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王玉玮:打“蜡烛包”后患很严重!

2017年10月20日 06:30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许多新生宝宝一出生就被包裹在蜡烛包里,家长一是担心宝宝受寒,二是担心宝宝双下肢弯曲,认为使用蜡烛包可以使宝宝的下肢发育更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和很不科学的做法。

  新生儿四肢蜷曲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表现,不必人为地去矫正。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四肢会自然伸直。至于打蜡烛包可以防止孩子将来腿长的直是没有根据的。因此,为了婴儿的“自由”和健康,还是不要打蜡烛包为好。

  新生儿出生时髋关节发育是比较特殊的,大多数专家认为胎儿受母体产前激素的影响,其全身的关节和韧带比较松弛,尤其是髋关节。由于胎儿体位的原因,在子宫内髋关节处于过度伸展和内收伸膝的臀位时易于造成髋关节的髋臼发育较差,髋臼顶斜度增加并向前旋转,髋臼边缘浅、髋臼呈平状。股骨头后上方稍扁平,使得股骨头不能很好的落在髋臼里,再加上关节囊比较松弛的结果,使得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出现脱位或者半脱位状态。随着出生后年龄的增长,以及过早行走造成下肢负重全身重量或者不良的抚养习惯,例如一些亚洲国家的人喜欢将孩子的下肢伸直包裹成腊肠包样。由于关节囊比较松弛,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容易造成股骨头从髋臼内脱出,而发生髋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尤其是冬季,小婴儿穿衣服较多时。

  鉴于小婴儿髋关节发育的这种情况,专家们认为必须摈弃使用“蜡烛包”方式包裹婴儿或者捆绑孩子的下肢。解放孩子的四肢,避免人为地造成髋关节脱位或者半脱位。早期使用大量的尿布,使髋部在自然的轻度髋关节屈曲位下外展复位,使得股骨头很好的落在髋臼里,可以促使髋关节能够在出生后更好的发育,避免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以至于可能发生的髋关节半脱位或者完全脱位。

  何况对于小婴儿出生后的早期训练就是给与感官、四肢运动和触觉、知觉的刺激。让孩子的四肢运动从不随意到随意,从动作不准确到动作更加准确。如果捆绑上孩子的四肢就失去了这种早期感知觉训练的机会了,对孩子的神经运动发育也极为不利。

  捆绑下肢不能预防“罗圈腿”

  我国有一个民间习俗,孩子一出生习惯用布或小被子把婴儿身体捆得直直的,并且捆得非常结实,认为这样能预防小儿长大后成为“罗圈腿”。其实,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

  “罗圈腿”在医学上称 为“O”型腿,多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造成,使得钙的吸收障碍,骨骼软化,加之宝宝过早地站立和行走,下肢负重过度,造成弯曲。常见于严重佝偻病,属于骨骼软化的后遗症表现。

  婴儿包裹或捆绑下肢绝对不能预防 “罗圈腿”!捆绑宝宝不仅妨碍了婴儿的活动,包裹太紧也影响皮肤的散热,汗液及粪便的污染容易引起皮肤感染,严重的时候,还可以造成髋关节脱位,所以这种方法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应当提倡婴儿尽早穿上小衣裤,让四肢处于自然放松的体位,任其自由活动。为了避免“罗圈腿”的发生,可尽早让婴儿晒太阳,合理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请放开捆绑在宝宝身上的蜡烛包和绑腿,还宝宝一个舒适、自由伸展的体位吧!

  本文来源新浪博主育儿专家-王玉玮 博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