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母亲的女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08:54  新浪育儿 雨欣妈

  新浪亲子中心杂志投稿论坛雨欣妈原创:

  北方的冬实在是长,不下雪的日子,心里总觉郁闷。郁闷归郁闷,春好歹是来了。接连几日气温竟高得出奇,这个沉不住气的人就把铺了一冬的褥子拿出来晒着。

  褥套剥掉我才发现,这竟是结婚时母亲给置办的嫁妆。棉花倒絮了许多,这么多年也还挺暖和。最有意思的是四个角角被母亲缝上了四枚五角硬币,不知道有什么说道,当时即便问过也早忘了。大红色的绸缎料,上面描龙绣风的,怎么看怎么土气,于是本为盖的就变成了铺的,这么着一直把它铺在身下,天气暖和时想起来了就拿出去晒晒,

  母亲的针脚总是这般粗大,一如她粗枝大叶的性格。母亲做的活计,摆在那里粗略看看倒也像那么回事,但把婆婆做的拿来一比,就败下阵去了。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母亲年轻时曾在服装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家远,工作又辛苦加上我和姐姐相继出世,母亲就调换了工作。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台缝纫机,很多时候,我掀开那道碧绿色的门帘,看到的一准儿就是母亲忙碌的背影,缝纫机踩上去发出的嗡嗡声在老旧的房间里响得到处都是。母亲在那里娴熟地纫线,一突噜一突噜往前跑趟,于是新衣裳出来了,门帘子、布罩子也都出来了,母亲用她勤劳的手武装着这个家和家里的人。布料总是很便宜的,那是母亲淘到的残次品,双职工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不精打细算哪成。布料便宜了,一样的钱总能多出几件。但母亲的手艺实在是不敢恭维,我就记得自己穿过一件两边袖子一宽一窄的上衣,改都没法改的,那是母亲裁剪时就给裁坏了,买新料子也还需要钱,就那么凑和穿着。除此之外,两条裤腿一宽一窄,上衣两个大襟一长一短,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多,我就一直认为母亲做不得细活,直到今天也还是这个印象。那时理解不了,现在明白了,母亲早年丧母,是从没有母爱的日子造成了她的粗拉性格。而且那时的生活哪有现在富足哇,要什么有什么,母亲要赶着做这,又要赶着做那,哪里有太多时间精耕细作?

  粗归粗,母亲倒是什么都会的,做被子做衣服这都不在话下,母亲还会绣花。家里的门帘,窗帘,枕套,都是她在一个好象叫做“绷子”的圆框框上绣出来的。小孩子调皮,总要随处乱翻,母亲的彩线,绣花针翻出来就成了我的战利品,我拿着它们在随意一块布上胡乱绣着,收获了不少乐趣,当然被母亲发现了就少不了一顿说,严重了还会讨得一顿打,母亲说我浪费的线正好够她绣一只凤凰的。不小心手被针扎了,我就哀哀地哭起来,母亲一边骂一边给我挤手指上的血,“看你下次还弄不弄!”记忆里总是晃动着很多花的鱼的鸟的布帘子,到现在我也想不起来母亲究竟是用哪一段时间制造出了它们,难不成都是在我睡着的时候?

  除了绣花,母亲尤爱编织。母亲爱编,却总是编不好。从小到大,穿过母亲织的无数件毛衣,每一件在上袖子的两个肩膀处,都很生硬和突兀。毛裤呢,裆的部位总要反复几次才觉妥当,裤腿也总会意外地粗起来,面袋子似的不合身,需要返工。几十年过去,即便是现在,母亲也还是如此,一件毛衣不折腾几次可不算完。前些天给女儿织了一条小毛裤,织好后拿给我,母亲叨咕说拆了三次呢,我就暗自发笑,笑着笑着,眼前就浮现出了年轻时母亲的样子,聚着眉头,拿着织针,小手指缠着线,捅一下,勾一下,结好的毛活就那么一点一点变长了,有了模样,此情此景,多少年过去也还清晰。母亲还是很聪明的,我记得有段时间,母亲特地买来编织方面的书,认真钻研,针法时常记到纸上,不知不觉,她就能把书上的花样织将下来,每每此时,母亲总是异常骄傲,孩子似的把她的成果拿给我们看,然后在我们的赞许声中加倍努力地干活。当然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快把毛衣织好,穿在我们的身上。而两只袖子的连接处,永远是不顺畅的,母亲这样的织将下去,已经织了快一辈子了。近些年,母亲渐渐老了,眼花得厉害,毛活很少打了,但小外孙女和外孙子的毛裤,那是务必要打的,而且永远不会嫌累。

  如今,生活富足了,母亲已经基本不再做这些活计了,不过还有女儿的小毛裤,还有那床大红的缝着五角钱的褥子记载着母亲的辛劳。早年的那台缝纫机依然放置在母亲家里,但已废弃不用,搬家的时候劝过母亲,老沉的,不用了还留着干嘛?母亲一瞪眼,留着,不许扔。去母亲家的时候,我偶尔就会在这台老缝纫机上翻弄,藏在小抽屉里的顶针呀,钮扣呀,线头哇,布块呀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现在看来,也还是那么亲切。人都是恋旧的吧,这些东西,到底是写着母亲的过去呢,母亲又怎会轻易地把它们扔掉?

  上面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女红”吧,我们这个年纪,按说是应该会一点的,但却始终不会,到女儿这一代,就更是不可能了。好在有母亲,在成长的这一路上,给予我殷殷的庇护,虽然活儿是那么粗,但那些衣裳,到底温暖了我,那些布帘子,布罩子,装点了童年时的家,它们是那么的漂亮,给我的童年打上了鲜亮的底色,永远温馨了我的记忆。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新浪亲子中心原创杂志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