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工作中,经常碰到父母焦急地领着孩子到骨科就诊,小孩表现为夜间肢体疼痛,比较痛苦且常常痛醒,至第二天清晨,症状又消失,临床检查通常没有什么阳性发现。这种疼痛非常困扰儿童及其父母,最常见的是所谓的生长痛(最确切的定义应该为:儿童良性特发性夜间阵发性下肢痛)。
南京鼓楼医院骨科骨肿瘤专业组副主任医师王守丰介绍,典型的生长痛表现为间歇发作、阵发性且部位不固定的疼痛,通常一周发生1~2次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模式。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年龄段在4~14岁间,没有性别差异。生长痛通常可能影响10%~20%的儿童。
王副主任介绍,生长痛基本上是一种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实验室检查或X光片对诊断意义不大,主要用于排除诊断。如果能够将其他疾病都排除了,又有了符合生长痛的诊断标准,基本就可以明确生长痛了。不过,为防误诊,需要排除相关疾病,具体包括1、运动损伤相关疾病:这类疾病通常都有受伤史,仔细询问儿童的受伤经过,可以诊断。2、感染相关疾病:这类疾病基本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同时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增高或C-反应蛋白增加等。3、肿瘤。4、发育不良或先天畸形。最需要鉴别的是肿瘤相关疾病。如果是良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紧迫性相对缓和一些,如果是恶性肿瘤,最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那么,生长痛诊断明确后,治疗如何进行呢?对此,王副主任提醒,首先,正确认识生长痛。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正确解释生长痛的良性特性。儿童及父母必须明白生长痛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己就会逐渐好了),不会进展为任何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美国克利夫兰的一项研究表明,经过5年随访观察,大约50%的生长痛儿童疼痛消失,恢复正常,其他儿童均有发作频率降低、止痛药物应用减少及恢复正常学校上课等。可以建议在发作时应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也可以应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如按摩、理疗及热敷。由于生长痛是间歇性发作性疼痛,定期或长期应用止痛药物可能有害于健康,所以不建议长期或定期规律用药。
其次,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让患儿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妈妈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患儿。对待患儿要比平时更加温柔体贴,因为家长的鼓励和精神支持,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镇痛良方。
再次,肌肉牵拉训练。基于循证医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生长痛可以应用一种肌肉牵拉方法,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大腿前后肌群)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小腿三头肌),此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发作。这项训练在父母的帮助下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另外,矫形鞋等辅助措施。对于骨骼发育畸形或不全引起的生长痛,可以应用矫形鞋等辅助用品。
最后,其他药物治疗的研究。也有研究报道生长痛的儿童大部分有维生素D缺乏。但此研究并没有报道是否没有生长痛的儿童也有维生素D缺乏。因此,目前,应用维生素D缺乏治疗生长痛并没有依据。另外,对于应用维生素C、钙、镁等来治疗生长痛,目前也没有确实的依据,所以并不应该提倡应用此类药物治疗生长痛。
通讯员 王娟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