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做孩子心中的偶像爸爸(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0:49  《为了孩子》 
做孩子心中的偶像爸爸(图)
做孩子心中的偶像爸爸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十月怀胎的艰辛、分娩生产的巨痛,让女性深刻体验了当妈的不容易,于是心甘情愿把整个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至于当爸爸的,大多就乐得清闲,把育儿的担子顺势交给了孩子他妈。

  事实上,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

  ◎ 亲子,父亲主打更适合

  父亲的风格通常不同于母亲,母亲可能更多地使用温馨的语言、轻柔的抚触和孩子进行交流,父亲则更喜欢跟孩子嬉闹,在玩耍中与孩子交流。把孩子高高举过肩膀,父亲有力的臂膀是孩子安全的港湾;用带有胡茬的脸轻轻地触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皮肤触觉……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的角色应该适当互补。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细腻的母爱,更离不开粗线条的父爱,这两种爱对孩子而言就如同空气与水,都必不可少。

  也许许多父母不以为然,以为孩子只要获得足够的母爱即可,但是再多的母爱也不能取代父爱,因为父爱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力量。爸爸与妈妈迥然不同的养育风格可以带给孩子全新的爱的体验,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

  ◎ 父亲要当好领路人

  有一些譬如男孩过于害羞、女性化的问题,跟缺少父教有一定的关系。

  台湾作家刘墉,在儿子刘轩小时候,经常带他去看电影。刘轩最发怵的是,不论在路上还是在电影院,父亲总爱让自己问警察、路人、或是卖爆米花的“现在几点了?”每当这个时候刘轩就紧张、舌头打结。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忘带表,是不是有意为难他、折腾他、捉弄他?刘墉笑笑解释说,这样是要训练他放得开。如果口都开不了,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刘轩恍然大悟,此后逐步养成融入社会的习惯。

  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不仅代表着权威,更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亲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要比母亲大得多。在对孩子的培养中,父亲应更多地参与其中,做好孩子的领路人。许多孩子深有体会,他们的种种与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是与父亲从小的教养分不开的。在和男孩的交流中,父亲的严格要求,会使男孩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学会承担责任,男孩也会更好地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日渐表现出男子汉气概;而在父亲和女儿的交流中,也可以让她从小接触到良好的、明确的男性榜样,并分清男女之间的差异,更有利于培养女孩的女性气质。

  ◎ 亲子关键时期

  要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偶像老爸需要把握好两个关键期——

  孩子2岁以后:

  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在孩子2岁以后。十月怀胎时做父亲的没法替母亲分担,孩子出生后母亲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笨手笨脚的父亲,那么就别错过孩子2岁以后的感情培养关键期了!这时,父亲应该和母亲一道教养孩子。

  孩子4岁以后:

  这个时候孩子渐渐开始懂事明理,父亲需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培养孩子独立、坚强、果断的性格。当然,前提是父亲和母亲的感情必须和谐,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孩子成长。

  ◎ 偶像老爸要诀

  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一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偶像是有正义感的:

  当孩子告诉你,他在玩滑梯时有个小朋友插队,他打不过那个小朋友,你该怎么办?是告诉孩子“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告诉孩子可以“欺软怕硬”?

  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要教育孩子不是用暴力就可以解决一切,不能蛮不讲理也不要屈从于强力,应始终坚持自己的是非观与道义感。

  偶像是有责任心的:

  当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桌椅,疼得哇哇大哭,母亲一般都会把孩子搂入怀里,拍拍桌角凳脚:“看妈妈帮你打它了,都是它不好,害我们宝贝撞疼了。”

  当父亲的则是要让孩子明白责任是怎么回事。不必急着安慰,也不必急着批评,等孩子停止哭泣平静下来的时候,耐心地告诉他:“人有手有脚,能走能跑;而桌椅什么也不会,静静地在那里,是你自己撞到了它,而不是它撞你,是不是?”

  偶像是有同情心的:

  当你和孩子走在路上遇到乞丐,父亲该怎么做?是头也不回照旧前行,还是告诉孩子“要饭的人太多了,我自己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甚或“要饭的全是假的,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有钱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并不了解这些,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放下了尊严与羞耻,来向路人乞讨,父亲却如见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或置若罔闻。

  你可以施舍或者拒绝,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理由。如果你想给,可以告诉孩子:“他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自立的能力,我们帮助他一下好不好?”要让孩子知道,你所帮助的是一个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而不是想不劳而获的人。如果你不打算给,也应该讲清楚:“这个人有手有脚却天天在这里要钱,他为什么不去劳动呢?我们能帮他一时,但帮不了他一世。”

  当一个父亲用全身心去关爱孩子,用他的理性思维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没理由不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文/唐 乾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父母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