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及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及时培养

  在家无所事事,孩子的注意力当然要集中到电视机上。那么,家长该如何在室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呢?针对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不如适时地培养孩子“自己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远离电视。

  遇到事情,大人想要帮助宝宝,宝宝却愿意“自己来”,这并非坏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孩子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

  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自己来”变成正向的力量并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

  改变宠爱方式

  作为家长来说,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这是对宝宝理智的爱、真正的爱。

  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恰恰是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

  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自己来”。

  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撒到桌上,两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耐心指导

  由于宝宝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宝宝“自己来”的技能,帮助宝宝进步、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责,否则势必导致宝宝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经常提醒,持之以恒

  许多事情宝宝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兴趣,而宝宝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宝宝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经常提醒宝宝按时去做该做的事,激励宝宝持之以恒。

  另外,当宝宝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时,父母应看着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防止他半途而废或不负责任地乱做一气。事情做完后应及时评价,特别应多给正面的赞扬鼓励,以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健康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