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刘林 杨绍功 夏冠男 闫起磊)连日来,湖南、四川、广东多地发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网友关注的问题和一些网络传言进行了采访求证。
“偶合死亡”是否是涉事方逃避责任托词?
涉事企业深圳康泰公司16日发布声明,将“疫苗致死”事件称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并称“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不少网民质疑,短时间内发生了多例新生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的事件,使用的都是康泰公司生产的疫苗,而康泰公司单方面宣布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海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曾雪霞告诉记者,医学上说的“偶合症”是指,受接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发病原因与疫苗无关,“但是,这并不表示所有接种死亡在未经鉴定前都可以用‘偶合死亡’来解释。”
曾雪霞表示,从临床医学角度上讲,判断是否“偶合性事件”,疫苗生产企业说的不算,需要由预防接种调查诊断专家组经过详细调查后判断。如果专家组下了结论而被接种死亡者家属不服,可以向市级以上医学会申请鉴定。如果对鉴定结果仍然不认同,可以走法律程序,提起民事诉讼。
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通知表示,正在深入调查婴儿死亡原因,进一步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疫苗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新生儿24小时内必须打疫苗:利益驱使还是医学必须?
不少网友关心,婴儿出生24小时内是否必须要接种乙肝疫苗?有网友认为“让婴儿都打乙肝疫苗是利益驱使,有人为了钱向全国新生儿设下魔鬼圈套”;但更多网友表示,凡事不能因噎废食,现在母婴传播在乙肝患者中确实占相当的比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针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曾经表示,我国乙肝防控的难度大,但空间也大。新生儿预防乙肝,最好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
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科主任张世英23日告诉记者,从医学上讲,新生儿不接种乙肝疫苗容易暴露在乙肝病毒的风险下,广东省也要求地方疾控中心保证新生儿24小时内完成接种。从效果看,开展乙肝疫苗有效地降低了深圳的乙肝发病率,从17.8%降低到了成年人7%以下,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1%以下。
是否还存在未知的不良反应?
随着疫苗伤害事件的接连发生,不少家长对疫苗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十分关心。接种了同一批次疫苗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判别以便及早就医?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认为,出现不良反应不难发现,但是要预测哪个婴儿会出现不良反应就很不容易。
刘远立认为,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尽管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得到完全控制。接种疫苗后婴儿出现死亡,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疫苗质量有问题,二是婴儿猝死的情况即使不种疫苗也会有时发生,三是接种程序是不是值得重新审视,按现行接种程序的规定,婴儿出生当天就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而卡介苗是活性的,是不是有些婴儿受不了?总之,医疗卫生界,企业,政府和社会对此事件的确应当予以重视,仔细分析原因,总结应有的经验和教训,但一定要遵照偱证决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