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你给孩子选好奶粉了吗

  中国产经新闻报

  “洋品牌”、价格高、广告响、功能多和检测合格……这是中国妈妈们在为宝宝挑选必备口粮——婴幼儿奶粉时的必选项。

  然而,“其实奶粉的好坏跟这些根本没有关系。消费者会有这些认识都是基于对于产品知识的缺乏。”在中国营养协会终身理事长、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看来,相比于生产标准和销售方式等的监管,给予消费者知情权,普及产品知识更为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安全放心的奶粉?消费者应该怎么挑选呢?

  吴松航认为,好的婴幼儿奶粉,应该是靠优良的产业链过程来保障的,从奶源、工艺、配方乃至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是安全的,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肯定是安全的,单单依靠监测合格来保证产品安全,这个制度是有缺陷的。

  这些环节,看似简单,但这其中却隐藏着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洋品牌”就好吗?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震惊中外,一时间中国人民“谈国产色变”。

  李芬(化名)的女儿就是这一年出生,尽管当时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但是在挑选奶粉时,她基本上不考虑国产奶粉,“洋奶粉”成为李芬认为的安全奶粉。

  其实不仅是李芬这样认为,直到2011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过半中国妈妈不愿意买国产奶粉。

  “这是中国消费者的误区之一。”吴松航认为,判断奶粉安全不安全,不能简单凭国产还是洋品牌来区分,它有客观标准。婴幼儿奶粉质量好不好,首先要看奶源。

  吴松航介绍道,目前奶粉生产企业奶源有3种形式,第一种奶源模式是企业完全有自己的奶源基地,企业有多少奶源,就做多大的市场。三元奶粉在这种全产业链模式当中是最典型的,也是质量控制最成功的。采取此种模式的奶粉生产企业目前在国内是比较少的。奶牛养殖完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因为养殖场是自己的,因此鲜奶的卫生和营养指标也就有了保障。第二种奶源模式是部分奶源自有,部分奶源从奶站等其他渠道收购而来,这种模式就不能完全保证奶源安全,也是奶粉发生重大质量事件的根本原因。目前采用此种模式的奶粉生产企业还比较多,国家政策也正在要求奶粉生产企业提高奶源的自建自控能力和比例。预计此种情况会在未来几年内有一个明显的改观。而第三种奶源模式则是企业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奶源和牧场,生产所用原奶全部依靠购买其他企业生产的大包粉,或者从国外进口。

  这第三种模式正是许多在中国生产的“洋品牌”普遍采用的模式。据了解,所谓的进口奶源,并不是进口鲜奶国内加工成奶粉,而是进口的大包粉。而这种大包粉,从国外运到国内再次加工。而一般情况下,大包粉的保质期只有一年。由此,经过多次加工,多环节运输、仓库储存,营养和卫生指标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吴松航认为,中国奶粉行业有其发展的不足,但这其中也不乏把品质安全放在经济利益前面的企业。"进口奶源"这四个字并不代表这种奶源模式就好,与消费者做真诚沟通,告知真相,这应该是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可行方式。

  如果说以前对洋品牌是深信不疑,那么今年8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生的肉毒杆菌事件,则彻底颠覆了李芬对洋品牌的看法:“洋品牌的奶源也一样可能存在问题,不应盲目选择。”

  诸如李芬这样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回归国产,在中国寻找一些好企业,好品牌。

  奶粉香甜就好吗?

  好的奶源是制造好奶粉的基础,同时还决定着好奶粉生产的重要一环,那就是奶粉制造工艺。有奶源基地的奶粉生产企业,采用的是全球通用的新鲜牛奶为原料的湿法工艺,而没有奶源的企业,采用的就是用大包粉再次加工的干法生产工艺。

  “从产品的营养和安全角度上来看,肯定是湿法工艺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全球通用的。就是采用鲜牛奶为原料,加入各种营养素,充分混合后,制造成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奶粉营养成分会混合得比较均匀,而且奶粉品质比较新鲜,口感也比较好。”吴松航介绍道,但干法工艺就不具备这些优点。干法工艺因为是直接干混,所以混合度、均匀度上会稍差一些,另外奶粉的溶解度、色泽、口感都不如湿法生产的奶粉。

  李芬的女儿从一出生就喝的是某外资奶粉,出于对宝宝的关心和爱护,李芬经常上网浏览其他妈妈对于这款婴幼儿奶粉的评价。2010年八九月的时候,李芬发现,相继有网友表示该品牌操控了幼儿的胃口,如果幼儿连续食用,就很难再食用其他品牌的奶粉,甚至连幼儿辅食也不愿食用,这样下去不知如何是好?还有网友提出疑问,某外资幼儿配方奶粉香气很重,甜味很浓,不知道是不是厂家向奶粉里添加了香精?

