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怨,不如试着改变

  与其抱怨……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女儿八岁半,我的丈夫不久前刚刚创办了一个叫做“父亲参与促进中心”的机构。这个机构很特别,呼吁爸爸们要平衡好工作和亲子生活的关系,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之中。

  有趣的是,与爸爸们相比,妈妈们对这个机构更感兴趣。

  很多妈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抱怨自己的丈夫把教养孩子的事情全部推给自己,或者抱怨自己的丈夫根本不懂得该怎样和孩子相处,有的妈妈甚至严词批判自己的丈夫“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类似的抱怨,绝大多数的妈妈都有,或者曾经有过。

  我们可能从抱怨丈夫不帮自己带孩子开始,然后抱怨他不肯接受新观点、新理念,进而抱怨他在外面号称忙了半天也没挣回几个钱来,之后又开始抱怨他宁肯窝在沙发里看无聊的网络小说却不愿意陪孩子练琴,最后会抱怨整个社会对已婚已育而且还在职的女性的种种不公……抱怨到最后,我们发现,这根本就是个社会问题嘛,我怎么能解决得了?

  不如试着改变……

  是的,作为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很难直接去改变社会。

  而且,我们绝望地发现我们也不能改变身边的这个人;甚至就连我们自己,也很难改变——啊不,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决定自己要改变的话,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当你改变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发生变化,就如同“蝴蝶效应”一样。我们和周遭的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结的。当我们给家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它们就会吸取到养分,甚而开出美丽的花朵;当你朝着对面走过来的人微笑致意,就算他不回应你,至少内心也有所感触,说不定会给他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改变,会给你和身边的人带来改变。

  改变,从观念开始……

  爸爸参与积极与否,与妈妈有关!

  “他总是加班、加班,整天见不到人,更别说跟我一起带孩子了!”

  “每天下班回来,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根本不和孩子一起玩儿!”

  “跟孩子在一起也就三分钟,而且就这三分钟还心猿意马,不能集中精神。三分钟一到,人家的耐心也就没了……”

  “一点儿都不懂教育,满脑子都是些老观念,就想让孩子服从他的权威。无论怎么跟他讲先进的教养孩子理念,都听不进去!”

  ……

  他是孩子的爸爸,你很肯定他是爱孩子的,你也多次表达了希望他更多参与到教养孩子当中来的渴望。可是你总是感觉他做得还远远不够,于是你不满、焦虑,甚至愤怒。

  面对这些妈妈,每当我们提到,让爸爸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养孩子当中来,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改变自己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的引起一些妈妈的不满,妈妈的不满非常合理:“明明是他的事,需要改变的是他!凭什么要求我改变呢?”

  我们先列举出一些影响爸爸参与教养孩子的因素:

  * 生理差异

  * 社会的认可度和偏见

  * 爸爸的工作情况

  * 爸爸自身的意识和努力

  * 家庭环境

  * 妈妈的参与度

  * 妈妈对爸爸参与的态度

  * 夫妻关系

  * 爸爸和妈妈的成长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多因素中,有些是我们很难左右的。但让人意外的是,很多因素都与妈妈有关。原来影响爸爸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自己!要想让爸爸参与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发挥作用。这比起爸爸自身的关心和努力,以及改变社会偏见等还要重要得多。

  改变,于生活的细微处……

  即使我们接受了“影响爸爸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个观点,还是很难接受自己先改变——凭什么要求我先改变呢?

  改变的发生有个前提,就是因为感觉到痛苦和不平衡,从而认识到有改变的需要。所以说,没有“凭什么要求我先改变”的问题,改变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是你的决定。即使你已经感觉到了痛苦和不平衡,你仍然可以选择继续目前的状态,而不去选择改变。

  所以,如果你决定了要改变,就请放下“凭什么”的模式。没有凭什么,什么也不凭,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调整你的期待

  其实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以对出生婴儿的感觉为例,对于妈妈来说,在宝宝出生前,我们已经孕育了十个月,在这十个月当中宝宝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和我们是一体的,是我们的一部分;而最终宝宝经由我们的产道来到这个世界上,吸吮我们乳汁长大。妈妈和孩子之间有着天然联结的情感。这不但是情感上的联结,也是因为生完孩子的妈妈,大脑内控制人体本能的功能区会分泌大量与教养孩子有关的激素,使我们的身心能很快进入教养孩子模式,很自然地把新生命拥入怀中。这就是所谓的母性本能。

  相反,爸爸所体会到的对孩子责任感来自大脑皮层控制的理性部分。对于爸爸来说,孩子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外来人”。虽然他从理智上来讲很清楚这是自己的孩子,但他没有妈妈和孩子间的那种一体感、联结感。大多数爸爸和孩子间的感情是需要“培养”的。

