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天天,平时像个“小马达”,一刻也停不下来。医生说他不是“多动症”,但有“多动倾向”,要加强“家庭干预”,不然将来容易往多动症转变。
随着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逐渐了解,越来越多有疑问的父母带孩子就诊,有些孩子得到了确诊,开始服药,有些则被诊断为非病态性的“多动倾向”,不管如何,医生都会告诫父母,需要加强家庭的干预。那究竟该如何进行呢?
第一步:建立“四心”
家有多动的孩子,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孩子会在任何事情上(吃饭、睡觉、做作业、做家务、收拾物品等)给父母制造麻烦。
父母忍无可忍之时,亲子关系便会受到损害,而反过来这也影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控制,所以在家庭干预中,第一步首先是恢复父母对孩子的耐心、爱心、信心和决心。
◆ 承诺:孩子,我们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
每一片树叶都有得到阳光滋润的权利,每个孩子也有被爸爸妈妈永远爱着的权利。如果父母只有在孩子合作的时候,才表现出爱和支持,会让无意犯错的孩子倍感失落,丧失改正的勇气。所以,父母首先应该许下自己的承诺——给予孩子终生的“无条件的爱”。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 行动:每天一段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亲密的亲子感情既能加强父母的信心,也能增加孩子改变自己的信心,所以除了在言语中表达我们的爱意外,请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完完全全给孩子(不包括接送孩子和共同吃饭的时间),比如交谈、一起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出门游玩散步、共同锻炼等。
行动小贴士
①让孩子决定玩什么游戏,制定游戏规则,父母要尊重并接受。
②整个游戏过程,父母不作任何评价,只需全身心投入,一切让孩子做主。
③多对孩子说正面的话,如“我很喜欢这种玩法”、“和你一起这样玩我真开心”,也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如微笑、抚摸孩子。
④忽略轻微的不良行为,但当孩子做出有攻击性的行为(如把玩具扔向墙壁),父母必须有明确的表情反应,并指出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仍继续,父母应该站起来,用冷静但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游戏结束了。
第二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刚开始孩子并不懂做什么是对的,需要父母耐心地培养:
◆调整期望值: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对亲子双方都是打击。父母应将自己的期望值调整在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
◆建立规则:建立固定和稳定的模式可以带来行为上的好习惯。所以,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起床、穿衣、吃饭、做作业、上床睡觉等)及如何对待长辈、何时可以玩、何时可以打电话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有新的活动和安排,事先要让孩子知道具体的过程和顺序。
◆善用表扬:如果孩子能够做到父母布置的好行为,可以在初期给予奖励,帮助其巩固强化,直到不需要奖励也能自己去做。以下奖励类型供参考:
﹡消费型:食物、礼物、玩具等。
﹡活动型:看电视、看漫画、郊游、娱乐活动等。
﹡拥有型:穿最喜欢的衣服、玩最爱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等。
﹡社会型:口头表扬、身体接触、荣誉、小干部称号等。
﹡荣誉型:小红旗、红五星、小红花等。
行动小贴士
①向孩子解释规则时,最好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有足够的眼神交流。
②如果出现“奖励饱厌现象”,即某个奖励不起作用了,要使用“间隙强化”——良好行为必须发生多次才能给予奖励。
③以精神奖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