  随即在10月份,就有媒体曝出部分品牌在奶粉里面添加了香精,会增加宝宝身体负担,危害宝宝的肝肾。

  对此吴松航指出,大包粉进口的奶源由于运输、存放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奶粉的口感、风味有影响,可能导致了部分乳企在奶粉中添加了香精。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一些真正的洋品牌在国外是有牧场奶源地的,也是按照湿法工艺生产的,但是它们在中国的生产工厂,由于没有奶源地,不得不改用了干法工艺,而一般消费者对这些是不了解的。

  乳品企业的发展,应该是伴随着奶源建设的发展来完成,而不是盲目的市场扩张,由于奶源不足而带来产品的质量风险,对此,乳业市场是有深刻教训的。

  检测过了就好吗?

  如果说奶源和工艺决定了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那么配方决定的就是奶粉的营养。

  在电视里,消费者经常能够看到诸如这样的广告语:“富含DHA,让宝宝智力发育好,更聪明”,“有原配方4倍以上DHA,宝宝健康机灵,学得更非凡”,“最大限度模拟母乳,让妈妈的爱没有缺陷”。

  配方如此之多,让李芬挑花了眼。但是吃过几次亏之后,如今她更关心的是所谓广告中提到的DHA以及升级含量真如广告所说的有效吗?

  对此,吴松航认为,DHA对视力发育肯定还是有用的。奶粉中添加的一些营养成分并不是盲目加的,而是基于对母乳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加进去是为了仿照母乳的营养结构。而配方升级,添加的成分有可能会更贴近母乳成分。

  众所周知,母乳永远都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作为母乳的替代物或是更换物,业内也早已有共识,只有当奶粉配方中含有贴近母乳成分的情况下,婴幼儿奶粉才能做到最好。

  但是,“一般来讲,配方的模仿性很强。在配方上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奶粉的配料表后面都标识得很清楚。国家在配方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吴松航建议,从这一点来讲,不要过度迷信企业打广告时所说的“喝某品牌奶粉变得聪明”,这种说法并不可靠。

  在吴松航看来,中国市场以前在奶粉行业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奶源、工艺和配方这几个生产环节,没有做到特别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奶源上。相反,都是靠检测来证明这个产品的合格与否,或者证明这个产品的好与坏。但其实,好的奶粉应该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应该着重监控前面的从奶源到工艺,再到配方等整个生产过程环节,最后面的检测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保障措施。

  为什么这么说?这其中还源于检测自身也存在着的很多问题。比较明显的是,由于检测标准更新的滞后,一些产品虽然当时检验合格,但仍有可能会有风险。例如,2008年三聚氰胺问题发生前,按照当时的检测标准检测,所有奶粉的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

  “合格产品导致安全事件,这就是‘只重结果检测,不重过程管理’带来的问题。没有前端各个环节的安全做保障和控制,虽然检测标准在不停地修订和提高,但是检测标准更新总是滞后的。”吴松航有些无奈地说,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就要求检三聚氰胺;发现了性早熟,就重点检激素;发现汞超标,就重点检测汞。“不可知的风险那么多,得出多少次事才能检测完全?”

  吴松航指出,对于生产企业来讲,目前的检测成本居高不下。“为什么给企业带来了那么高的检测成本,就是因为忽视了前端过程的建设,不得不依靠复杂繁琐的检测,来尽可能地保障安全性。”

  在吴松航看来,近年来国内对奶源等几个环节的监管,是不够到位的。很多乳企自控、自建的奶源基地还很缺乏,更有甚者,很多奶粉品牌也只是简单注册商标后,在国外代工,然后专供中国市场,这给中国宝宝带来非常大的不可控的风险。这样的情况是出现过的,一旦奶粉出问题,这类企业就关门大吉,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我们正在努力

  让人欣慰的是,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今年5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 6月20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看出国家正在转变对于婴幼儿奶粉的发展思路。

  其中,《意见》提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确保原料乳(粉)质量合格。并强调指出,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意见》出来以后,反观市场反映,最占据优势的还是以三元为代表的拥有自建自控牧场的企业。

  “当恒天然宣布自己奶源有问题的时候,影响大的却是中国乳业尤其是中国的奶粉行业。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如果没有自建自控牧场奶源,完全依靠别人提供奶源的话,这是有问题的。到时候感冒的是别人,吃药的却是自己。”因此,吴松航表示,国家提出要求,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必须拥有自建自控奶源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奶粉产品的真正安全,我认为,在乳业新政实施3-5年之后,中国奶粉行业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看好。文/李会 梁薇薇 侯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