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们觉得这所学校很好,想申请此学校,不知现在是否还来得及。Jane立即告诉我们“来得及”,并建议我们马上着手准备申请所需的一切手续,可分为3步:
第一步,回家后立即上网注册申请(她当即给我们写下学校的网址www.andover.edu,并特别关照我们注册时别忘了在“资助”选择框里打钩);
第二步,填写包裹内各类表格,全部完成后在2月1日之前寄回;
第三步,待学校的“Parents Financial Aid”(家长资助)有关材料寄来后,尽快填好并寄回。
我简单介绍说,睿睿全面发展,各方面都很优秀,兴趣爱好广泛,热心公共集体事业,喜爱音乐、计算机,还出版了一本关于他在英国生活的英文纪实书My Life in Britain,即《小小留学生》。她听了非常高兴,还热情地对我们说:“Send the book to the school!”(把书一同寄到学校去!)
知道睿睿喜欢踢足球,Jane还特意在一张空白的引见牌上写下了校足球队教练的名字和E-mail地址,让睿睿跟他联系。
谈到面试,Jane告诉我们,她明天一早就要飞往上海,没有时间对睿睿进行面试了,但有一位安多福毕业的校友在北京工作,她今天也来了,我们可以与她预约面试的事情。
说来还真是有缘,那位安多福的校友竟是与我们一起进大使住宅的那位女士!她叫Shellee H(谢莉·H),年龄在30岁左右,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School Year Abroad(学生交流处)工作。
后来,大使夫人也与我们聊了一会儿。她说,她非常喜欢睿睿,对睿睿英国口音的英语、绅士风度、自信而又谦逊的气质,以及与人自如、礼貌的交流能力,都非常赞赏。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家人兴奋不已。既感谢DJ给我们寄来了入学申请包裹,又庆幸包裹到得如此及时(其实,这个包裹在美国早已寄出,1月3日便到了北京,但因为地址与邮编不符,几经辗转投递,直到1月5日才到睿睿的手上)。假如晚到一天,我们就不会有机会认识这么多的人,了解这么多的信息,得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中学!不管我们是否申请该校,也不管最终是否能被该校录取,仅仅去参加这次聚会,我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因为它给了睿睿一次锻炼的机会!
回到我们在学校附近租赁的住所后,睿睿赶紧做当天的作业。到了晚上11:30,睿睿还有许多作业没有做完,我便建议他“别做了”,我可以给他老师写个说明,因为今天情况特殊,不然熬夜到凌晨,不仅会影响作业的质量,也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此时的睿睿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迎接中考本身就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而他却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
因期末考试临近,他每天晚上都在11:30以后休息(平时在10点左右)。这次期末考试是北京海淀区初三年级的一次统考,各学校、各学科老师都非常重视这次“练兵”。睿睿在学校里要全力应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各科(他的英语基本上不花时间),做期末考试前的最后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