  所以,当我们理直气壮地认为“教养孩子不应该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他说不会做就是一种借口”、“他根本就不感兴趣”的时候,别忘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养育孩子确实是妈妈的天职。我们的生理决定了我们就是比爸爸更能够自然而然、得心应手地养育我们的孩子。这是老天赋予我们的使命。而爸爸需要在接受教养孩子相关的教育后,才能做出适合教养孩子的行为。

  虽然我们很希望爸爸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养孩子当中来,但要知道爸爸和妈妈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不同,在教养孩子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要求爸爸和妈妈以同等程度和同样方式参与教养孩子是不合理的。

  简化家庭结构,不做“全能妈妈”

  不少爸爸都有这样的感触——

  “我老婆是全能妈妈,太能干了,一个人全都搞定了,不用我管!”

  “我们家有那么多人呢,我老婆、我岳母、我妈、保姆……个个都抢着干,哪轮得上我呢?”

  很多妈妈从一开始就在充当“完美妈妈”这个“主角”,并且还找了很多“配角”,爸爸呢,基本上就是一个“友情赞助”。

  女人们的大包大揽,常常会使爸爸们觉得养育孩子是“别人的事”。即使开始时想要为孩子做点什么的爸爸,碰到了这种情况也会打退堂鼓。

  其实养育孩子,原本就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事情。当然,很多妈妈由于在上班,需要有人个帮忙。但是这个帮手的首选是爸爸,而不是别人。即使请了阿姨,下班回到家之后,阿姨的工作的重心就应该转向家务,孩子的事情就要交给爸爸妈妈——玩耍、洗浴、睡前故事、起夜、喂奶……直到第二天早上两个人都上班出门,再把孩子交到阿姨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更需注意的是,我们不要当“全能妈妈”,要给爸爸更多的机会。也许爸爸做起这些事情来的确没有妈妈那么得心应手,但没有关系,可以从爸爸拿手的项目开始放手,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讲睡前故事。剩下的事情由妈妈来承担。

  这样做,既能保证爸爸和妈妈都能拥有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又能保证爸爸和妈妈都能拥有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内心不会产生混乱,会知道阿姨只是在爸爸妈妈上班时临时替代他们的人,而这个家的主角仍然是爸爸妈妈和自己,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觉察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爸爸的长期不参与,妈妈积累了很多不满和埋怨,甚至已经发展为影响夫妻关系的重大问题,只要谈到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发展为争吵和相互指责。这时往往妈妈会很失望,甚至认为爸爸根本不爱孩子,也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假设你们的孩子现在五岁。晚饭后,你正在刷碗,孩子叫你陪他一起玩儿。爸爸在上网。你希望爸爸陪孩子玩儿,自己把厨房收拾利索。但他迟迟不动,孩子也不耐烦了。这时候你很可能会有这样的负面情绪:

  委屈——为什么家务、孩子都要我管,你却在上网玩游戏?!

  焦虑——家务也不能专心做好,又不能专心陪孩子……我很失败。

  烦躁——孩子又在哭闹了!

  愤怒——你就是永远都不管孩子!好像都是我一个人的事!我受够了这种生活!

  你被自己的情绪控制着,根本就没想应该怎样去解决目前的这个问题。那当你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了,那么爸爸可能会有这样的负面情绪:

  委屈——本来我想马上就结束这一局陪孩子的,可你就是这么不容人,马上就歇斯底里起来!

  焦虑——我总是不能让你满意……我很失败。

  烦躁——小的哭大的叫!还不如不回家吃晚饭!

  愤怒——你不给我调整和喘息的机会,我受够了这种生活!

  每个人都有各种负面情绪,而处理负面情绪的前提是,首先对情绪有所觉察。假设两个人都没有觉察,被情绪控制着,进而开始相互指责,事后你会发现你们完全忽略了当时的情境——其实是孩子希望有人陪伴和关注。

  而当你觉察并接纳自己和对方的情绪,也就能够看到当时的情境,问题变得简单化了:你完全可以先把洗碗的事放下,陪孩子玩儿一小会儿,他就满足了,那么到时候再来洗碗。或者可以和孩子解释一下,妈妈很快就洗完,你稍微等一会儿?要么干脆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帮妈妈洗碗,妈妈就能很快洗碗,然后我们一起玩儿。至于说爸爸,他可能真的很累了,需要休息。那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吧。你和孩子玩儿得开心的时候,说不定他会被你们吸引过来!

