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之梦何时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7日 09:07  南方日报  [ 微博 ]
目前深圳公、民办幼儿园发展严重不均衡,学前教育学位紧缺,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目前深圳公、民办幼儿园发展严重不均衡,学前教育学位紧缺,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莎)学前教育“国十条”日前出台,广东省要求各市以市为单位,将各县(市、区)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于今年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计划,深圳将大力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工程,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公益性幼儿园建设。

  今年“两会”即将召开,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拟向市人大提交《将我市幼儿园、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并认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公益性,在经费投入问题上应建立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参与的分担机制。

  优质幼儿园学位资源稀缺

  2010年5月,家住梅林一村的郭先生准备给刚满两岁的儿子报名上幼儿园的亲子班以方便其今后直升幼儿园,但幼儿园说孩子太大了,只有2008年9月份后出生的孩子才有机会参加报名。

  郭先生的遭遇并不奇怪。由于公办园学位紧张,加上不少家长对民办园的信任缺失,导致公办园亲子班火爆走俏。记者调查发现,在深圳千所幼儿园中,公办园仅近60所,资源的稀缺加上政府投入不足滋生了幼儿园“5年制”怪现象。虽然民办园数量庞大,占近95%的比例,但部分民办园收费高昂,存在教育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克扣教育费用牟取暴利等现象,家长们挤破脑袋想让孩子进公办园。

  深圳学前教育有其以民办园为主体的特殊性,但公办园、民办园发展严重不均衡、学前教育学位紧缺、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无疑拷问着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从2010年5月28日起,恰逢“两会”前夕,本报重磅推出一组关于学前教育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专家建议探索分类管理制度

  由于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学前教育被排除在学历教育之外,加上监管主体模糊,多部门管理留下监管真空。此外,政府财政对民办园的扶持力度不足,学前教育经费“蛋糕小”且多倾向于公办园,造成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新生宝宝的增长加剧了深圳学前教育学位的紧缺。市卫人委、市妇儿工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新生儿首次超过10万人,2007年新生儿人数接近13.6万人,较2006年增幅超过25%;2008年深圳的新生宝宝总数再度大幅提高,超过16万人,比上一年再度增长 17.7%;2009年新生儿数量略有回落,但仍超过了15.8万人。

  针对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能充分满足家长对优质学位需求的现状,不少专家认为,首要任务是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多办公益性、普惠型幼儿园,推行成本分担机制,可借鉴上海的政府购买服务和香港的发放学前教育券等形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专家认为,深圳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各区挖潜扩容增设学位

  2010年6月,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幼儿园学位情况汇报会,副局长曹赛先表示,将进一步对公办幼儿园进行扩容,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幼教管理中心下属的22所市属公办园扩招,增加390个新学位,各区也将不断有新增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根据教育部门预计,2010年新增需要申请学位的“猪宝宝”只有 1万—1.5万人,“猪宝宝”入园需求可以基本满足。

  相关的教育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深圳进入学位增长的波峰阶段,2007年深圳幼儿园学位达16.9万个,2008年达19.1万个,2009年达22.1万个。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2010年全市共新增幼儿园80所,加上原有存量学位,2010年全市千余所幼儿园可提供小班学位9.4万个,可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据统计,截至2010年,深圳在园幼儿较2009年同期增加4万人。

  此外,市教育局多次组织开展全市幼儿园专项检查,要求各区对违规办学、跟风乱涨价的幼儿园严查不贷、期限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处罚。同时,将全市1000多所幼儿园办学信息在媒体上公告,保障家长知情权。2010年,市教育局还制定出台了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开展规范化幼儿园建设的达标和验收工作。

  今年力推学前教育3年行动工程

  规范化标准只能保证幼儿园合格、达标,如何保证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型,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2010年教师节前夕,深圳出台的《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达到5%以上。对于加大投入这一提法,有专家认为消息令人鼓舞但语焉不详,具体数额有待明确。

  《深圳市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公益性和普惠型,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为市民提供入园便利、收费适中、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基本服务。

  日前,学前教育“国十条”出台提出,要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启动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确保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根据广东省的要求,各市要以市为单位,将各县(市、区)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于2011年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

  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在谈到2011年教育工作时提到,深圳将大力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工程,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公益性幼儿园建设,同时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型,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学前教育需求。

  “‘国十条’出台后,在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和摸索方向上更加明确,现在要做的是结合深圳的实际,有效、正确地贯彻国务院精神。”福田区某幼儿园园长认为,国务院文件十分具体,可操作性强,关键是要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真正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历年来,深圳各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十分关注深圳学前教育的发展。去年“两会”期间,本报的学前教育系列报道催生了2010年“两会”人大代表建议,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提交了第428号建议———《关于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监管和投入力度的建议》,其中两次提到了本报的调查报道。杨剑昌表示,正是《南方日报》的报道催生了第428号建议。

  记者了解到,根据政府部门对于第428号建议的回复内容,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教育法,因此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扶持学前教育发展。

  今年“两会”即将召开,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拟向深圳市人大提交《将我市幼儿园、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建议将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普及“15年义务教育”。

  杨剑昌认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公益性,在经费投入问题上,真正合理的分担机制应该是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参与,只有先尽到责任,政府部门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才更有说服力和威慑力,而有了财政支出的适量保障,才能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深圳市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占GDP的4%,普及15年义务教育并不难,深圳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和教育资源。”杨剑昌说。  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