出来请家长进行选择纳费接种。许多一类疫苗曾经也是二类疫苗,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7年以前它们都曾经是二类疫苗”。
以二类疫苗中的水痘疫苗为例,张思莱表示,一岁多的孩子就应接种水痘疫苗,否则一旦得了水痘,成年后患带状疱疹的几率会很高。
□健康课堂
备好功课规范接种
预防接种,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因此,预防接种也有很多的讲究,在给孩子做预防接种前,家长应该做好功课。
科学认识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而要让这个方法安全地实施,则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双方配合。
在预防接种前,需先签署一份“接种知情同意书”,上面有详细的病种及疫苗介绍,还有该疫苗的作用、主要成分、接种对象、不良反应及接种禁忌。专家提醒,家长在填写知情同意书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该同意书,明确孩子不在接种禁忌范围。也可主动和医生沟通,向医生详细地介绍自己孩子的情况(包括既往和近来的情况),这样才能避免异常反应及其它意外,更好地达到免疫效果。
另外,家长也需对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有一定了解。因为这些预防接种制剂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接种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的反应。
局部反应一般是在接种24小时左右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现象。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者为弱反应,2.6~5cm为中等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强反应有时可以引起淋巴结肿痛。
全身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37.5℃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有的孩子还出现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专家提醒,在接种活菌苗、活疫苗时局部或全身反应出现得比较晚,一般在接种后5~7天出现发热反应。目前我国所用的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剂反应一般都是轻微的、暂时的,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而且恢复得也很快。但是对于个别的孩子发生的强反应或异常反应需要给予退热药及对症处理。
打防疫针并非越多越好
和一些担心疫苗安全性的家长不同,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疫苗接种得越多,孩子的免疫力也越高。专家指出,其实打预防针并非越多越好。
为了获得较好的免疫反应,不同种类的疫苗应该有最合适的接种时间和接种间隔。进行基础免疫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一般2周~4周产生抗体,达到高峰后持续一段时间逐渐下降,然后再次加强一针,这样抗体水平会更高,免疫力持续时间会更长。因此要严格地遵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接种。
但是除了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疫苗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接种。同时多种疫苗的接种也会产生协同作用或者是干扰作用。搭配合适,可以起到加强免疫的效果;如果不合适,可以发生干扰现象,强者抑制弱者,因此大大减低了免疫力,甚至产生拮抗作用或者免疫麻痹(又称免疫耐受)而出现危险。因此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除了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外,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其它疫苗进行接种。
因此,注射疫苗,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能重打,多打。一人可以同时接种两种疫苗,但是不能同用一支针管,不能接种同一个部位。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疫苗
一般在妈妈给孩子接种疫苗时,医生会问,是打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进口的疫苗往往比国产的贵很多,有些家长心中就会有疑惑,是不是进口的疫苗比国产的好?国产和进口的疫苗,区别在哪里呢?
专家指出,造成两者在价格上的巨大差异,主要是因为选择疫苗毒株和培养工艺不同,使其产生的抗体数量会有不同。另外,保护期的时间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也都有区别。例如我国产的脊髓灰白质炎疫苗是口服的减毒活疫苗糖丸(OPV),而进口疫苗是灭活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的针剂(IPV)。糖丸(OPV)针对人群传播脊髓灰质炎预防效果更好,不需要注射,免除孩子接种时的痛苦。但是由于该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对于个别的孩子(如免疫缺陷病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每240万人中就有一个因吃糖丸而染上脊髓灰质炎。为了婴幼儿绝对安全起见,专家建议使用灭活的针剂(IPV)进行免疫,绝对不会引起相关的麻痹型脊髓灰白质炎。但是如果孩子对新霉素和链霉素过敏则建议用口服糖丸,因为针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新霉素和链霉素。
另外,专家指出,国产疫苗很多是减毒疫苗,而进口疫苗很多是灭活疫苗,一般来说,减毒疫苗注射后的疫苗反应比灭活疫苗会大一些,不过,在增加抵抗力方面,减毒疫苗就优于灭活疫苗。
专家强调,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的疫苗,都经过国家严格的检验,都是安全有效的。建议妈妈们在给宝宝选择疫苗时,最好量力而行,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能力。另外在给宝宝接种进口疫苗前,还应先咨询医生,看宝宝的体质是否适合。不同的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副作用反应会有所差异。
从容应对孩子疼痛哭闹
孩子接种疫苗时,常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专家表示,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这时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克服恐惧情绪,平静地对待打针这件事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胆怯、过度关心甚至眼泪感染给孩子。当孩子7~8个月的时候遇到陌生而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亲人的面孔上寻找表情和动作的信息,然后决定他们的行动。
如果家长表现的是微笑、肯定和鼓励的面部表情,那孩子就会勇敢面对。如果亲人表现出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心痛得流下眼泪的面部表情和举止时,孩子就会更加紧张焦虑、恐惧、进行抵制。
因此家长在不可避免地接种疫苗或治疗时,虽然心里心疼孩子,但面部要表现出微笑、鼓励的表情,鼓励孩子忍受打针的痛苦,而尽量减少恐惧成分。当孩子表现得很勇敢没有哭闹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出场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
张思莱北京市东四妇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付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