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初的微笑到底意味着什么?宝宝哭了,只是由于类似饥饿这类情况下的本能反应吗?婴儿,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绪?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婴儿不具备表情与真正意义上的情绪。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感觉能力发展迅速,并且能够以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婴儿表情表达能力的发展和体力和智力的生长发育是一种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你知道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的宝宝有着不同的七情六欲呢!
快乐的睡宝宝
“我是不是感到舒服”―这或许是婴儿能表现出的最早的情感。比如,是不是被包裹得太紧了,外面是不是太吵闹了等等。即使是新生儿,面对这类情况的时候,也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反应表达出来。举例来说:一个刚刚降生的宝宝,他偶尔会在母亲的胸前蜷成一团,“有时这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比如外界的噪音太大,”儿科医生解释说,“但有些时候,这种行为表现出的则是对母亲强烈的爱意。”
“社交”性质的微笑是婴儿能有意识地使用表情的有力证据。通常,这会出现在4~8个月的时候。通过细心的观察,妈妈们可以把这种微笑同过去的那种通常情况下的满意微笑区分开来。很多时候,这种新的微笑是由某个人(通常是父母)的到来所触发的。有报告表明,即使是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婴儿,听到亲人的声音,或者是感受到亲人的触摸时,也会发出“社交”性质的微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小宝宝会越来越表现出社会性的一面。他们会在微笑的同时,再加入“哈哈”的声音,甚至摇摆四肢;并且此时,父母们可以明显可以从他们的表情中感受到:他们正在期待某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当王太太5个月大的女儿晓晓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她两岁半的表哥总喜欢偷偷溜到婴儿床的一侧,发出各种有趣的声音。尽管晓晓看不到哥哥的位置,但她听到声音后,能马上高兴得咯咯笑;而当哥哥停止声音时,晓晓也停止笑声,脸上一副很努力地在等待什么的表情。很明显,5个月大的晓晓非常期待这种游戏,并知道如何反应。我们没法确信晓晓是不是明白逗她笑的人是哥哥,不过很明显她知道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情感回应。
语言能力会在婴儿3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发育。小宝宝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出“咕噜”声,这是在模仿他最亲近的人的声音。这个时候,迅速的反馈和微笑尤为重要:如果孩子开始对你“讲话”了,那么他最期待的就是你与他“交流”―这是一个锻炼语言能力的重要练习,立即开始吧。
此外,发怒也是这个阶段常见的表情。不用紧张,很多时候够不到玩具的挫折感就会让他们生气起来。不过没关系,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在一秒钟后就忘记“生气”这回事了。如果够不到玩具,他们会生气一秒钟,然后更加努力地练习使用身体,增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