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到来了。春节是聚会的节日,也是美食的盛宴、味觉的饕餮。从年夜饭开始,高频率的美食不断地被呈现在人们面前。专家指出,节日期间,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健康,这不仅要从搭配的角度下功夫,更需要一点小智慧来化解积食、留住美好身段。
年夜饭篇
如果说节日饮食是一场盛宴的话,那么“年夜饭”无疑是这场盛宴中的“头牌”,也是其中的重头戏。营养专家指出,年夜饭年年做,如何吃出新意、吃出健康,关键要把握以下几大原则。
掌握三大原则 年夜饭美味又健康
荤素1:2搭配
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到荤素搭配,年夜饭当然也不例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介绍,不管您是在家自备年夜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王玉梅建议,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定要荤素搭配,最好荤菜的量占1/3,素菜的量占2/3。如果觉得不够丰盛的话,也可以增加一些半荤半素的菜,但是纯素菜最好能占到1/3。
其中,关于素菜的选择,王玉梅建议,可以选择绿色蔬菜(青菜等)、红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等),食用菌(如蘑菇、木耳等),还可以加上一些根茎类蔬菜(土豆、百合、莲藕、山药等)和豆制品。荤菜方面,建议选择鱼虾等水产品、鸡鸭等禽类、牛羊肉、蛋类等。专家表示,总体来说白肉的总脂肪量相对较低,建议优选白肉,此外,牛肉虽为红肉,但它的脂肪量相较于猪肉来说也是低的,可以选择。
年夜饭桌上,冷热菜的比例也有讲究,王玉梅建议,凉菜起到调节口味,补充维生素的作用。但是由于冬季吃凉食过多,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年夜饭餐桌上凉菜应占少数。王玉梅表示,出于补充维生素的目的,凉菜推荐常吃的大丰收,既不破坏营养,又操作简单。
油盐宜少不宜多
油盐摄入过量易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您是外出就餐的话,要特别注意饭馆酒楼的用油量。由于外面做菜用油一般都较多,因此您在外就餐最好能事先要求少放油盐。您在家做饭的话,王玉梅表示,如果炖的鸡鸭鱼肉已足够量,建议不再做红烧类的菜,以免食入过多的脂肪。可制作一些热拌和凉拌的素菜,减少用油的量。因为菜品较多,尤其是肉制品口味重,摄入的盐很容易过量,因此炒菜或拌菜要尽可能的清淡,以控制盐的摄入量。
此外,不少人喜好选择如炸年糕等精美的点心作为年夜饭的主食,王玉梅指出,主食粗细搭配即可,应根据自己体质适量选择坚硬或黏性食品,防止引起消化不良。
外卖尽量少选择
为了方便,很多家庭在家自备年夜饭时,会选择一些半成品或是叫外卖。王玉梅表示,半成品方便了烹饪,但要注意选择超市,卫生要可靠,原材料要新鲜。配料如黄瓜、胡萝卜、香菜等要现切现配,防止营养素损失过多。至于外卖,王玉梅建议,尽量不叫外卖,因为不管是酒楼或餐馆,制作的菜品所用的油都不像家里使用的油讲究,使用量也大,因此经常在外就餐或经常吃外卖对健康不利。
平均每人一个菜
春节期间,美食当前难免会暴饮暴食,专家指出,如此这般很可能会导致疾病,更会破坏了平日里辛苦维持的美好身材。因此,要想保持苗条身材,王玉梅建议,最好能算好一家人的菜量,避免多做菜或者多点菜,导致家人摄入热量过多。
王玉梅介绍,按量计算,每天每人平均畜禽肉类不超过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0-50克,蔬菜类500克,水果类400克,豆制品30-50克,奶制品300克,主食(谷类薯类)250-400克。如果是年夜饭,中午入量略有减少,年夜饭菜品可是上述数量的一半,主食50-100克,按数量平均每人一个菜。
调和酒牛饮不健康
节日期间,怎可少了饮品助兴?王玉梅指出,春节期间饮酒应适量,防止因饮酒过量或饮烈性酒引起的血压增高、中风的危险,损害肝脏、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出血或穿孔等症。适量较少或限制碳酸甜饮料的摄入,因为菜品丰富很容易导致入量过多,再加上甜饮料,更会摄入过多的热量。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
王玉梅推荐,节日喜庆气氛,可饮一些低度酒、红酒、果酒、果醋等助兴。此外,目前市场上调和酒、气泡酒也很热销。调和酒或预调酒大多是用果汁、饮料和一些烈性酒调和而成的类似于鸡尾酒的酒精饮料。王玉梅介绍,气泡酒起泡的原因是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营养学角度看,气泡酒与普通葡萄酒并无太大差异。果汁和饮料虽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也含有大量糖分,过多饮用调和酒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空腹大量饮用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有些调和酒加入了白酒成分,饮用过多会引起酒精中毒。
此外专家强调,在葡萄酒中兑入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也是不正确的,一方面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纯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气体的加入影响了原有的营养和功效,同时也可使酒精过快的吸收。
人多不妨用公筷
春节要注意饮食卫生。王玉梅介绍,因为餐饮业大多是手工操作,容易污染的环节较多,因此建议尽量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馆、酒楼,点菜时尽量不要选择生的或半生的食物。打包吃剩的菜,应放到冰箱里冷藏,不要以为冬天温度很低而大意,因为房间内的温度总是相对较高的。隔天的饭菜吃前要加热烧透。
此外,王玉梅建议人多聚餐时使用公筷。因为亲朋好友相聚,虽然高兴,但谁也不知道谁的健康状况如何,谁多长时间没有体检。选择公筷,既卫生又安全。
饭后散步来消食
要想不使体重增加,就要控制好摄入量。王玉梅建议,可以在饭前吃一些低热量的水果或蔬菜,使胃内容积减少,这样就会在入量不超量的时候就有了饱腹感,从而减少总摄入量。还有在吃饭时,进食速度适量放慢,胃内有了食物后,会反射到饥饿中枢,告诉你已经不饿了,可以少吃或不吃了。饭后半小时,可适量活动,如散步等,消耗一定热量,减少在体内的蓄积,避免引起肥胖。
零食篇
水果坚果营养价值高
