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接种疫苗不要“因噎废食”

  京华时报 微博

  近期发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令疫苗安全问题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热点。一些家长认为,儿童疫苗“能不打就不打”、“不打也没事”。对此专家表示,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疫苗必须给孩子接种,家长们不可对接种疫苗“因噎废食”。 理性看待疫苗不良反应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表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疫苗一定要打,不能因为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否定其作用,甚至干脆不打。

  “接种疫苗可以说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日益成为现代人预防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不打疫苗,对个人而言会降低个人的免疫力,也会增大将来患流行性疾病的风险。对社会而言,也可能引起传染病疫情的爆发。因此,家长们应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规定,全面地给孩子接种各种疫苗。只有这样,才能让疫苗的价值真正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疫苗的安全性,孙忠实表示,经过国家批准的疫苗在上市前,都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整体上是安全的。

  同时,孙忠实表示,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接种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疫苗及疫苗的塑形剂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其中活菌苗和活疫苗的接种实际上就是一次轻度感染,而死菌苗和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接种后在人体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的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过敏、局部红肿痛、食欲减退和嗜睡等。这些反应一般都是轻微的、暂时的,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而且恢复得也很快。但是对于个别的孩子发生的强反应或异常反应,需要给予退热及对症处理。”

  接种前如实告知宝宝健康状况

  为保证孩子顺利接种疫苗,家长一定要如实告诉接种医生宝宝的健康状况。

  孙忠实介绍,孩子接种前是否患病,有无食物和药物的过敏史,上次接种同种疫苗后的反应情况,孩子及其家人的免疫系统是否有问题,近期是否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输血,现在是否有发热或出疹、拉肚子等,这些情况都应该如实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给宝宝接种疫苗。

  各种疫苗接种的时间,医生都会在接种卡上标明,家长要按时给孩子接种,不宜提前也不能推后。孙忠实提醒,有下列情况应推迟接种:如接种其他减毒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到一个月,接种前出现咳嗽、发热及红疹等过敏表现,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接种丙种球蛋白未满三个月。

  接种后注意监控

  在接种室,经常有一些家长打完疫苗就走。孙忠实表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为安全起见,接种后不能马上离开,要在接种室休息观察30分钟,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无法及时救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百白破”等多剂次疫苗时,仍然要在注射室观察30分钟。

  回家后,需让宝宝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注意保暖。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通常1—2天内便会自愈。如果皮肤红肿得厉害或者发热令宝宝难受,采取对症治疗也可完全恢复。

  如果宝宝出现一些严重的反应症状,如高烧、全身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另外,接种当天洗澡要注意别让注射部位沾水。

  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