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北京卫视亲子互动节目《妈妈听我说》中,一位叫姜涞的5岁小姑娘展现出的对美妆的痴迷和了解,令主持人乐嘉和嘉宾六六大为震惊,乐嘉甚至在节目中当场“给跪了”。节目播出后姜涞迅速蹿红,被网友称为“5岁化妆妹”,网友们折服于她超强的口才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同时很多人也纷纷反思孩子心智是否过度开发和成熟化了。
口红妹语录
我知道(口红)里面有铅,但是我们可以用玫瑰花来做呀!用玫瑰花来做不就没有毒了吗,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大米和奶粉都有毒,那么这一点小口红的毒素算什么毒呢?
主持人:姐姐和阿姨为什么要化妆呢?
口红妹:因为她们要美一些啊
主持人:错,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好看,一定要用化妆把它给遮掉
口红妹:错,世界上没有丑女,只有懒女
把“世界上没有丑女,只有懒女”当做人生信条的姜涞,爱看各种美妆节目,喜欢化妆,每天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才出门,尤其爱涂桃红色的口红,她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口红的王国。为此姜涞妈妈感到很是头疼,这次来到《妈妈听我说》的现场,就是希望发动大家的力量让女儿认识到“自然才是美”。
当被主持人乐嘉问及是否知道有些化妆品损害皮肤时,小涞涞更是以“现在有些奶粉和大米都有毒,我小小的口红这点毒算什么呢?”这样极为犀利的语句让乐嘉、六六以及观众们几乎无从辩驳。向来以好口才著称的乐嘉,更是现场直接给跪了,高呼“真想把自己的头发揪光!”
现场20位00后小朋友组成的“萌宝天团”,和姜涞就“自然美还是化妆美”展开了激烈讨论。一名“小海归”表示:“外表美没有心里美重要”,还有一名男生认为,“化妆太妖气,还是自然美好”。但涞涞反击:“化了妆也不代表心里不美呀”。场上几位小姑娘评委的态度倒是比较宽容,表示自己小时候也喜欢过化妆,但是“爱美可以,但不要臭美”。
节目播出后,“5岁化妆妹”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各方讨论,网友们对姜涞超强的逻辑思维感到惊叹,对小涞涞的口才大为赞赏。
很多网友们认为,5岁的姜涞对化妆品的了解让很多成年女性都自叹不如,“你这么精通化妆,让分不清眼霜和眼影、粉底和BB霜的阿姨情何以堪?”
另外,小女孩不仅伶牙俐齿,有很强的思辨能力,而且逻辑思维非常清晰。也有网友认为,从小孩成长的角度来看,5岁化妆确实早了些。在她妈妈的微博中,网友发现姜涞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参加过不少活动和节目,俨然是个小名人了。也有网友质疑,“口红妹”妈妈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是不是有炒作的嫌疑。
儿童教育专家
孩子行为更多的是来自模仿
“孩子有爱美的心态,并不奇怪。”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学习力研训主任谷力博士分析,5岁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会将她接触外在事物的反应通过行为举止直接表现出来。所以,姜涞很有可能是不自觉地模仿了身边成年人的行为。
但谷力也认为,小涞涞热爱化妆,注重外在美的行为有些“审美超龄”,5岁的孩子审美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家长[微博]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家长、老师的引导,包括社会舆论的环境都会影响姜涞的审美观念的形成。”
幼儿园园长
家长也要以平和心态对待
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李德萍园长认为,“在我们幼儿园,孩子们需要登台表演节目时,老师们也会给小朋友进行化妆打扮。有的小朋友会对脸上化上的淡妆表示新奇。”李园长表示,偶尔化妆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也是一种体验,不要将化妆变得“常态化”就可以。
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观时,游府西街幼儿园会通过做一些创造性的游戏,“画一幅画、展示一首新学的音乐作品的过程,其实都是一次表现美的机会,能帮助孩子树立符合年龄段的审美观。”
口红妹妈妈
尊重孩子追寻时尚的天性
昨晚播出到今早,网友的评论有支持姜涞夸赞的,有不喜欢她过于成熟的,指责我作为妈妈对她教育不善造成不良影响的。
我只想说,我尊重姜涞的天性。谁规定小朋友就必须喜欢洋娃娃而不是口红?谁规定小朋友必须18岁以后才能看时尚节目,化妆?
没有接触了解姜涞,何以仅凭被剪辑过的视频来判断她,我尊重她天性个性行走天下,每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专属代言。——6月30日姜涞妈妈微博节选
■医生提醒
别过早接触彩妆,卸妆很重要
在节目中,姜涞说的“奶粉和大米都有毒,那我这点小口红的毒算什么毒呢?”还有,化妆后“可以用卸妆露卸掉”等观点,听上去也挺有几分道理,那么儿童皮肤科专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马小玲说,5岁的孩子皮肤发育还不健全。其实大部分彩妆都是以化工原料为主,所以幼儿和孕妇都不建议使用。口红中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会让一些灰尘或一些脏东西粘附在嘴唇上,被孩子吃进肚子里。
“成人化妆,很多是为了遮盖不好的气色或者脸上的瑕疵,但是孩子不需要。”马小玲说。“当然,小涞涞有一点说的没错,就是要卸妆,”马小玲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使用彩妆之后,都要仔细用卸妆产品来卸妆,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儿童心理提醒
莫让功利化心态催生低龄“小大人”
低龄的小朋友穿着、发型举止行为就像成人一般,如今,这样“小大人”似乎越来越多。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学习力研训主任谷力博士表示,“小大人”现象是一种人格早熟,家长们急于把社会流行的审美标准应用在孩子身上,这样对儿童心理会起暗示作用,极易“催生”孩子心理的成人化。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