  放下情绪,是特别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生的功课。这个过程,就像剥洋葱,只有当你剥下了情绪的外衣,你才会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是什么,期待是什么,渴望是什么。

  你真的是对老公不能积极参与教养孩子不满吗?还是对老公对你的态度不满,希望他更关注你?甚至你可能会发现其实你是对你婆婆不满?更有可能是你对自己不满?你会对自己的内在有很多新的发现。

  而当你真的放下这些情绪,不再抱怨、指责或者自怜,当你自己有一个正向的心态,你会发现爸爸可能也逐渐地平和了,开始对你和孩子的活动感兴趣了。因为别忘了,我们和周遭的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结的,你不同的应对方式,一定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相信,接纳,学会放手

  如果你能做到刚才讲到的这几点:调整期待、放弃做完美妈妈、觉察并接纳负面情绪,那你们就已经超越了一个难关,有了一个特别好的新的开始,爸爸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愿望参与到教养孩子当中来。

  那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不是的。我们还需要相信、接纳、放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相信你老公吗?你能否相信,他能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而且还能在精神上呵护好孩子?他能对孩子付出最大的耐心?独自带孩子出去不会把孩子弄丢?孩子生病了他能搞得定?可能很多妈妈都不相信。

  但是仔细想一想,从客观事实来说,在孩子这件事上,其实他只有两件事是一定做不来的:生孩子和哺乳。其他事虽然他可能不太擅长,也可能和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但一定能胜任。

  所以我们这里说的“相信、接纳、放手”,其实更多的是,放下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放下完美妈妈的自我认同,接纳和你不同的爸爸。

  “相信”

  * 相信爸爸和你一样爱孩子,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同

  * 相信孩子像爱你一样爱爸爸,只不过可能还没有习惯爸爸的方式

  * 相信你能做的事,爸爸也能做,只不过方法可能不同

  * 相信爸爸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很可能是在与你完全不同的领域

  “接纳”

  * 不将自己的理念强加于爸爸,接纳爸爸不同的观点和方式

  * 当爸爸和孩子相处时,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方式,也不要打断他,事后再交流

  “放手”

  * 觉察自己,到底是不能放手还是不想放手?

  * 没有什么事是非你不可的

  * 放手,就是给爸爸创造参与的机会

  * 从爸爸擅长的领域开始放手,从你不太担心的事情开始放手

  鼓励和感恩

  当你看到爸爸的努力和变化,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别忘了肯定、鼓励和感谢。

  我们可能都知道,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能空泛,只说“你太棒了”,最好也不要评论“真是好孩子”,而需要描述,比如“谢谢你帮妈妈洗碗,你看这些碗上面的脏东西都洗掉了,而且比我平时一个人洗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对爸爸也一样——“你陪孩子这么久,看他多开心呐!我也有时间干点儿自己的事儿了。”更要注意的是,不要比较,不要用“可是”、“不过”——“你陪孩子这么久,看他多开心呐!不过我看谁谁家的爸爸还和孩子一起踢球呢!”有了比较、不过、可是,就不再是真正的鼓励和肯定了,很容易变成变相的指责。

  鼓励会给爸爸带来信心,进而乐于尝试与孩子更多地接触,慢慢地更加熟悉与孩子在一起的方式,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与孩子更加亲密。

  改变,会带来更温暖的改变

  这些改变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当改变发生,意味着过去的模式被打破,建立起一种新的规则。这是一个从熟悉到未知的过程,包含着不安、焦虑和恐惧,甚至引起混乱。无论是你自己、爸爸还是孩子,都面临着一种新的局面,或者其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假设你迄今为止从未尝试将粉嫩的宝宝交给爸爸单独照料,而现在你决定尝试一次。这时你是否会内心充满不安和担心呢?更不用说爸爸和宝宝有多么不适应了。

  这个过程很可能是艰难的,而且也很可能是漫长的。因为脱离自己熟悉的状态很辛苦,即使我们内心知道熟悉的未必的功能良好的,但熟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却是舒适的。为此我们会常常想到放弃,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这种时刻,需要的是怀抱着希望,坚持不断地练习。要相信,改变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改变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部分。你希望自己的家庭是怎样的模式,就尝试着向着那个方向调整自己。而坚持不断的练习是让自己和他人不断熟悉的过程。

  别忘了,我们和周遭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结的,而身边的亲人更是与我们联结最紧密的。当某种改变发生在你身上,他们一定能够接收到。他们可能会好奇,或欣喜,或不适应,或反抗……无论如何,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建立了。

  总有一天,你会收到改变带给你的礼物。其实,从你决定改变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在收到礼物了,那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新的可能性。接受这份生命的礼物吧。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