节日期间,嘴巴停不住,正餐之后,通常会选择一些休闲小零食来消磨时间。对此,王玉梅指出,合理有度地吃零食既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有些情况下还可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在评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时计算在内。
王玉梅表示,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正餐的摄入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零食,如果三餐能量摄入不足,可选择富含能量的零食加以补充;对于需要控制能量摄入的人,含糖或含脂肪较多的食品应适量限制;如果三餐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应选择蔬菜、水果作为零食。
王玉梅建议,一般应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坚果等,所提供的营养素作为正餐之外的一种补充。
在食用时间上,王玉梅建议食用零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以不影响正餐食欲为宜。晚餐后2-3小时宜可,但睡前半小时内不宜进食。此外,零食的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在同类食物中可选择能量较低的,以免能量摄入过多。
消积食篇
喝杯大麦茶 解腻又养胃
春节期间连续进食过多食物的话,很可能会一下子“吃撑了”。专家介绍,此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些食物和药物来化解油腻。
>>水果
山楂柑橘促消化
王玉梅介绍,开胃助消化食物有山楂、柑橘类等。饱食之后,喝一杯橙汁,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的妙用,因为橙子中富含有机酸,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此外,木瓜有“百益果王”之称,含有独特的蛋白酶,对含有蛋白质的肉类有较强的软化作用。如果将木瓜与肉类一起烧,不但容易烧酥,且可以减少油腻感。饭后吃木瓜能解除油腻的感觉;山楂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苹果含丰富的钾,富含的果胶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对解油腻有好处;香蕉也有润肠、解毒、解油腻作用。
>>蔬菜
萝卜洋葱效果好
蔬菜中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解除油腻作用,特别是萝卜、洋葱效果好,有较强的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吃生萝卜,对胃部胀满有缓解作用。洋葱几乎不含脂肪,有平肝、润肠的功能,能减少油腻感和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胆固醇升高。
>>饮品
大麦茶解腻护胃
喝大麦茶或绿茶,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且最好是喝温热的,它比冷的更能解腻,又能保护肠胃。此外,酸梅汤也是不错的选择,酸梅汤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是乌梅、山楂,均是有效去油的食品,其中还有陈皮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类,对去除肠胃中存在的油腻有良好的作用。
>>药物
促进胃肠动力
如果实在是积食积得太多的话,可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帮助食物尽快消化,或使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增强胃肠动力,但是一定要谨遵医嘱或说明书使用。
>>相关
年夜饭不可缺少的6样食物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向人们推荐了 6 类最佳食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表示,这些最佳食物食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在年夜饭餐桌上出现这些食物的话,将为您带来更多的美味和健康。
最佳蔬菜:红薯是抗癌的最佳蔬菜,含纤维素也比较多,对促进胃肠蠕动和防止便秘非常有益。红薯热量低,还能阻止糖转化为脂肪。
不过红薯在胃中产生酸,所以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
最佳水果:木瓜含有的木瓜碱有抗癌作用,还有健胃消食、抗炎抑菌、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木瓜酶对乳腺发育非常有益。
不过孕妇要慎食木瓜,防止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早产。木瓜可直接生食,也可木瓜炖牛肉、木瓜汤、青木瓜猪蹄汤。
最佳肉类:鹅肉、鸭肉。鹅肉、鸭肉脂肪虽不少于畜肉类,但其化学结构近似于橄榄油,有益于心脏病人。鸡肉则被称为 “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不过,鸭肉性凉,所以平素体质虚寒,或因着凉引起的食欲减退、胃腹疼痛、腹泻及痛经等症,以暂不食鸭肉为宜。此外,鹅、鸭肉最好清炖,避免红烧加入大量的油脂、糖等,使脂肪含量和热量增加,且不利于消化。
最佳汤类:鸡汤。母鸡汤有预防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冬季节饮用。
最佳护脑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葱、椰菜、彩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对于大脑而言,油炸食品、方便面、汉堡包、肥肉等食物可使脑血管壁发生变化,影响血液流量,导致大脑缺血。
最佳油类:玉米油、米糠油和芝麻油。这些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组织的必需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患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几率。
不过,植物油与动物油按 1∶0.5 的比例调配食用更好。
本报记者 朱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