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烦闹多汗要防佝偻病

  近来,不少家长来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儿科施益农主任门诊,反应宝宝烦闹、多汗、生长不理想。经检查是患上了不同程度的佝偻病。施益农主任说,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佝偻病有了认识,但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佝偻病全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因婴幼儿、儿童或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原因有: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疾病和药物影响等。

  施益农主任介绍,佝偻病临床症状有四个阶段,家长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1、初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婴儿,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烦闹、因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2、活动期,病情加重,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6月龄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后头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称为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镯、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叫肋膈沟或郝氏沟。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1岁后站立与行走时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3、恢复期,佝偻病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施益农主任强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给婴幼儿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很重要。同时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是预防的关键。要力争做到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国际单位,均补充至2岁。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钙剂。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1000ml的儿童、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的青少年,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通讯员 朱晓琳 记者 华琳月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佝偻病维生素D鸡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