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挤眼摇头是得了怪病?

2016年07月03日 06:30 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最近常常频繁挤眼、眨眼、噘嘴、点头、摇头、耸肩、缩颈、清嗓、四肢抽动和性急等。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儿科施益农主任中医师介绍,这种病症是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它的特征是不自主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有时常伴有不自主的发声或秽语。

  据施益农介绍,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挤眼、眨眼、斜视、噘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喉鸣音,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污秽词语等;有些患儿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反复模仿语言、动作、表情等行为。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问题。

  施益农主任介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呈慢性病程,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与复发,须较长时期服药治疗。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控制症状为主,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药物四苯嗪对部分患者亦有较好效果,但其相应副作用较明显,如造成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疗效亦可,但副作用相当大,如食欲减退、失眠、头痛、腹痛等,长期服用还易产生药物依赖、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可能造成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精神综合征等。中药治疗本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整体优势,以中医辨证及整体观的理论对抽动症进行病因及证型的分析,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而标本兼治,并同时给予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

  通讯员朱晓琳记者华琳月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