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购物,如今可不只是成年人的专利;
一些幼儿园的小宝贝买东西也“上瘾”
——见什么要什么,无论去哪儿,都不能空着手回来……
这时候,妈妈该怎么办?
冉冉一手拿着气球、一手举着风车,在动物园里走着。看见一位小朋友吹泡泡,立刻提出了新的要求:“妈妈,我也想买一个泡泡枪。对了,你不是还答应了给我买把卡通遮阳伞吗?”从进动物园开始,冉冉的目光就一次次地锁定在一个个售货亭上,任何一件小东西都能让她爱不释手,她的心思似乎压根儿就没在看动物上面。其实,家里已经有上百个气球、十来个风车和4个泡泡枪了。
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像冉冉这样的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和父母软磨硬泡。这些“物质小孩”的欲望仿佛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如同无底洞——满足了这个要求,他们又会接二连三地提出新的要求,层出不穷,令父母焦虑不安。
焦虑1 对超市情有独钟
4岁半的朵朵经常缠着妈妈去“家乐福”,在那儿,她一眨眼的工夫就把购物车装满:小食品、饮料、卡通文具、故事书和小贴画统统拿来,也不管家里还有多少,先装上再说。
孩子独白
超市里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儿的,看着就喜欢。爸爸妈妈想买什么就把什么放进购物车里,我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装进去!
行为破解
超市里花花绿绿、包装精美的商品,自然会吸引孩子的眼球,对其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而且,像朵朵这么大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他们只是模仿爸爸妈妈在超市选购商品的样子,挑选自己的心爱之物。
另外,大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决定着孩子消费的发展方向,如果父母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尽量使孩子的物质极大丰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也容易埋下隐患:成人的行为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极其不好的参照系,在耳濡目染中,宝宝的物欲被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了。
应对招数
1 孩子消费也讲“计划经济”
给孩子一张纸或一个本子,由他自己把购物的愿望都写出来或画出来;然后说明这个星期只能买一样或两样东西,让他权衡先买哪个,这样他自己就pass掉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当然,对某些他特别想要的,妈妈该喊“停”时,就喊“停”。到了周末,妈妈和宝宝就拿着这个“计划书”去超市。如果孩子提出了额外要求,“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不能乱花”的解释多半能抑制他们的购物冲动。
2 明确自己的实际需要
面对那些包装精美的商品,父母要教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具体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吃薯片、果冻一类的小零食对身体不好,不能买;想想家里是不是还有一些棒棒糖或蛋奶星星,如果有,就等吃完了再买;至于那个可爱的娃娃,也在不买之列,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类似的娃娃了。折中的办法是给孩子一点时间:“你喜欢这个娃娃,可以和她玩20分钟,然后继续买东西。”让孩子明白:并不是她想要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得到,即使这个东西近在咫尺,爸爸妈妈只给她买那些真正需要和某些她没有的东西。