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快帮忙把地上的香蕉皮捡起来,小朋友踩到会摔跤的。”我正在给女孩子梳头,忽然看见大宝脚边有块香蕉皮。
“老师,我捡起来,能加分吗?”大宝看着我说。
“什么?”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捡起来,能给加分吗?”大宝重复说。
“你说呢?”我反问他。
“我觉的应该加,因为我做的是一件好事。”说完他高兴地捡起香蕉皮,投进了垃圾桶。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和小组的团体意识,我们班近期开展了“比一比,看一看”的活动。小朋友每天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就能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分,小组成员共同得到五分时,即可得到一朵小红花。为了加分,孩子们都在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
开始评分了,我将“大宝捡香蕉皮事件”做了介绍,对是否应该加这一分,让孩子们参与讨论:
“应该加一分,他做的是一件好事。”齐齐说。
“不能加,因为他是让老师提醒才捡香蕉皮的。”乐乐说。
“应该加,反正香蕉皮是他捡起来的。”豆豆说。
“不能加,他不是听老师提醒就捡,还问老师给不给加分。”蕊蕊说。
“应该加!”
“不能加!”
……
究竟加不加呢?我又问“当事人”大宝,在孩子们争执时,大宝的表情在微妙地跟着变化,“你说呢?”
“我……”刚开始大宝有些犹豫。然后又坚定地说:“我觉得不应该加。”
刚才坚持要加分的孩子都惊讶地看着大宝。“说说为什么?”我鼓励他说出原因。
“如果是我自己看到捡起来的,就应该加分,可我是为了加分才去捡起来的,就不应该加。”
我为大宝这番话鼓掌,孩子们也激动地鼓起掌来。
“我决定给大宝加一分。”孩子们又愣了。
“大宝能意识到主动做好事才能加分,所以老师决定给他加一分。你们同意吗?”
孩子们再次鼓起掌来。
从此以后,孩子们都渐渐变得乐于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能够及时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正如歌中唱的:“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一排排手绢谁洗的,一件件好事谁做的,你不说来,我不说,幼儿园里好事多,好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