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攻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

  12.攻击并非必然毁灭

  攻击体现出一种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一些父母不愿对他们的孩子承认这点。同时,这种本能并不必然就具有破坏性。孩子像任何一种生物,试图保卫自己的意愿、目标以及领土,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肯定,攻击是一种本能而并非仅仅是由外部条件和影响而造成的结果。这种本能由激素引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两种不同的激素种类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攻击类型。攻击的第一种类型来自于人类的狩猎冲动。这种攻击的意义和目的是进攻和杀戮,这是一种主动的攻击,倾向于首先采取行动。第二种类型的攻击是另一种激素类型,它主要用于防守。人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进攻,它激励人们保卫自己的领土,保卫自己的财产和生活,保卫家人,甚至是保卫自己的观点。当你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说威胁,这就像病毒一样,激励着你。一旦刺激消失,攻击也会逐渐消退。

  那种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攻击本能是以成功为目的,因达到目的并且获得战利品而得到满足。另一种防御性的攻击则在威胁消失后自动消退。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目的性行为一旦启动,如果遭到外界阻止,无疑会引发攻击。如果孩子想要碰什么东西,却被母亲阻止。那么他的反应就已经带有攻击性。他大声哭喊,拼命反抗。这在换尿布的时候常常发生。婴儿的目的性活动妨碍了母亲的动作。也可以说是她阻碍了婴儿的活动。这个年龄的孩子会用哭喊来表现这种被归类为攻击性的行为,这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唯一具有攻击性的抗议手段了。以后有一天他也会试着去打他的母亲,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母亲的阻止。

  在这里阻止目的性行为的还包括,让孩子停止游戏去吃饭。事先没有询问就打断他正在做的事,这必然引起他的攻击。当丈夫以及妻子忙到一半被打断时,他们的反应也同样会如此。因为孩子总是很主动,所以他们的攻击冲动更频繁以及更快速地被激活。这在孩子之间也产生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哥哥正用积木搭个塔,弟弟经过的时候把哥哥的心血都给毁了。

  幼儿把一只玩具鸭子拖在身后,并且无论到哪,他都拖着它。当他拖不动它时,毫无疑问他的反应会带有攻击性,他开始哭泣,因为他的活动欲望遭到了阻止。成年人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比如当他们的车进了死胡同或者被别人超车时,其结果必然是攻击。所以成年人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一现象,不要简单地去中断孩子的某种活动。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使是孩子,也可以与他们达成协议。孩子也是人,也具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比如说,应该这样宣布吃饭时间:我们约定,你应该尽快过来吃饭。这是预先给出警告,允许孩子自己去结束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因为可能是危险的而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的攻击反应。

  在这里,我们把攻击作为一种对于目的性行为被打断的本能反应。如果攻击无济于事,而我又别无选择,那就会引起挫败感。

  13.天生的恐惧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例子那样,我们与生俱来会恐惧,而它的功能首先在于保护自己。孩子必须学会倾听这种恐惧,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它。我前面提到过对陌生人的恐惧。每一个陌生人似乎都是潜在的侵略者。

  恐惧在孩子身上总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睁大眼睛,头向后缩,肩膀耸起;身体蜷缩起来。这一切都是潜在的逃跑、躲藏的行为,只是它们无法实现。如果孩子能够逃跑并且能成功地把自己藏起来,他们会把自己缩成一团,以此来消除恐惧。由于恐惧而引起的紧张通过运动和舒展身体而逐渐得以缓解,能量得以释放。

  孩子看到的是成年人的世界;在他眼中,这个世界是巨大的,而且充满威胁,因为成年人常常不允许他做想做的事。他们经常会激起他的攻击性,但是孩子几乎很少能够成功地反抗成年人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个他们耳熟能详的童话世界和他们想像的世界更接近,在童话世界里,有坏人和好人,而好人永远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尽管在故事的最初阶段,坏人似乎总是得逞于一时,但最后必然是道德取向与人物形象相统一。孩子很自然地认同这些人物,并且认识到,至少在幻想中,或者说在理论上,恐惧是可以战胜的。如果故事和图片向孩子有所隐瞒,而没有提及恐惧,那孩子将无法学会如何去克服恐惧。

  睡前,孩子总是要他们的玩具、玩具手枪,这样他们才感到安全。我的大儿子总是要我示范,如果出现巫婆该怎么办。当我击退巫婆或者我用语言“滚开,巫婆!”把她赶走,他会笑成一团,倒坐在垫子上。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