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问:从儿子几个月起我就买了一些图画书,翻给他看,讲给他听。他现在1岁2个月,有时也能安静地和我一起看,可他总要自己拿自己翻,常常会将书撕破。怎样才能让他既看书又不撕书呢?
答:这么大的孩子撕书很正常,他们一般不是有意破坏,而是想参与,往往控制不住。这个阶段一般会自然过去。
对撕书一般可采用这样几种对策:
1.选择撕不烂的书。如硬纸板书或泡沫材料的书。
2.多准备补书的材料,如胶水、透明胶等,在补书的时候也请孩子来参观。另外,如果孩子觉得撕纸很有趣,可以多提供一些废弃的纸,让孩子撕个痛快。
3.为孩子做爱护书的表率。大人对待书的方式往往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孩子会模仿。比如拿书的时候小心注意;比如对待书就像对待活物一样轻声轻语,“嘟嘟熊到哪儿去了”,出去玩的时候说“跟嘟嘟熊说Byebye”。渐渐地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爱护书。
我自己每次买来一堆新书,只要有条件,就会让孩子和我一起来观赏(虽然不是她的书),我会一本一本地翻,很整齐地放好,稍微落了尘土就拿干布擦一下。孩子是会爱惜书的,只要大人多做表率。
02 问:我的孩子1岁半了,怎样为他选第一本可以翻阅的书?她适合的组合读物是什么?
答:很遗憾的是:目前适合2岁以下孩子的高品质的图书品种不是太丰富,大致有这么几种:《宝宝认知百科》、《小圈圈认知丛书》(6册)、《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这些书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起玩;读给孩子听的主要还是童谣、儿歌类的最为合适,比如《百岁童谣》(全5册)、《童谣三百首》(新版带光盘)、《儿歌三百首》(新版带光盘)。
有一定基础以后,大致从18个月开始,孩子的阅读由纯认知逐步过渡到对简单的线索连贯故事的阅读需求,这个时候像《噼里啪啦系列丛书》(7册)、《小熊布迪系列》(6册)、《淘气宝宝系列》(12册)、《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6册)等还是比较合适的。
03 问:近来书店卖的图画书越来越多,大都是翻译的,虽然很精美,但故事少,价格贵,请问买图画书物有所值吗?图画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答:要想培养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用心地给孩子读图画书。过去的父母为孩子唱摇篮曲、儿歌,而现在很多父母却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交流。这个时候,图画书就发挥威力了。孩子10个月左右开始喜欢图画书。凭借一册图画书,母子一起高兴、一起笑、身体相偎依,体验同一种心情,这样父母与孩子的纽带就会加强,同时孩子能借此感知语言之美和趣味,渐渐地体会很多词语的意味。
虽然2岁左右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呼唤性的、多次重复的词语以及充满节奏感的词语。但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交流时,需要的是用真心,而不能光是凭借甜蜜的或太刺激的语言。这一点绘画也一样,孩子掌握语言关键的是能否把语言在心中描绘出具体的形象,所以孩子在读图画书时,看到精确描绘故事语言的画,对于孩子来讲至关重要。
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充分体会图画书的乐趣的,而且他们能由此感知聆听语言带来的快乐,所以请父母将孩子抱在膝盖上,互相感知着身体的温暖,一同来享受图画书的乐趣吧。
04 问:我儿子近几个月迷上一本书,都听上百遍了。孩子为什么会要求反复听同一个故事?而且对那本书他已经很熟悉了,读错一个字他都会纠正我,可他还是不愿意自己讲故事。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喜爱重复是孩子的天性,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在重复阅读一本书的活动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可以期待的愉悦、一种安全感,我们没有理由去剥夺。另外,重复阅读也可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您可以继续为孩子读下去,同时也可以试着给孩子读别的书,逐渐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得更开阔,孩子对安全和新奇的追求总是相伴的,在满足其安全感的同时,为他准备一些新鲜有趣的素材,应该会被孩子接受的。而且,可以换不同的方式给孩子读,在读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互动,引导孩子自己将故事讲出来;还可以换不同的人,比如请爸爸、爷爷、奶奶来为孩子读。这样就能脱离机械重复的思路,从细节着手寻求变化。同样一个故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讲法,给孩子讲故事更讲求参与和互动。如果孩子对某个故事烂熟于心,讲故事的人可以在讲的过程中抛出疑问,设置停顿,让孩子一颗充满期待的心处在短暂的悬疑状态,他极可能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嚷出来。随着故事一环一环地展开,你会发现,原来讲故事的人已经变成孩子自己了!在重复中高明的变化手段,还可以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新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